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创“三大坑”坑钱、坑物、坑人

2017-03-29 03:31王亚珺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蚕豆树叶创设

王亚珺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对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也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建设环境。然而,笔者走访多家幼儿园发现,幼儿园环境创设仍存在三大误区。

环境创设“贵”,坑钱

近年来,斥资千万乃至过亿元建设所谓高端幼儿园的新闻已屡见不鲜。有的县城幼儿园花费上百万元移植了十多棵景观树,仅为了“方便孩子们看”,同时让幼儿园“显得有品位”;有的知名公办幼儿园不惜成本,采购大量外国知名品牌区域材料;也有中西部地区某些幼儿园花费巨资建造了湖泊河流、亭台楼阁。连一些外国幼教专家在参观时,都不禁纷纷地感慨中国幼儿园条件之优越、建造之豪华。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地区差异巨大,幼儿教育整体水平仍较落后,许多地区的幼教事业亟待发展。所以,在环境建设中厉行节约,不盲目攀比,是十分必要的。花费巨资未必就对幼儿的发展有利,低成本的幼儿园环境也可以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我国提出建设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就意味着幼儿园环境创设不搞面子工程,不过分追求设施豪华,在保证基本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

环境创设“乱”,坑物

在“不差钱”之后,是否就具备了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呢?怎一个“乱”字了得。有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没有整体规划,布局随意,缺乏内在教育理念,社会上流行什么就盲目跟风。走进幼儿园,你会发现有环境超载、区域间缺乏统筹、材料疏于管理等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当然,幼儿园环境缺乏整体规划的责任,并不全在幼儿园的身上。许多园舍在规划建设时,并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幼儿园建设标准,也未能邀请幼儿教育专业人士参与建设,使得幼儿园在接手园舍后,不得不面对众多设置不合理却又已成定局的空间场地,于是,幼儿园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勉强创设环境。

环境创设“累”,坑人

说起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们往往有共同的感受——累,那真是做不完的材料,加不完的班。可是,教师们冥思苦想、殚精竭虑创设的环境,并未成为幼儿的乐园。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被忽视,环境创设变为教师单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环境的设置仅为装饰,不能引发和支持幼儿与环境进行教育意义上的互动,这其实也构成了一种隐性的资源浪费。

要化解这一问题,就必须将教师单方面的“累”转变为幼儿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教师为了在教室布置一棵大树,剪了上百片树叶,实在辛苦,可是为什么不把剪树叶的工作交给幼儿完成呢?这项工作对教师来说,是低水平重复的机械劳动,而对幼儿来说就不单单是剪树叶这种形为,更是发展的机会,发展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幼儿面对亲自布置的教室,难掩兴奋和自豪,在百余片树叶中寻找自己的作品,拉着前来接送的父母参观自己的班级,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倾听和采纳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不仅可以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对环境的兴趣,主动关心、爱护良好的环境。

环境引发幼儿探究。幼儿园环境要满足幼儿体验的愿望,一定是要可玩的,可以操作摆弄的。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此外,幼儿还可以在环境中进行持续性探索。植物角一盆生了蚜虫的蚕豆,从幼儿发现蚕豆“生病”,产生强烈的同情心和探索兴趣,想尽办法为蚕豆“看病”——继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找到“病因”,尝试各种途径为蚕豆“治病”——最终,蚕豆恢复健康,幼儿继续饶有兴趣地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这样的探索发现过程,比起只是将生长不佳的蚕豆丢掉换新,不知道要有效、有趣、有价值多少倍!endprint

猜你喜欢
蚕豆树叶创设
创设未来
蚕豆花
树叶的不同称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找蚕豆“耳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一片树叶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