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丽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偏向于对学生的教育与启迪,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能力、想象能力等。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学就更加需要实现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情境创设并不是是一个简单实现的过程,他需要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同时明确体现出艺术性与实效性,从而真正对学生起到教学作用、吸引作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传统的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虽然会进行情境创设,但是往往缺乏艺术性与实效性,因此就达不到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艺术性 实效性
当前我国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也在不断调整与完善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随着教学的发展、人们思想水平的发展逐渐的显示出来,因此很多老师都将情境创设广泛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事业的发展。然而虽然教师们都提倡并提出了情境创设的应用策论,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往往存在着着众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情境创设不能与艺术性和实效性有效的结合。
1、情境创设概述
1.1 情境创设的具体内涵
情境所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场景的设置,营造出的一种阅读场景氛围。情境创设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和个人教学感染力是影响情境创设的重要因素。教师运用环境因素、语言因素等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阅读中的情境并且沉浸其中,实现思想与阅读内容的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与作者的共鸣。情境创设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情境创设的作用,并将情境创设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然而情境创设是需要长期实现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众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情境创设要实现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不仅仅要求情境创设要具有美感,具有内涵,还要求情境创设要符合逻辑,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有严密的结构顺序。其次,情境创设要实现实效性。实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是否有效,是否能对教学有所帮助,是否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艺术性与实效性是两个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情境创设的教学作用,艺术性和实效性二者缺一不可。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广泛的运用了情境创设,但是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第一:小学的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了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并且尽可能的将情境创设运用到教学中去。然而由于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存在不足,他们只是偏重于营造课堂气氛,导致课堂活跃性比较高,然而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第二: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情境就是意境,因此他们过于强调情境创设的内涵与美感,导致学生们的课堂學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第三:很多教师对情境创设过分的重视,他们将情境创设运用到所有的教学活动当中,甚至有些教学活动与情境创设并没有关系,然而老师仍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情境创设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2、在情境创设过程只中结合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策略
艺术性与实效性是情境创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素质。因此情境创设在语文阅读当中的运用就需要老师严格按照时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的设计,促进情境与实际的有效结合,重视对学生的教学的效果,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题材等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策略,切记千篇一律。
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老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更多的联系生活的实际,使情境与实际相结合,多列举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可以是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典型的小故事,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生动的例子和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更大。但是这些事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一定要符合文章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写人记事的文章都有大量的人物描写,人物特点、人物性格鲜明,对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人物,分角色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另外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小话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把握住人物形象和人物特点,让学生与人物之间形成一种共鸣,加深对文章人物的理解。
对于寓言类的文章,老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多的采用提问的方法。寓言类的文章一般比较简短,并且是一个小故事,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不断推进故事的情节,在进行故事讲解的过程当中可以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寓言类的文章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引导,教学的目的更多是让学生对寓言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领悟寓言的真正寓意。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情节的推进、人物的讲解、发展的铺垫等方面,在引导过程当中老师的语言组织一定要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加深学生对寓言的理解与领悟。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通过课件或者是网络上的寓言小动画来进行情境创设,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表演。
对于古诗类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老师的情境创设就需要注重古诗的情感与阅读,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及老师对古诗内容的讲解来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古诗情感表达的理解。另外老师也可以对古诗作者以及一些背景故事等进行介绍与讲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思考。
3、总结
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题材、教学内容等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需要根据这些不同地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情境的创设要实现艺术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情境创设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晓生,安锋芝.情景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8(4):65-67
[2]金上平,沈芳.情景教育的诗篇[J].高教论坛.2012,9(2):11
[3]卢琳,竺蓝.诗歌教学中情景创设例说[J].中国教育报.2014,22(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