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与会通
——浅论《医古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7-03-22 09:10章红梅
关键词:青蒿古文课程

章红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跨越与会通
——浅论《医古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章红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医古文》是一门医文结合的课程,是中医院校基础课中的必修课,但因各种因素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困境。针对目前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医古文教师应当跨越学科,推陈出新,医文相融,学会贯通,争取从教学内容、方法、理念和手段等方面有所突破,从而保障该门课程在中医药课程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及其重要地位。

医古文;教学;跨越;会通

《医古文》作为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同于一般的古汉语课程,是医与文的交叉学科,是中医学的基础。从1956年创建四大中医学院时设立为古文课,到1981年确立为医古文课,直至现在已有60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有不少学者充分认识到《医古文》在中医学中的特殊意义,如任应秋先生多次强调《医古文》“是中医的基础,是无可非议的,决不是可有可无”,[1]“是中医学院基础课中的必修课”;[2]钱超尘先生认为《医古文》的修养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工作者,应该具备阅读古籍的能力,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3]赖文教授指出医古文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中医药古文献的方法和相关知识的中医基础课,同时也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向学生展示中医优良传统、文化底蕴、思维方法和古文献学术价值的生动窗口”。[4]尽管有前辈学者的引领、指导和呼吁,但《医古文》这门课程却依然难以摆脱其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回顾几十年《医古文》的发展历程,其间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又遭遇提升的瓶颈,比如学科建设没有新的突破、师资队伍培养平台匮乏、课程学时不断削减、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下滑、后续学习中断等等。对此,作为《医古文》教学工作者对这门课程不要妄自菲薄,应当努力地推陈出新,医文相融,学会贯通。出新、创新即跨越,即突破。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医古文》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浅陋之见,以供交流之用。

一、注重言外之意、文外之旨的挖掘

课堂的优势往往在于课程设计的精巧,而编排得科学、新颖、丰富而有趣是其要义。教学的思路应是多样化的,无定型的。《医古文》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过度拘泥于字、词、句的讲解,忽略言外之意、文外之旨的挖掘,形成教师“满堂灌”、学生兴趣低而不参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尴尬局面。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意在强调文章写作言辞与义理不可偏废,要两者并重。韩愈在《进学解》中将自己的读书法总结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注重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思想的沟通,针对不同文体的篇章典籍,努力做到“提要”、“钩玄”。这些原则和方法,同样适宜于《医古文》的教学,即在字词训释纤悉无遗、文句串讲淋漓尽致的基础上,更需要进一步挖掘字下蕴含的意义,揭示文外之旨及全文要点。下举一例以示之:

《华佗传》:“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这则医案中字、词、句表层义的理解,对学生而言,是毫无困难的。但“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两句,学生却难以理解,往往又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如果老师在讲解中不作进一步分析和挖掘的话,教学效果和目的是会大打折扣的。事实上,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基、中诊知识对这一医案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蕴藏的含义。细审上文,“四支烦”是四肢失濡养所致,“口中干”是因津液不布,“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为肾气虚衰、上不充耳下不气化之象。以上诸症,显示中焦脾、下焦肾的津液生化输布功能失常。肺为水上之源,外主皮毛汗液,内主通调三焦水道。华佗“试作热食”取汗,目的是依据汗与不汗,判定肺气之存亡。热食后不出汗,说明肺气已绝,这就是“藏气已绝于内”的含义。至于“当啼泣而绝”,赖文先生认为是“肺气绝”的形象表述,是古医籍常见的修辞手法。[5]但翻检中医古籍,唐代孙思邈持不同见解,即:“按肢烦口干,不欲闻声,热症也。医者遇此症,决不敢热食,多主用凉剂。然一用凉剂,便起搐搦,却无啼泣之状;缘先生(华佗)进热食,故有啼泣状耳”,[6]此说为是。通过层层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同时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兴趣度也随之得以增加,为后续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医古文》课程的内容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在不违背大纲的前提下,教学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要允许教师根据讲授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而不能绑得过死,或拘泥其中。语言教学如果没有启迪智力、引发思考的内容,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而《医古文》的讲授除规定部分之外,还应有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以帮助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术涵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言—医学—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原则,即以语言为载体,医学为基础,文化作条件,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此以《丹溪翁传》部分内容为例:

《丹溪翁传》载朱丹溪对理学特别感兴趣,并以之为专门,但面对老师许文懿给他“游艺于医”的建议时,便感慨地说:“‘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此段文字单从字、词、句角度而言,对学生来说是毫无障碍的,即谓读书人如果精通一种技艺,便可将仁者爱人之心施及于人,虽在当时不做官,也如同做官一样。如果继续深入,问学生两个问题:一是朱丹溪为什么认为掌握了医学技能就如同做官一样?二是朱丹溪为何如此坚定地“弃仕从医”?少数学生会努力思考,却不知如何表达,大多数学生则会一脸茫然地望着老师。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按照孔子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此时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要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就需对儒家“仁”、“孝”思想与中医的关系有所了解。

一方面儒家仁孝思想在其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中医文化对其赋予了新的涵义。以父母有疾为例,传统儒家学者认为,子女如能尝膳视药、昼夜陪侍便是孝子。但中医之士对此却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如隋代许智藏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隋书·艺术传·许智藏传》);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序》中指出:“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方序》中慨叹道:“呜呼!齐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推究其中的缘由,古人认为掌握医术当为儒者之一事,不当两途之,因为在“仁”、“孝”思想的践行和推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东汉张仲景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伤寒论序》指出:精通医药不仅可以“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还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反之则“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一旦遭受重大疾病的侵袭,就“蒙蒙昧昧,惷若游魂”,当亲人因病去逝时,也只能是“徒为啼泣”。何为“游魂”?晋代皇甫谧界定为:“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宋代林亿在《新校注针灸甲乙经序》中明确指出:“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元代倪维德《原机启微序》进一步解释道:“父母至亲者有疾而委之他人,俾他人之无亲者反操父母之死生。一有误谬,则终身不复。平日以仁推于人者,独不能以仁推于父母乎?故于仁缺。”

另一方面历代文人学者也积极地对医学加以推崇,从儒学思想的角度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文化,认为为医和为相(或为儒)在道理上具有相通之处。早在汉代,贾谊就曾言:“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7]唐代文豪韩愈则直接将“医师之良”类比作“宰相之方”;[8]北宋著名思想家范仲淹先生也尝慷慨地向其友人陈辞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不然,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活人也”;[9]元代戴良认为:“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直至清代,袁枚在《与薛寿鱼书》中仍然开宗明义地指出:“圣学莫如仁,先生(薛雪)能以其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这些论述的共同点在于强调“医儒相通”,一以仁德教化民众,一以仁术救助病苦,即在济世行仁、救人利物的思想观念方面,二者是相同的。

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的铺垫下,丹溪翁也发出“吾穷而在下,泽不能及远,随分可自致者,其惟医乎”,以及“圣贤一言,终身行之不尽,奚以多为”之论,认为行医也是践履圣贤躬行仁道之言,可作为自己一生行为的指归。所以在听取老师许文懿的建议之后,他便有“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之叹,毅然断绝了仕宦之路,而投身于杏林之中,并成为一代名医。事实上,正是儒家“仁”、“孝”思想观念的推动,在宋金元明清各个朝代,儒者转而专攻医或兼通医术的大有人在,如宋代的沈括和苏轼、金元时期的李杲、明代的王肯堂、清代的吴瑭等等,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讲解,学生不仅理解了丹溪翁此番言行的缘由,顺便将《医古文》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温故而知新”,同时也对中国古代的医儒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当然,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典籍,想想医儒之间还存在哪些联系,彼此之间还会产生哪些影响,借此把课堂延伸下去。

三、强化学习,推陈出新

《医古文》课程尽管有前辈学者的大力扶持,也有当今同仁的不懈努力,但依然会随时代而面临优胜劣汰的抉择。要想使这门课程存活下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医古文教师应当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比较分析,不断地强化学习,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向,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拓宽新视野,吸取新成果,利用新媒介,运用新理念,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中国古代传统语言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争取以质取胜。从质的角度看,教学应推陈出新。创新之路虽然众多,但所选方式应与《医古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相适宜。下面举例示之:

《大医精诚》第一自然段:“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此句言辞虽然简约,意义却十分重大。首先告诉我们医者掌握精湛医学技能的途径,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对此,可组织学生结合已学文选或他们所了解的医家学医经历进行举例说明,以此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最容易举出张仲景学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朱丹溪学习儒家经典、《黄帝内经》、《难经》、《局方》以及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书,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则着数言”。在此基础上,还可告诉学生,古今医家学医都是遵循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在介绍他治中医学的门径和方法时,除了广泛阅读医学典籍之外,还大量阅读经史文献,诚如他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治中医学的门径和方法》中说:“我17岁开始学习中医学。在未学医之前,从 4 岁开始便以通读十三经为主,如《尔雅》那样难读的书,都曾熟读背诵。同时还读一些有关诗文典故的书……我的古汉语知识,便从此打下了基础,也是我后来学习中医学较雄厚的资本。”

其次,需要提醒学生阅读典籍时不能靳靳守古,学会独立思考,勤于实践,努力做到常读常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韩愈也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劝学解》)。对此,可结合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屠呦呦教授凭借她所研发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件来讲授。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中有“(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的记载。中国现有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寒,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蚤,留热在骨节间,明目”,将其列为下品。宋·苏颂《本草图经》载“葛氏治金刃初伤,取生青蒿,捣,傅上,以帛裹创,血止即愈”,此与《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以青蒿作为外用药物相近。除了作为外用药治疗疮伤之外,青蒿亦可作为内服药,用于清热解暑,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如《图经本草》载“青蒿,治骨蒸潮热,古方多单用之”。以青蒿治疟疾,则开始于东晋的葛洪,《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尺服之”。然而,正是葛洪的这一具体记录,给了屠呦呦教授灵感和启发,使她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因为高温环境下,青蒿的大部分有效成分就已被破坏掉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中医学者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成为最有效的抗疟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病人的生命,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讲解和分享,学生不仅能更好地体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重要性,切忌“道听途说”,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建立起知识、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学术意识。

事实上,《医古文》的教学手段、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平台,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保障学习的持续性。目前阶段,我们可以利用建立班级课程微信或QQ群、E-mail、电话、网络课程等,让学生遇到困难、疑惑时有处可询,产生新想法时有人可论。针对传统工具书时效性、检索途径及检索速度等方面欠缺的问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在线网络工具书,如《说文解字》:http://www.shuowen.org/;汉典网:http://zisea.com;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http://gongjushu.cnki.net/refbook/default.aspx;中医药工具集:http://tool.zyy123.com/等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医古文》课程要想摆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中医药课程体系中独具特色,占居不可替代的地位,就必须思变,努力做到跨越与会通。

[1]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23.

[2]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4.[3]钱超尘,王宁,许嘉璐等编.古代汉语[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1.

[4]赖文.医古文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2):34-36.

[5]赖文.医古文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J].北京: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2):35.

[6]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医秘传[M].上海:上海大陆图书公司排印本校点,1922.

[7]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0册,1982:3215.

[8]卞孝萱.张德华编选.韩愈集·进学解[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314.

[9]沈作喆.《寓简》卷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134.

The Crossing and Interconnect——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Curriculum

Zhang Hongmei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1137, China)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is a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literary courses, which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the basic course in TCM colleges, but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facing dif fi cult to get rid of the dilemm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our own teaching practice, suggest that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teachers should across the disciplines, renew th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 integrate medicine with culture, learn interconnect each other, strive for a breakthrough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methods, concepts and means, etc,in order to protect the uniqu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s in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 system.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Teaching; Crossing; Interconnect

2016-09-20)

章红梅(1980-),女,副教授,博士。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利用医古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NO.JGYB201134)。

猜你喜欢
青蒿古文课程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白米青蒿社饭香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