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任务 构建实效课堂

2017-02-15 23:05薛颖君
名师在线 2017年24期
关键词:倍数长方体探究

薛颖君

(江苏省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江苏徐州 221003)

引 言

数学课堂中,任务的引入,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些任务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一、巧设任务,激活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不应直接将全部知识内容直接讲授给学生,要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教学任务,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并没有直接将知识内容讲解给学生,而是以任务的形式抛给学生:同学们,你们自己探究一下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在接收到这一任务后,很主动地进入到探究中。这时,有一小组的学生想到自己制作一些不同长度的小木条,然后从中任意拿出三根小木条试着将其拼凑成一个三角形。在拼凑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大部分的小木条都能够拼凑成一个三角形,但也有一部分小木条拼凑在一起并不能够组建成三角形。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开始测量自己组建的图形的三边长度,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开始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

任务的巧妙设置,成功地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很好地驱动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直接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融入课堂,有效参与其中。

二、引入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中,对学生任务的有效布置,能够很好地驱动其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更进一步地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时,教师在课堂伊始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同学们,这儿有一些一元的硬币,你们能够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都很主动地进入到小组探究中。这时,有一学生向大家阐述自己的见解:我认为需要化曲为直,可以先利用一根细线绕一枚硬币一周,并将这一细线做好标记,最后再利用直尺测量这一细线的长度。这一小组的学生开始按照这个想法,来测量圆形硬币的周长。学生在得出周长后,又相继地提出了问题: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关系吗?一个圆的周长怎么求呢?随后,学生在自己的问题推动下展开了激烈的探究,开始用直尺测量出这枚硬币的直径,记录好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探究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课堂任务,为学生指点了学习的方向,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明确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参与

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巧妙地利用“问题”这一手段,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学习[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一些课堂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布置任务,驱动学生更有效地参与教学。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3的倍数的知识时,没有将知识讲解给学生,而是选择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抛给学生研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开始了思考、探究。有学生想到类比2的倍数以及5的倍数的规律,便大胆地猜想,个位数字是3、6、9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但这位学生刚提出猜想,便有人给出了一些反例:13、16、19、23、26、29这些数都不是3的倍数,所以这一猜想是错误的。之后,学生便试着写出了一些3的倍数的数字,并从中寻找规律。这时,有学生发现这些数各位数字加在一起得到的数一定能够被3整除。所以学生便大胆地给出猜想:各位数字加在一起得到的和能够被3整除的数,是3的倍数。之后,学生又想办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问题的有效创设,将数学知识以任务的形式抛给了学生,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设置任务,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任务的设置打破了沉寂的数学课堂,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学习任务,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个更重一些呢?这时,有学生说1千克铁重,而有学生却说两者一样重,而且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学生想到来一场争辩赛。学生自由地分成了正方和反方两组,正方的观点是两者一样重,反方观点是1千克铁更重一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反方: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铁比棉花重多了,所以我方认为1千克铁相对较重。

正方:我方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铁与棉花这两个物品,而是在于1千克这一重量。千克是一个重量单位,而两者都是1千克,所以两者是一样重的。

……

学生在辩论交流的过程中,对“千克”这一重量单位有了很好的认识和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教学任务,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变得异常主动。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创建任务,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以自我为中心,直接将知识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一些学习任务,给学生体验学习的机会,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的性质内容时,并没有一味讲解,而是将其以任务的形式启发学生探究。师:同学们,你们自己探究一下长方体都有哪些性质呢?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开始了探究。这时,有一学生通过观察一个长方体模具发现长方体一共有六个面,而且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面完全相同。还有学生发现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中的4条棱都相等。学生就这样主动地根据长方体模型,探究长方体的性质,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对长方体的内容有了一个很好的体验,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了高效率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学知识融于数学任务中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的探索中,促使学生体验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结 语

总之,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让学生更多地自主探究学习。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为学生设置一些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主动参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全面发展。

[1]孙杰.基于数学任务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9):62.

猜你喜欢
倍数长方体探究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倍数魔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