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之探索

2017-05-24 10:45孙红艳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式探索

孙红艳

摘 要:本文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行为意识,而且要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其自身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方式 探索

在现代社会,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于幼儿来说,其自身的行为习惯培养非常重要,不仅对幼儿时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幼儿成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要从小开始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要相互协作,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幼儿良好环境的建设力度

幼儿由于其自身的年龄比较低,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发育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主要是依靠教师、家长以及周围的环境,让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受周围环境影响非常深刻,幼儿园要注意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外界的事物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轴,要重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幼儿营造一个文明、良好、礼貌的环境氛围,让幼儿能够耳濡目染,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幼儿园可以将一些孔融让梨、囊萤映雪等故事制作成卡片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张贴在幼儿园教室内,让幼儿能够随时看见,从各种各样非常细小的事物当中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1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在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从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细小事物开始培养。生活本身就是一堂非常大的教育课程,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开始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儿自身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习惯能够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件对幼儿进行习惯教育,这样能够达到非常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吃饭时,很多幼儿都存在挑食或者是剩饭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明确的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习惯,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这些是不良行为,从而改掉这些坏习惯。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对这些细小问题的重视力度,只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促使幼儿的健康成长。比如为了改正幼儿剩饭的行为,教师可以通過“光盘”比赛的活动来让幼儿改正自己的剩饭行为,让幼儿将自己的吃饭结果进行展示[1]。对于不挑食或者是没有剩饭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比如给其贴一个笑脸等等,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幼儿将自己的坏习惯逐渐改掉,而且能够培养起自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游戏活动中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单纯的依靠教师来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幼儿不仅很难听得进去,而且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幼儿普遍年龄都比较小,心智发育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特别是游戏。因此,幼儿园要在游戏活动当中逐渐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游戏活动来开展对其自身的行为习惯教育,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要从幼儿自身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一些幼儿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能够完全的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2]。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当中,扮演“小鸡”的幼儿可以在游戏当中增强其自身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让幼儿在游戏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游戏活动的实施,能够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施路径。

3、凸现家长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3.1家长的榜样作用

幼儿园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家长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毕竟是有限的,而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占据的重要性,将其自身的榜样作用发挥出来。幼儿由于其自身的心理以及生理都发育不是很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或者是事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家长要做好幼儿的榜样,幼儿的所有行为习惯养成都与家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够促使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打下重要的基础。

3.2家长的监督作用

幼儿园主要为了保证幼儿在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的最终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将其自身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幼儿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课堂当中,否则行为习惯的教育效果就不会很理想。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当中,有家长和其他幼儿对其形成良好的监督,其自身的行为习惯就会切实有效的约束,但是一旦回到家之后,很多幼儿就会放松自己的要求,这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非常不利[3]。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幼儿园要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家长能够成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监督者,让幼儿在家里的时候,也能够被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对幼儿在家庭当中的表现要及时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两者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对幼儿的情况及时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非常希望得到肯定,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给幼儿一些笑脸或者是星星的奖励,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鼓励性作用,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这样做的准确性。幼儿园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良好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幼儿的情况及时掌握和了解。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活动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将家长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向东,许凯.从社会性发展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教育导刊.2010(06)

[2]王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06)

[3]李伟.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2(22)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式探索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