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优化的重要意义

2017-03-29 07:06姜晓梅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小学教学优化措施

姜晓梅

摘 要:课堂教学的优化环节是教师能力的总体表现。科学课堂优化讲究的是“全面优化教学面孔”,使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在科学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科学课堂,对其产生兴趣。教学优化没有固定的方法,至于用哪种方法能使学生爱上科学课堂,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和各方面的客观条件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科学课堂;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3B-0071-02

一、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分析

关于这个问题本文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分别进行探讨:

(一)教师方面

虽然大多数的教师对科学课堂教学还是很重视,会尽可能查询有关科学的知识,但是很少有教师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不能完全实现科学课堂的价值,让科学课堂教学变为书本知识传授。还有就是新授课的教学未能突出“新”,不注意安排上課的时间,造成教师讲课过多、过细,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新知识未能及时教授给学生,常把课堂上需要动手的推到课外,加重了学生的任务,严重降低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方面

学生普遍喜欢科学课,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进行研究,一般很少动手研究,大部分学生喜欢教师演示实验。很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则记录现成的结论。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喜欢前后四人组的讨论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的优化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淡化个别互动式指导

课堂上的指导往往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指导,或者直接不指导,放任活动,使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提高,此时教师应该采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每组一树苗,看哪一组先把它种好?”,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能迅速并且有效地把它种好,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虽然可以看到学生都积极参与实验,但是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学生只是反复进行前面的实验,甚至有学生在做恶作剧,发生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要控制小学生是有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做到有目的地进行实验。

最后,本文虽然强调要淡化个别互动式指导,但不等于不指导,教师要了解这个实验对于学生的难度,在这个程度上淡化指导,选择性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表现,不能把学生的自主性扩大化。这里的指导教师要在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可以采用问题或者提示的方式控制学生实验的进度,达到思维的活跃,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小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但是作为科学课程教授者的教师,素养远远不够。现在的科学教师接受的教育和其本专业可能相关性并不大,大学并没有科学教育这个专业,所以很多教师缺少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正确认识。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的性质,理解科学的核心。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性质,就不可能上好科学课。

所以,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纪律,只有我们正确认识和领会科学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上好科学课,也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探究的过程,感受获得知识的喜悦。

1.图景融合动态模拟,使学生学得轻松。针对小学生比较活泼这一特性,我们采用方式多样化的指导形式,这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借助图景表达,提高指导效率。做到课堂的活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帮助教师指导学生,使学生可以从图片上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在幻灯机上放几片不同时期的树叶,学生会看到树叶颜色、形状的变化,从而联想到整棵树一生的变化。

2.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广泛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也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小制作、小发明,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小制作、小发明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的技巧,为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打下基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利用周围常见的东西进行小制作。例如,自制土电话、指南针、小水车,从中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剖析,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入思考,不求甚解,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科学学科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在科学的探究与实践中使学生形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品质。教师不能只满足学生的机械操作,要使探究活动富有启发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叶的蒸腾作用》时,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在树多的地方,空气是比较湿润的,这是什么道理?”,有的学生说树冠挡住了太阳光线,树下的土壤就比较湿润,从土壤中蒸发的水蒸气会使空气湿润;有的学生认为树本身有水分,树体内的水可以蒸发出来,湿润周围的空气;有的学生认为这两方面都起作用。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急于做肯定或否定回答,而是要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哪一种说法有道理,为什么?你同意哪种说法?你有什么观点等等。这样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长期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四)联系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有时不满足于课本知识,渴望得到书本上没有的科学知识,促进知识积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实践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以“水的污染”为探究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由学生自主进行策划,确定研究的主题:本地的污染情况是怎样的?河流是怎样受到污染的?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污染源在什么地方?如何防止水源污染?针对探究主题,学生们可以进行网络查询,实地进行访问与考察,然后对自己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形成科学小论文,并在班内进行交流。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意识。

三、总结

总之,科学课堂融科学性与乐趣性于一体。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巧妙地安排好上课的时间和课外时间,做到科学课堂优化,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是促使课堂气氛活跃,都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只有在正确认识科学课堂优化的意义、遵循优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做到主观与实际结合,经过教师认真构思、巧妙设计而成的科学课优化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知识的讲授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顾志跃,丁沅.走进科技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赫璃经.微格教学训练引导[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小学教学优化措施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