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 申 英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之我见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 申 英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由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由于农村小学的生源结构的限制,要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就要将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作者根据日常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
农村小学学困生大批存在,在培优的同时,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困生的整体素质,成为农村小学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在这方面的经验,当然,对学困生的改造和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远不止这些,但在日常教学中这些方法对尽快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所帮助的。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然而在学校学习中,大部分后进生是在被动中学习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活动关注不够,是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到的数学知识从哪儿来,有什么用。事实上,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出来的,课堂上不能单纯地给学生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际问题给学生讲授,这样更能够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的一个故事﹑一段谈话﹑一串问题,都能激发这些学困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欲望和良好的情绪。如我在教学“找规律”时,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用“记忆游戏”导入,让班级里的男女生比赛,让女生记第一组号码,男生记第二组号码,出示第一组:13997979797,第二组:13564278369。提问:为什么女生记得快?出示第一组:139001200012,第二组:13564278369。为什么这两组都同样记住?它们的规律一样吗?因为孩子生活中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游戏,所以这些学困生的兴趣很快被激发了。
学困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长期机械记忆或者依赖老师,通常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有想法的学困生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再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这些学困生发现事物的本质,同时训练这些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和现象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如果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应尽最大可能给这些学困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维活动,使这些学困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掌握,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比较小数大小”时,有意识地变化了例题中的问题,例题原来是:“我买1本练习簿用了0.48元;我买1副三角尺用了0.6元。问题: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我在情境中增添了一些数学信息,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呈现问题:“货架上摆放着四样文具,练习簿0.48元,三角尺0.65元,橡皮0.3元,直尺1.25元。小明带了0.5元,他能买到其中的哪一样文具?”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力图使现有的情境较原先呈现出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收集﹑组织﹑比较等数学思考中来,另一方面通过0.3元与0.5元之间的比较﹑交流,帮助学生唤醒三年级所学的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巧妙地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予以激活,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认知上的铺垫,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
俗话说:好的习惯受用一生。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运用知识的熟练度和灵活度。良好的习惯的积累,也是先进生和学困生最主要的差别,只有养成习惯才能增强能力。在学校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始终是被动的,他们中有些甚至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前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具和书本,上课时也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习惯没有养成。怎样才能更好地督促其养成正确的习惯呢?比如我所教学的班级是五年级的学生,学困生不在少数,这些学困生一般动手能力相对较弱,通过一般的口头教育想让他们改变已有的不良习惯已变得十分困难。五年级数学上册有很大篇幅都是讲计算,对学生笔算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为此,我在教学和练习“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的讲解中,认认真真地示范给这些学困生看,同时严格要求他们及时按示范的要求操作,矫正其不良的习惯。当然,平时教学中需要严格要求的习惯还包括阅读,书写,回答等等。
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可见,在数学学习中,对知识过程的理解最为关键。而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点相对单一,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很快地学会了老师新讲的知识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记忆就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最后什么都没学会,既不会做题,也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数学能力。
为此,课堂上我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困生理解和吸收课堂知识,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数学素养。比如,我在讲完“认识小数”这个单元后,由于这个单元知识点多且细,我在单元复习后会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让学生回忆推导知识以及知识产生的过程,谈谈“认识小数”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归纳能力,同时培养其文学修养。
再比如教学“比较小数大小”时,通法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比较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应充分考虑抽象方法后面的直观模型,通过数形转化,将抽象的小数转换成具体﹑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当然,直观的模型只是脚手架,是学生把握抽象方法的桥梁,在学生获得直观模型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原先的直观模型中摆脱出来,鼓励他们在抽象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最终实现了从直观向抽象的必要过渡。
总之,对学困生的教育是一项迫切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理解学困生,了解学困生。在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利用多种手段,把自己更多的知识﹑爱心传递给他们,才能使学困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book=97,ebook=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