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17-05-30 07:06:15董晶陈立平
电子商务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董晶 陈立平

摘要:《数字通信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通信类专业的基础课,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在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期间,应注重摒弃传统与普通高校无异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验室教学环境中,由此通过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毕业后,可迅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科学运用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卫星通信等知识。本文从《数字通信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其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

前言

《数字通信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内容涉及到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等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同时,科学应用《数字电路》、《模拟电子线路》、《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等课程内容,应注重推广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最终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便于学生高效使用高频电路、数字电子、模拟电子等知识。

1、《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思想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数字通信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工学结合”为指导。即由于高职院校更为注重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期间,注重遵从“教学做合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深入分析每个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知识等要求,而后,依照人才要求,编制课程标准。如,考试方法、考试内容等,最终实现对学生技术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第二,坚持“四个嵌入”。即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保持“四个嵌入”教学原则。将通信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而通信行业文化、通信行业职业培训内容也嵌入课程标准。同时,通信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嵌入课程考核,就此通过“四个嵌入”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第三,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导入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即聘请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等的专家、教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向高职院校学生介绍毕业生知识、技能需求,为院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由此实现对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高效培养。

2、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1强化学习路线图

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应注重强化学生学习路线图。首先,在《数字通信技术》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时,应从数字通信系统整体观念角度出发,构建学习的总路线图。即:信源一信源编码一信道编码一调制器一信道一解调器一信道译码一信源译码一信宿。同时,待总路线图确定的基础上,以其信源、信源编码等功能图框为“点”,而有向线段为“线”。即信号传输流程为主线,继而通过以线带点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通信系统知识,达到高效率学习状态。其次,为了促使学生《数字通信技术》课程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应先向学生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以数字通信模型展示方式,向学生阐述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的本质和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分配。同时,沿着信号传输路径,为学生介绍每个节点的功能、地位、层次、关键性能、指标等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数字通信系统教学后期,教师应注重深入阐述各个节点间的逻辑关系。例如,信源编码是保证通信有效性的基础条件,而其信源的具体编码依赖于脉冲编码调制。即在《数字通信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期间,强化学习路线图,可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2.2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2.2 1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

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应注重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即首先,在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期间,应注重明确《数字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如,将其实验内容分为数字通信系统认识、信源编译码、数字基带传输、信道与差错控制编码、数字调制解调、时分复用与数字复接、用户通信终端7个板块。其中,数字通信系统认识应分为认识固化通信系统、认识移动通信系统两个部分,而实验重点是训练学生可画出数字电话通信系统框图。同时,信源编译码模块需分为抽样、PCM编译码、PM30/32测试三个部分,主要训练学生PCM通信系统构建能力和PCM通信系统测试技能。而剩余五个板块也需根据知识要求,将各个实验板块内容分为若干个实验任务,而后,对学生HDB3编码、线缆识别、调制解调器测试、PCM30/32路系统框图描绘等技能进行训练。其中,PCM30/32路系统框图描绘的训练需在程控交换实验平台中进行。其次,基于分层次实验内容确定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应依照不同的学生,构建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平台。例如,在对掌握程度较好且有学习余力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利用SystemView,即通信系统仿真软件,为学生搭建通信系统设计平台。然后,在实际实验过程中,不需学生进行复杂的编译,只需将仿真实验结果下载到FPGA芯片里面,最終在分层次组织实验中,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更好的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在分层次组织实验中,也应注重将知识、技能等水平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并在具体实验中,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实验项目负责人,而其他人员就实验项目进行分工,继而在“人人有项目”的组织实验中,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实验内容、实验计划、实验方式等讨论活动中,更好的锻炼自身思维能力。

2.2.2建立实验评价标准

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期间,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应注重建立实验评价标准。即首先,在实验评价标准编制过程中,应遵从“过程”在“实验评价表现”中占据整个实验成绩60%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参与过程中可以更为关注团队精神。同时,将“重视结果”的思想落实到分析、讨论层面,而不在对错,就此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此外,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实验评价标准编制过程中,也应注重在整个实验成绩设计过程中,确保课内实验:集中实训=4:6,而实验成绩的具体计算严格遵从:实验课程成绩=课内实验成绩x40%+集中实训×60%。同时,课内实验成绩=(实验表现×60%+实验报告×40%)×难度系数,集中实训=实验表现×40%+实验报告×40%+自制实验成果×20%的方法,评价实验成绩,且通过科学的实验成绩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和岗位技能得到有效训练。另外,基于实验评价标准确定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高效性评价效果,应注重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实验评价中,采取组内互评、教师观察两种方法,且在实验项目完成后,由实验项目负责人上交实验报告,继而通过实验报告内容,评定组内每一个成员的项目贡献情况。然后,综合教师对组内成员实验过程的学习、操作、组织等观察结果,分析每一位学生实验能力,供实验考核评定使用。

2.3精选典型实现技术

在《数字通信技术》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信号传递是数字通信系统教学的学习主线。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选择典型实现技术,进行微观教学。即首先,构建积木式教学模块。然后,将《数字通信技术》课程内容逐级分解为同步模块、频带传输模块、基带传输模块、信源编码模块等几个核心部分。随后,针对每个模块部分进行精心分析,确定经典技术,且待各个模块部分完善后,精选典型的内容。例如,某高职院校在《数字通信技术》实践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情境。即在传输模块、同步模块、传输模块、信源编码模块四个核心部分确定的基础上,精选ASK、FSK、PSK、DPSK等为频带传输分析中基本数字调制技术学习内容,并通过ASK、FSK、PSK、DPSK的实现、解调、宽带分析、画图分析、抗噪分析等的一系列教学,达成高效性教学目标。但在典型技术提取过程中,为了避免理论复制问题的凸显,应在典型技术微观分析中,提炼概念等内容且注重比较研究。例如,在数字调制方式教学过程中,应将重点置于各种调制方试的带宽图示比较上,且验算频域数学,并提炼噪声分析中误差函数等概念。同时,比较各种调制方式的抗噪声能力,最终在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各种数字调制方式的抗噪声能力、带宽等特点。

2.4突出课程特色

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带动高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环境中,应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时,突出课程特色。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数字通信技术》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保持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创新性。即将教学重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然后,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化,难点内容进行剖析,由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就此突出这门课程的研究特色,达到高效性教学效果;

第二,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应注重结合课程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即引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法”、“项目引领法”等教学方法。例如,在“项目引领法”导入过程中,可为学生制定学习路线图。即:信源一信源编码一信道编码一调制器一信道一解调器一信道译码一信源译码一信宿。然后,将学习路线图分为若干个项目点,组织实验,并确保每个学生负责1-2个实验项目,继而在“人人有项目”的实验活动中,安排学生自主运用基础实验平台、电脑仿真平台、自制实验平台等实验条件,完成自身负责的基本“点”项目,最终在“项目引领法”驱动下,更好的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结论

综上可知,在高职院校《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技能、素养、知识等培养需求。因而,在高职院校实践課程改革期间,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中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需求,应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时,从强化学习路线图、改革教学体系、精选典型实现技术、突出课程特色等层面入手,落实《数字通信技术》改革工作,并通过实践课程的不断改革,更好的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