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2017-03-22 09:10李奎刚
关键词:健康心理利用网络心理健康

李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天津 30019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李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天津 300193)

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大学生很难离开网络。本文主要论述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期望大学生拥有健康心理。

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

当今,网络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他们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网络环境下怎么利用网络把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减少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压力,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存在有益和不利两个方面。网络信息多,且传播快,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最新信息,使自己知晓的更多、范围更广,开拓视野。网络要求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这在无形中促使大学生更新观念,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部分,利用网络可以展开多种途径交流,使大学生交际面更广。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建立个人主页、微博等,这样能使他们减少自卑心理。大学生面临各种压力,如就业、情感等,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予以发泄,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网络能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满足心理需要。

如果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会造成他们思维能力欠缺,无实践能力。网络是虚拟社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充满幻想,也会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具有厌弃心理,使他们性格更加孤僻。网络上能够任意发表言论,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不当言论,这也影响了他们健康心理形成。当今网络不文明现象很突出,很多是因大学生不当网络行为引起,甚至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加剧了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大学生一味依赖网络,将使他们身体异常、行为失范、情绪低落,不能很好进入社会,无法面对激烈竞争社会。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会,将会促使他们感情意识淡化,孤独不安心理呈现。

二、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

1.人际交往更加放任无拘心理倾向突出

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网络世界更加逼真、形象,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每个网民都是形象的一员,他们采用不同匿名方式,以稀奇古怪隐蔽的方式出现,同时能够进行形式多样的虚拟行为,如网恋、网敌等,有的甚至把自己化为虚拟国家的领导。由于在网络上能够无拘无束实施自己的行为,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传统习俗更加弱化。经常在网上看到大学生任意评论辱骂高校教师的言论,但这在现实中很少出现,这也充分说明现实的管制要强于网上。网络随心随意的行为,致使大学生更加自立,以自己为主,不与实事相随,对父母、家庭、学校的约束置之不理,使他们性格孤傲,仿佛要与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相隔断,走自己的道路。这样使他们不但行为有失公允,而且逆反心理严重,同时对现实社会更加厌弃,抵制社会及所认识的人对他的有益行为,甚至对有些人实施暴力行为。

2.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呈现新趋势

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文化特色。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呈现网络文化,它具有开放性,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传播,由于世界各国文化底蕴不同、社会背景差异,也导致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矛盾愈加突出,这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在网络环境下没有地域差异、社会地位差别,他们可以欣赏和领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的内涵,以及树立更高层次文化意识,对社会上某些事件发表自己见解,表明自己态度,彼此相互促进和交流,这些不同文化融合和碰撞深深影响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网络社会需要加大对网络监管,但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网络监管体制,致使道德观念缺乏的人利用网络实施一些不当行为。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利用网络实施违法行为,这在当前愈来愈突出,影响着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存在。在这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必然受到影响,制约着他们健康心理意识的形成。

3.大学生心理倾向道德低下、意志难控

大学生具有高层次心理道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网络社会中,由于其虚拟性缺乏对大学生行为的监督,以致于他们道德意识日益薄弱,对社会不予负责的心理倾向愈加明显。有些大学生道德情感更加冷漠、对社会事实不能正确看待,说假话、发表不当言论、欺诈等行为频频出现,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根本不抱有负责的心理意识。他们这种心理倾向用于现实生活中,将会使他们心理更加不健康。任何人如果不能掌控自身的意志,就将无约束力,做事无所顾忌,出现不应有的后果。大学生一味沉迷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会使大学生思想更加僵化、意识更加弱化。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很多信息,有些信息对其有用,如就业、考研等;有些信息根本不需要,如欺诈信息、色情信息等。由于大学生网络辨别信息能力不足,往往被不良的网络信息缠绕,并默默认可,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影响极大。同时,大学生过度的在网上耗费时间,会使他们成为毫无根基的“专业人才”,他们将很难在社会立足。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游戏人物和情节很多与现实不符,他们受其影响,其行为意志很难与社会相适应,致使他们内心空虚、意志薄弱。简而言之,由于虚拟网络社会的影响使大学生道德低下和意志薄弱愈加突出,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高校层面:高校更新教学理念,全方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实教育内容,方能起到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高校要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认识。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资讯站,了解学生心理,及时针对的做出预防措施。高校在校园网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板块或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网,传播心理知识,有针对的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实现师生互动,在互动中要平等、保密,使学生信服,尽而能真正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渗入网络心理健康意识,使大学生树立网络法治观,认识到法律也在规制网络,以摒弃他们不良网络行为。在虚拟网络社会,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在网络中虽然无拘无束,但要有道德意识,认识到我国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制正在健全,同时学校要加强网络方面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制观。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减少网络负影响,使他们对虚拟世界有正确认识。高校要采取措施,鼓励心理健康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扩充网络知识,能熟练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高校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大学生网络心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认识到有益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教育系统:全面多渠道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队伍具有较高信息素质和丰富的网络文化,才能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健康心理。在网络时代,教育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网络文化和较强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且能够广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他们达到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丰富校园网络内容,体现文化特色。同时在建设校园网时,要加大网络信息监管,使有益网络文化在校园网络中广泛传播,深深吸引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受到教育。加大网络技术知识传播力度,切实运用网络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对网络有正确认识,转变依靠网络心理,摒弃网络痴迷现象,从而提升他们网络意识,正确处理网上网下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和消除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要形式多样,不能仅仅局限某一方面。休闲娱乐是大学生上网的重要目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休闲娱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将更具引力,更受到学生欢迎。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各校要采取措施把网络上的宣传教育体现于校园生活之中,让大学生置身其中,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3.自我角度:鼓励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力度,增强自律意识

当前,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主客体地位更加平等,单单依靠教师教学,将很难达到教育目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是大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引导者,真正达到教育目的需要大学生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发自内心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由唯物辩证法可知,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我心理意识。大学生自我教育要深入贯彻主体性发挥原则,给学生更大的自我管理权和自我选择权,通过他们的自我教育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其具有良好心态。同时也要贯彻激励性原则,高校要采取一些措施激励大学生自我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能力得以提升,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同时,引导大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自觉形成知法、尊法、守法的法律意识,还要促使其自身道德意识提升,成为网德高尚的网络参与者。此外,还可以通过贴吧、BBS论坛进行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使大学生深层次了解虚拟的网络社会,提升自律意识,以健康平静的心态进入现实社会,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1]李奎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7:83-84.

[2]王晨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98-100.

[3]唐宏.大学生心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4]颜卫东.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Prob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i Kuig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computer network, network is a part of people's lives, especially college students are dif fi cult to leave the network.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 fl 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and the challenges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expect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healthy psychology.

Network;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2016-05-24)

李奎刚(1978-),男,副教授。

2015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的君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NO.TJZX15-009)。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利用网络心理健康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健康心理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