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解题后反思能力培养探究

2017-04-15 12:26叶建福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因数棱长正方体

叶建福

(龙海市程溪中心小学,福建 龙海 363112)

小学生数学解题后反思能力培养探究

叶建福

(龙海市程溪中心小学,福建 龙海 363112)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究解题后反思能力培养,受益无穷。练后细想,个别问题及时反馈,共性问题组织讨论,创设思辨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举一反三,既组建了认知结构,又掌握了认知策略。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补充解释,拓宽知识面——变“习题”为“议题”,变“死题”为“活题”;突出关键,防患于未然——挖掘问题,探求规律,灵活解题,促进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反思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反思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举足轻重的思维方式。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穷追猛打错误以便对症下药,这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意义所在。反思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得失,防患于未然的一种能力。[1]什么样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解题后反思一下呢?如解题思路独特、广阔、巧妙或难度较大的题目,解题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的题目等等。反思什么呢?主要包括题目还有哪些解法,解法有何规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举一反三,既组建了认知结构,又掌握了认知策略。[2]下面且以例子来说明具体的反思方法。

一、补充解释,拓宽知识面

(一)变“习题”为“议题”

在教学“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之后,教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生甲:我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4=2×2×2×3,36=2×2×3×3,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最小公倍数是 2×2×3×2×3=72。

生乙:我发现 24 的因数有 1、2、3、4、6、8、12、24,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它们的公因数是 1、2、3、4、6、12,最大公因数是 12;我又发现 24 的倍数有 24、48、72、96…36 的倍数有 36、72、108、144…它们的最小倍数是72。

生丙:我用减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因为36-24=12,12既是24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所以12是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生丁:我用翻倍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这样,变“习题”为“议题”来消化,以来自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重点,增强练的力度,有利于提挈中等生和后进生。通过刚才的议论,“想一想”,最终达成共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般采用“生甲”的方法;生乙的方法过于繁琐,不宜常用;生丙、生丁的解法较简便,适合尖子生、中等生掌握、运用。

(二)变“死题”为“活题”

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的内容之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有多长?”

一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就开始计算:1米=100厘米,摆成一排长100厘米。难道这题如此简单?有的学生质疑了。这时,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又板书了一道填空题:“一块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豆腐,切成棱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体豆腐,一共可以切( )块。”不会是20÷4=5块这么少吧?学生开始陷入沉思,有的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有的以橡皮擦作“豆腐”思考“切法”。这样,变“死题”为“活题”的练习,可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利于教师见机而动,进行再教学。学生明白了上述二题都应与“体积”有密切联系,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进行正确解答。思考题中,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所以摆成一排是1000000厘米,也就是 10 千米那么长!填空题中,(20×20×20)÷(4×4×4)=125块。设计这类神似而形不同的练习,能起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条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突出关键,防患于未然

(一)挖掘问题,探求规律

规律是关于事物的本质认识。规律探索的关键是不断地挖掘问题,让问题去诱发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中进行探究,如何抓住关键去挖掘问题,以探求规律,总结概括规律性的知识,方法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多想一想,在已有知识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和抽象,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数学思维训练。[3]

例如,有一道判断题: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一部分学生认为说的对;有的学生凭借直觉思维: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较大小,不用看题目中的“数据”,爽快地回答这道题说法是错的。教师继续引出第二道判断题:“正方体的表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这次更多的学生“栽跟头”了,都认为说的对;教师又趁热打铁,提出第三道判断题:“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也相等。”学生有的认为说的对,有的认为说的不对,为什么不对?说不出理由。教师灵机一动,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两个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2厘米、1厘米;第二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第二个长方体的高是( )厘米。学生运用“方程解”求出了正确答案0.8厘米后,再回头看第三道判断题,学生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2×1=20立方厘米,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4×0.8=19.2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不相等,至此明白了第三道判断题的说法是错的。

(二)灵活解题,促进思维

1.化归法

化归法是一种思维转换训练。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白兔有80只,比灰兔只数的2倍还多10只,灰兔有几只?”设灰兔有X只后,学生可以根据题意列出多种方程,如 2X+10=80,80-2X=10,2X=80-10 等等。 在解2X+10=80此类方程时,教师可应用化归的方法启发学生“想一想”:这道方程有哪些运算?能不能把这个方程转化成已学过的方程,再求出它的解呢?教师要善于揭示和分析新旧内容之间的矛盾,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使新问题得到解决。

2.类比法

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后,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若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大多数的学生能抓住“关键”——铁丝的长度不变,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利用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解答:8×4÷2-10 或(8×4-10×2)÷2,教师并不满足于学生的这两种解法,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其中把正方形或长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都画成红色。学生观察、思考后,又发现了两种简便解法:8+8-10和8-(10-8)=6厘米。通过类比,拓宽解题思路,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探究解题后反思能力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种,需要教师站在思维分析的高度,引领学生通过思考,看到数学建造的“脚手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及时反馈信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重视学习策略和运筹能力的发展。只有在数学学习中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及时反思,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下才能真正促进教学相长。

[1]史真玉.课堂效果的升华——例谈数学解题教学后的反思[J].学生之友,2011(10).

[2]吴玲英.“数”山有路“探”为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4).

[3]柯秀敬.注重解题反思,培养思维品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4).

G623.5

A

1673-9884(2017)11-0054-02

2017-10-12

叶建福,男,龙海市程溪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公因数棱长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设出一个具体的数量
1 立方分米为啥等于1000立方厘米
数小正方体
《最大公因数》教案
拼正方体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