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学英语绘本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17-12-08 06:49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豆子绘本文本

吴 铮

(闽侯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0)

巧用小学英语绘本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吴 铮

(闽侯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0)

文章结合绘本故事Eat Your Peas教学实例,从挖掘绘本封面的信息、体会绘本角色的内心、编写绘本故事的结局、感受绘本传递的情感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引入课题、文本学习、激发思维、渗透情感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绘本教学;培养;思维品质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是其核心。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和整体人文素养的过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绘本故事其画面感强,具有文字无法达到的独特效果,很能激起小学生阅读英语的强烈欲望和兴趣。[1]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通常会摒弃绘本所创设的情境,而另辟蹊径。他们把绘本故事作为语言知识的载体,将学习绘本故事的过程演变成教授重点单词、句型的过程。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讲解语言点,不断地操练单词和句型,学生才能学到知识;只有学会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样的观点存在两点误区。第一,语言学习,只关注到了语言知识,忽略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表面上学会了很多,但实际作用不大,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第二,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能力,并非认识了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就能够真正读懂课文。文章的类型、结构、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故事蕴含的情感等,才是学生需要理解的。

一、挖掘绘本封面的信息——在预测中带动思维品质

著名散文家邹静之谈论创作时,说过一句韵味十足的话:“当我看到画面时,我就想到了文字;当我看到文字时,我就想到了画面。”把一个文本置放在课堂里,就成了一幅画面,一幅多元的、立体的画面。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画面,体验画面,才能真切地体会文本的内涵。[2]教学绘本“Eat Your Peas”时,笔者这样引领学生观察封面,大胆预测:一开始先呈现绘本故事的封面(见图1),把课题遮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并猜测主人公不开心的原因,从而引出课题。师生对话如下:

T:Look at this cover.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S1:I can see a girl and some peas.

T:Yes.Her name is Daisy.Is Daisy happy?

Ss:No.

T:Why?

S1:Because she doesn’t like peas.

T:Maybe you are right.So today the story is about peas.

T:What’s the name of the story can you guess?

S1:Daisy and her peas.

S2:I don’t like peas.

……

图1

从师生对话中可以发现:(1)学生有很强地观察能力,可以从人物脸上的表情和桌上的豆子,猜测出主人公Daisy不开心的原因。(2)不出示故事的题目,而让学生通过观察绘本的封面来猜故事的题目,尽管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却能够通过预测、想象带动思维品质。由此可见,图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含义,也感受到了人物的心情。学生通过封面中的画面展开想象:1.为什么主人公Daisy不开心?2.她最终吃了豆子吗?这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绘本故事充满了期待。

二、体会绘本角色的内心——在文本中提升思维品质

朱浦说过:“语言是有声的,语言是有形的,语言是有情的。”文本是传递作者情感的载体。不同内容传递不同的情感。体验文本传递的情感,先要感受内容,然后体会文字。在故事中,人物往往有其角色定位,任何角色必然以人物为其载体,人物和角色是不可分的。在这则绘本故事中,主人公Daisy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其特点在故事的画面中可以看出,而另一个主人公是Daisy的母亲,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劝说她的孩子吃豆子。整个故事围绕着吃豆子展开。仔细研读故事会发现:Daisy的母亲以各种诱惑来让Daisy吃豆子,而且诱惑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夸张,甚至许下很多与现实极其不符的诺言。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主人公,会不会吃豆子?教学过程如下:

T:Look!Daisy’s mom wants her daughter to eat the peas.What will her mom say?Will Daisy eat the peas?

S1:Ifyou eatthe peas,you can have some puddings.

S2:If you eat the peas,you can play computer games.

T:Daisy still doesn’t like peas.Can you give her mom some advice?

S1:Ifyou eatthe peasyou can have 100 puddings.

S2:If you eat the peas,you don’t have to do your homework.

……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还追问学生理由:有的学生说Daisy会吃豆子,因为妈妈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有的则认为Daisy不会吃豆子,因为说不定妈妈还有更大的诱惑在后面。通过不断地“看图—提问—预测—追问—阐述”,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三、编写绘本故事的结局——在想象中培养思维品质

绘本中的画面是静止的,一幅幅画面记录着事件发展的最精彩瞬间。至于故事的事件发展过程、情节的延伸和故事的结局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结合自身的体会。在阅读绘本故事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故意不告诉学生故事结局,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来预测故事的结局,这是一种训练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方法。具体做法为:首先,梳理绘本故事的脉络,根据人物间的对话、人物的心情,让学生互相讨论故事可能发展的结局。其次,给学生必要的词汇或图片提示,给学生提供编写故事的框架。最后提供绘本学习单(见图2)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片来表达,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故事结局。以下是这个环节的师生对话片段:

T:Mom has no idea now.What will she say?Will Daisy eat the peas at last?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story train(绘本学习单)。学生表达如下:

S1:Daisy likes many things.She will eat peas.Only one pea.

S2:Daisy doesn’t like peas.

图2

最后是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这样做既是对文本的延伸与拓展,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习者成为真正的作者,从而在阅读中体悟文本的写作精神,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感受绘本传递的情感——在体悟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绘本故事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不仅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绘本,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故事结尾,Daisy并没有吃豆子,而是和她的母亲一起吃她们喜欢的布丁。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却令人回味。因此笔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师生对话如下:

T:Why her mom wants her to eat the peas?

S1:Peas are good for Daisy.

T:Yes.They are good for Daisy.

S2: Daisy’s mom loves her very much.

T:I think so.So please remember the love you got from your parents.

T:Will Daisy’s mom ask Daisy to eat the peas?

Ss:No.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笔者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而是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也许以后Daisy的母亲不会强迫女儿吃豆子了,因为故事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然而课堂上往往会得到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的第一个问题抛出后,很多学生能够从母亲让孩子吃豆子的事件中体会到母亲对她的爱,而这个感悟虽然不是这则故事想要告诉人们的寓意,但学生却能通过母亲和Daisy的对话,以及笔者的提问中感悟到。绘本中的文字和画面能在特定的场景中传递情感,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发展。

[1]田雪莲.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7(3).

[2]吕云萍.“体验”,走进文本的桥梁[J].小学语文教师,2013(10).

[3]李静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G623.3

A

1673-9884(2017)11-0068-03

2017-08-12

吴 铮,女,福州市闽侯教师进修学校小学初级教师。

猜你喜欢
豆子绘本文本
夹豆子
绘本
绘本
绘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和小豆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