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

2017-12-08 06:49张瑞凤林顺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晋江市花灯培育

张瑞凤 林顺才

(1.晋江市池店镇东山小学,福建 晋江 362200;2.晋江市池店教委办,福建 晋江 362200)

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

张瑞凤1林顺才2

(1.晋江市池店镇东山小学,福建 晋江 362200;2.晋江市池店教委办,福建 晋江 36220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等,这些内容无不体现出其对核心素养培育的高度重视,创新素养正是核心中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利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探索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核心素养;实践活动;创新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确立学生应该具备且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六大”核心素养,“实践创新”是其中的素养之一,并明确了重点关注的内涵,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1]如果说核心素养是构成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元件”,创新就是“CPU”,说白了就像是人体的心脏,为“元件”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营养。想让“CPU”更进步强大,就一定需要人去培养和煅炼。创新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通过实践又会不断地产生创新需求,这也正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之一。现如今,以创新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已然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创新是一个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首先是更新,其次是创造新的东西,最后是改变。[2]素养的内涵极为宽泛,它不仅包括能力,还包括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层面,这并不是先天遗传能得到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教学获得,是可学和可教的。[3]由此可见,创新素养自始自终贯穿在人的一生学习当中,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改变新事物的成长过程。因此,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以学校为依托,以课程为载体,去呵护学生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保持对一切新事物的好奇、问题意识和想象力。下面,就结合笔者执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巧变花灯》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进行一些剖析和总结。

一、巧用资源,激发创新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他们好奇好动,什么事都想探个究竟。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活动出口,非常必要且有意义。[4]于是,笔者通过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必要的引导,激发创新兴趣,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设计《巧变花灯》的活动方案时,因为活动对象是没有接触过传统花灯制作的五年级学生,对他们来说,传统花灯是独特又新颖的,造型各异的花灯制作就是学生最想探究的话题,却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如何实现这一跨度,让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课堂活动中充分体现呢?于是,便有了课前的花灯展示交流会,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邀请了花灯班的指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各种造型不一、完成程度不同的花灯,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从花灯的文化、花灯的结构、花灯的制作流程等方面让学生对闽南传统花灯有了一个整体感知。这样既弥补了学生在生活中对花灯认识的空白,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花灯艺术的浓厚兴趣。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主题有了兴趣,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就高,就容易激发出自己的创新潜能。

二、启发思考,点燃创新思维

每个人的创新意识都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同婴儿的“咿呀学语”,它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如何挖掘出学生的这个潜能呢?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因为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不会有实践上的创新。在课例《巧变花灯》中,在学生对花灯已有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巧变花灯如何变?用什么方法巧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花灯,引发思考:花灯太小,是否能改变花灯的大小?花灯的造型像鸭子的体型,是否能做出另一种动物的造型呢?这个花灯的颜色太单调了,想改变它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变花灯》创意设计方案”,具体如下表:

?

此表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对巧变花灯有了一个创新构建的过程,这是问题引导下学生大脑中创新思维的碰撞,并有了一个释放的途径。特别要说明的是,想法上允许学生天马行空地说创新,但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它应该是有目标、有策略、有效果、有意义的创新,在设计方案中有一个要点“预期改变后的效果”能很好的呈现学生思维发展的飞跃。学生相互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正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良好契机。

三、注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5]这是陶行知先生讲过的一句发人深醒的话。把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教师就要对学生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5]由此可见,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就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利用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创新思考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在执教《巧变花灯》课堂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对更新改变一个旧事物的想法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懂得找出事物的缺点、联想事物的形状、增加事物的功能等来改变一个旧事物。有这样的思考方法,却缺乏对方法的提升与认识。因此,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引导,让学生“活而不乱,动中有序”。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花灯的实践中,开启创新思考,掌握一些创新方法,如:花灯太小了,想要变大,运用“扩一扩”;花灯的色彩太单调,功能单一,运用“加一加”;花灯的材料是纸的,容易破,想用布来代替,运用“代一代”“换一换”;还有“减一减”“缩一缩”等来巧变花灯,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材料来表达创意设计,感受创新所带来的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很多创意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又产生许多新的创新点。于是,学生在动手尝试改造花灯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创新方法:把提灯的方向换一下,如立的变成橫的,这就是运用了“反一反”;几个形状不同的骨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运用了“组一组”;想象动物的造型,如做一个公鸡造型的花灯,运用“仿一仿”……这是在前面创意设计环节中没有出现的,精彩来自于学生动手实践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也是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必经之路。

[1]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N].中国教育报,2016-9-14(9).

[2]李国坤.关于创新的几点思考[EB/OL].[2015-03-10].http://h.wokeji.com/jbsj/ssb_4450/201503/t2015 0310_989731.shtml.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7.

[4][美]凯瑟琳·帕特里克.创造性思维十一讲[M].童仁川,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

[5]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04,207.

G421

A

1673-9884(2017)11-0107-02

2017-05-22

张瑞凤,女,晋江市池店镇东山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晋江市花灯培育
看花灯
挂花灯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晋江市实验小学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让每处校园成景——晋江市第一中学简介
做花灯
闹花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