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活动栏目”教学功能的发挥探究
——以七年级《学习伴成长》教学为例

2017-12-08 06:49林晓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栏目笔者

林晓琴

(武平县万安中学,福建 武平 364300)

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活动栏目”教学功能的发挥探究
——以七年级《学习伴成长》教学为例

林晓琴

(武平县万安中学,福建 武平 364300)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与旧教材相比,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体验;在编排上新增加了各种活动栏目,并赋予其特定的功能。为更好地发挥各栏目的功能,教师应充分认识各活动栏目设计的意图、栏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并根据学生、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活动栏目;理清关系;认识功能;灵活运用;发挥实效

由教育部审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于2016年秋季在七年级开始使用。教材不仅调整了知识点及其分布,在编排上也做了修改,每一框都以“运用你的经验”为学习的起点,以“探究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设计推动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使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更具有操作性,[1]这样编排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就如笔者刚接触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时,一时手足无措,觉得教材活动栏目多,正文内容少,知识点零乱,主线不清楚,课堂教学不知从何切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终于有所领悟。下面笔者就以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学习伴成长》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活动栏目功能实效。

一、读懂教材,理清各栏目之间的关系

立足课程标准读懂教材,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新教材改变以往以知识为主线推进的设计,而是在思想深度上做文章。每一个框题都是围绕教材来展开的。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思想认识上的浅表化,使学生通过每个框题的学习都可以逐层深入,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更全面、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前充分解读教学内容,理清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如图1)

图1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学习伴成长》,它主要包含:“打开学习之窗”和“学习点亮生命”两目的内容,在编排上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和解析“学习”二字的繁体字;随后,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正文阐述学习伴随我们一生以及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内容编排,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即“运用你的经验”谈起——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对生活中的学习观点、学习事例进行探究分享、明理——辅于“阅读感悟与相关链接”活动掌握技能——最后运用“拓展延伸”回归学生生活的顺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自我、他人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明白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

二、认识各栏目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立德树人是我们的学科追求,要落实德育为先,不能靠讲道理硬灌输,而是要靠激发学生内心的原动力。[2]为此,部编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体验;在编排上改变了以往教材中活动设计是为了得出或印证正文观点而设计活动的方式,通过增加活动栏目,让活动承载着“知识”学习的功能,与此同时,每一类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有一定的思想意图。教师在上课时应先理解各栏目的功能,合理运用,为学生成长服务。“运用你的经验”属于开篇经验型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在内容学习的一开始就建立起客观的、外在的教学内容与自身内在的、主体的生命感受之间的联系,帮助教师在逐渐展开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真实的对话。下例是笔者根据教材栏目开展的第一环节教学活动: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

你认得这两个字吗?在你看来,①至⑦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1:②代表的是动手实践,③代表的是老师改作业给的ⅹ表示我们做错了,④代表的学堂,正规学校,⑤代表的是孩子、幼儿,⑦代表的是清晨。

学生2:学习要从小开始,为更好的学习,应该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学习就是主动参与实践,不断纠错的过程。

学生3:学习要像雏鹰学飞翔一样,每天不间断的练习,只有坚持才能展翅高飞。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虽没有答出古文解析中对“学习”一词的含义,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学习”一词的解释也是有道理的。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与广度理解不够深、不够全面,这也正是我们本框题学习的重难点,因此笔者因势利导追问:我们的学习仅限于学校吗?听完笔者的追问后,教室里顿时像炸开的锅,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探究与分享。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教材P16《春游归来》

小组讨论:1.同是一次春游,为什么同学们有不同的收获?

2.他们收获的分别是什么?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穿插教材P15探究与分享中的“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开启学生对学习理解的头脑风暴。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1.出示高三学生高考后疯狂撕书的视频

组织学生讨论:视频中男孩说:“我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学习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2.展示班里一学生的成长照片(学走路——玩游戏——学写字——学打篮球——参加演讲比赛)。

谈谈:在自己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哪些收获?

第二目:学习点亮生命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要学习》

1.同桌相互探问对方:你为什么要学习?并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追问。

2.在学生互相追问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阅读感悟”思考:毛泽东是怎样学习的?举例说说学习对毛泽东后来的革命生涯有何作用?

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五:拓展延伸“学习是什么”

课后分组对不同人群进行采访:他们认为学习是什么?并形成简单地报告供下节课交流。

活动二至四的探究与分享是综合型的活动设计,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享、探讨、碰撞等主动探索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探究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3]在上述案例中,笔者通过设计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理解生活处处是学习,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习点亮我们的人生;除此之外“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辅助栏目,这些是教学的支持性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提出要求将之改造成课堂活动,也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或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讲解[2]。如在上述的探究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阅读感悟”并通过设置两个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体会: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而在课末通过拓展延伸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导向社会,使学生对学习有更深刻地认识。

三、灵活运用,确实提高课堂实效

虽然教材中的各栏目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但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学生与教师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有些活动城里的学生可以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对于农村学生的来说可能就难以开展,有些活动适合“表演型”的教师,有些可能适合“讲授型”的教师;所以对教材中的各活动栏目,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学生实际或课堂生成的实际对教材中的栏目进行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栏目功能作用,提高课堂实效,实现育人功能。如:活动三探究活动,笔者并没有用教材中的活动,而是展示“高三学生高考后疯狂撕书”的视频,设置一思辨题让学生辨析,然后展示班里一学生的成长照片(学走路——玩游戏——学写字——学打篮球——参加演讲比赛)展开活动,由于这些情景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特别是被展示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活动积极性极高,在学生交流时学生也更有话说,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再如:课末的拓展空间,笔者通过设置采访活动,虽不是原“拓展空间”中的内容,却来源于教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不同人对学习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科导行目的。

[1]吕航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1).

[2]李晓东.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有章可循[J].中国德育,2017(5).

[3]吴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9).

G633.2

A

1673-9884(2017)11-0075-03

2017-09-26

林晓琴,女,武平县万安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栏目笔者
老师,别走……
关于栏目的要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