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兴佑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探究环境,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结合教材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拓展点,并相机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合作研讨,根据学情适时加强分类指导,突出个别指导。研究性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是学生的潜能获得最大限度开发,教学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语文研究性学习 学习途径 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逐步成熟并广泛运用,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研讨等学习方式已成为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学习的主旋律。探索运用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能增加教与学信息的双向交流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这种教学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灵活性、多面性等特点,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既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又是教学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创设研究环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宽松、民主的探究环境,是学生乐学、独抒己见,敢于“标新立异”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课堂中信任、尊重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神态,激发学生的研讨欲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使他们在学习中自发地敢想、敢说、敢做,在充满智力开发的研讨氛围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维的启迪。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感受、领悟学习内容,而不是老师灌输或“包办代替”。当学生的思考研讨处于浅层次、不完整或错误时,应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对有关问题,激发学生不要盲从已有答案,不要迷信权威见解,要“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适时加以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研究热情,产生一些奇思妙想,使探究结果“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二、立足教材研讨,拓宽研究途径
语文教材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可供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很多,但主要不是要老师讲解传授,而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感悟、探索和个性体验,让知识真正内化进而形成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真正变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阵地。
1.激发自主意识,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篇文章,一个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内容庞杂,如果仅限于一般基础知识的理解、积累,就难以形成“质”的飞跃。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极简略的梗概(《阅读与写作》),而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考,对文章精彩之处、巧妙构思、丰富内涵、含蓄传神语言只是浅尝的话,而没有抓住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思考,只能是华而不实,劳而无获的”。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很多,但却不是有用的价值”。教育家、文学家的论述大同小异,其本质都是指思考问题时,质疑设问要精要、有价值,解疑阐释要有创造性。所以,自学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探究那些深层次的、有价值的、使自己提高的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在自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学研讨活动,逐步强化自学探究能力。
2.深刻感悟体验,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中,阅读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独具匠心,诸如人性积淀、人品精华、人伦亲疏、人情意蕴、人世沧桑,人生阅历……都为研讨提供了素材。因此,在课堂研讨中紧紧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巧妙抓住切入点,激起“可燃点”。在课堂研讨争论变得热烈时,相机引导深入,让课堂研讨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如在学习《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我给了这样一个研讨专题:归有光的成长足迹及内心世界是怎样表现的?研究专题明确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或自主思考,或与同桌,或与小组展开讨论并交流,真是让人兴奋不已。有的理解了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失去亲人的一种难言的哀痛,我们仿佛看到了笼罩在他心头的一种泪影。另外一个学生回答了少年归有光科举不顺、失去母爱,内心悲痛,家庭压力大,通过描述项脊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好静、安详、勤奋和深思的性格。许多学生都认识到了成年归有家道日衰、亲人离去的无限伤痛,体会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及对项脊轩的眷恋之情。这样老师并没有讲解,学生经过自己研讨,不仅有了良好的内心体验与人文熏陶,而且对疏朗、平淡、自然、朴实的散文风格有了深层的理解。从这点,我认识到,语文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中学各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中(文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的是教育的艺术。”因此,课堂教学中,就是要精心选取那些“打动人的心灵”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讨,诱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研讨领悟文章的人文内涵,如《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等课文;品析深奥的人生哲理,如《勾践灭吴》、《人生的境界》、《莊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课文;鉴赏文章的精彩之处、辨析文章含蓄的语言,如《冬天之美》、《我的空中楼阁》等途径深入研讨,使学生能够学到更丰富的知识,从课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开展合作研讨,加强分类指导
在学习中,要适时完成由老师质疑向学生质疑,确定研讨问题过渡,由研究的浅层次向深层次过渡。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正启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经过研讨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拓展。在阅读中质疑、研究,表明读者正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按“问题发现——自主探究——合力攻关——总结交流——点拨提升”的具体操作流程对课文有关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提升。如教学《石钟山记》时,指导学生搜集考古材料,对专家分析等进行研究,得出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学生既对苏轼有疑必察、注重实践的精神充分肯定,又指出了他的考察结论的局限性。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跳起来也可能摘不到果子”,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合作研讨。研究性学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就决定了教师指导的全面性、个别性。教师不但要满足各研讨小组的需要,还要照顾到个别需要,对学生多样化的研究进行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使研讨向纵深发展。
四、拓宽课外渠道,延伸探究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研究不能拘泥于课堂,应有机结合教材,让学生走出课本,在更广阔的知识蓝天上飞翔。为此,要结合教材,巧妙地找到拓展点,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使课内课外相得益彰。一是由课本向课外延伸。先读透课本确定的内容,然后阅读与此相关的课外资料,并进行研究。如教学《胡同文化》时,学生了解了老北京忍耐、自私、易满足的个性特点,研究今天的北京有哪些变化?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及为人处世有哪些变化?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研究的浓厚兴趣。二是由课本向社会延伸,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内容作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独抒己见,进一步丰富充实学习内容。三是研悟结合,总结交流。根据研讨程度不断指出问题,不断提出要求,使研讨交流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如学习《登泰山记》时,让学生研究“走进泰山”的专题,精心设计、浅文深教,结果学生了解了泰山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对泰山的人文精神有了全面的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方法很多,不止以上几个方面。随着阅读指导和教学实践的不断丰富,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研究氛围,灵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研讨,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得到培养。只要按理解、评析、鉴赏三个层次,内容上由浅入深,外延上由内向外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就能促使学生的潜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挖掘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5).
[2]程海东.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1(9).
[3]吴新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探索,2002(3).
[4]胡丽娟.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引导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5).
[5]仇忠海.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褚治明,褚碧波.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以教材为依托.现代语文,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