赖冬梅
【摘要】在新时期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小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突破德育教育瓶颈,是开展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本文立足小学德育教育实践,对德育教育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寻求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 素质教育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84-02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小学德育教育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整个小学教育工作体系中,德育工作占有核心地位。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突破教学瓶颈,是提升小学整体教学工作水平的必要保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本文展开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一、强化德育教育实践,提升学生道德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教学问题就是实践环节的缺失,这也是制约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与提升的一个瓶颈。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将教学内容有效延伸与拓展,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互衔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强化自身道德意识,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不同生活角色中进行转换,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水平。举例来说,具有高道德水平的人,一定是一个遵守社会规矩的人,在开展社会规则教学当中,就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索,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如何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并且去亲身实践,正确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并最终把这些正面评价反馈到课堂中,强化德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外出踏青的时候,可以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丽的同时,还要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利郎,努力做一名文明游客。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为老人和孕妇让座,做一名好少年,在公共场所,要做一名文明公民,不吵闹和大声喧哗,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在家庭生活中,要尊重父母,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在校园生活中,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提升德育综合水平
开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从完善校园规章制度开始。完备的校园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小学生规范约束自己,提升自控能力,确立集体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很多学校对不同年级小学生不进行区分管理,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上的灵活程度,对小学生管理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创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体系,优化管理规章,是开展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与保障。
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需求,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堂将诶及和校园活动两条路径,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突破相应教学瓶颈。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采取德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丰富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实现教育成果的有效提升。因此,要完善相应德育教育管理体系,开展多样化德育教育模式,提升德育綜合水平,实现现代德育教育目标,满足新时期德育教育需求,通过德育教育推动小学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注重德育情感教育,满足学生内心需求
在新时期,小学生越来越成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德育教育一般都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一味的进行说教,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积极教育作用,反而可能引起小学生的反感。基于这种情况,德育教育工作者要采取亲情化教育模式,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徒对接,师生谈天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关系,尽量鼓励学生,不要打击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心理认知能力。
小学班主任和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与学生交流,从学习、生活、情感等多个方面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经过对大量成功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水平,实行亲情化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满足小学生内心情感,是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也是现代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是塑造学生个人品格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德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系统和价值理念,进一步深入体察社会、融入社会。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邹继平.探索德育教育在目前素质教育中的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368-368.
[2]李桂英.关于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