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兰
(江苏省高邮市汤庄镇沙堰小学,江苏高邮 225646)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真理的基石,实践促进创新的脚步。将小学教学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促使学生面对生活问题,主动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和办法。实践将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简单直观。通过结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以数学为工具,发现、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教材中的知识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总结概括,所以数学的知识往往表现的不是某个事物的特性,而是一类相同或相似事物的共同性质。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联系生活,拓展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例如,在二年级讲授《时、分、秒》这一课时,我为了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同学们,我们每周都要来学校,那么大家知道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有多少吗?同学们课下自己研究讨论或者向父母寻求帮助,下节课选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讲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讲授书本中已经经过前人总结和论证过的知识,却不注重将书本中的数学概念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小学生的意识和心智尚未成熟,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过于抽象和总结性的概念,经常会让学生们觉得数学太过复杂抽象,不贴近实际生活,难以理解,更做不到将知识消化运用。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将书本中的知识联系到生活实践中来,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现实,拓展资源,发现问题,才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难度,重新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不是高于现实的抽象概念,而是围绕在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为了贴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数学的内容设置并不复杂,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再进行解决。
创造来源于指尖的灵动。如果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吸收,那么学习的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的。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但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处在最好的阶段,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深化内涵,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例如,在四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学习中,学生们局限于以前“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和理解,很难将思维从平面转化到立体几何中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面、角、边”的性质很难理解,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在上这一课时,我总会带着教具模型来进行授课,让每个同学在听我讲解的同时,可以观察到真实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直观地感受这些知识点。当课程进行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同样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我在讲解前,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40cm×30cm的硬板纸,并布置一个任务:先在硬板纸的四个角剪去5cm×5cm的正方形,再尝试将硬板纸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长方体,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并试着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面积。这样,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尝试,就可以将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深化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数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科目,让学生难以理解,甚至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丧失了兴趣和学习的信心。教师通过结合动手实践,调动学生的四肢和多种感官,让数学从纸上摸不到、看不懂的概念,变成手中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升华应用意识[2]。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需要实践,更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如果数学课堂形成长期的“讲解与吸收”的模式,会让学生的性格趋于内向,习惯了自己听讲,自己学习,而丧失向别人提问和讨论的能力,这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中,除了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外,还需要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为老师是课堂中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往往知道实践需要得到的结果和目的,但学生们是彼此一起在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探索进步的同行人,共同探究实践活动的真理。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时,可以注意小组人员的分配,比如小组间的男女比例,男生更适合抽象思考,女生则更擅长形象思考;或者学生性格的搭配,将性格活泼和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让活泼的同学带动性格内向的同学发言,确保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中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开发探索式的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我将学生三人分成一组,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圆形”,进行直径和周长的测量,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和交流,小组间配合融洽,也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得到了透彻的理解。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学生之间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小组内部分同学的短处,既能帮助学生培养相互配合的合作习惯,也可以将数学应用意识转化到团队合作中来。
考试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数学的学习也永远没有终点,组织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使数学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学会通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
例如,在一年级学习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这一课程后,为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我选取了一课时,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半学生分给他们每人一些硬币,让他们扮演“买家”;而让另一半的学生扮演“卖家”,挑选一些自己的物品标出其准备售出的价格,另外单独准备一张纸记录每个物品的成本价,所选出的物品价格要分布均匀并且合理。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买卖市场”,30分钟后,让每位“买家”说出自己的手里还剩多少资金,买了多少钱的货物,让每一位“卖家”说一下自己卖出了多少钱的货物,手中有多少毛利(毛利即所有商品的售价之和)。之后,再将“买家”和“卖家”随机一一分配,共同计算该位“卖家”在这场交易中赚了多少利润。
数学学习的意义还是要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转化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动手实验,解决问题;多元合作,共同进步;有效转化,回归生活。通过以上四步促进课本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升华数学应用素养。
[1] 吴越.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7):14.
[2] 温军霞.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学周刊A版,2014,(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