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方言区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7-01-14 05:34石仲铭蓝彩玲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作文能力有效策略

石仲铭+蓝彩玲

【摘 要】本文阐述了农村方言区学生作文难的现状,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并结合农村方言区学生的特点,从词汇积累、思维转换、日记训练、生活实践、互评互改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方言区学生的写作难题,以提高农村方言区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方言区 作文能力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24-03

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此写作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都曾想方设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针对农村方言地区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较为少见,至今仍然是一个困惑着师生们的问题。我校是一个农村方言区的学校,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本地方言区的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有效提高农村方言区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农村方言区学生的作文现状

根据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中的研究归纳,以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标准,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能说不能写型学生。这一类的学生讲方言的时候思维敏捷、能说会道、幽默风趣、词汇丰富多彩、滔滔不绝。但写作文时却思维迟钝,无从下笔,无话可讲,寥寥几字就完事。这样的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内心活跃。但是因为方言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学生的方言思维能力很强大,但是汉语思维能力却极差。他无法实现方言思维和汉语思维的顺利转换,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无法变成笔下的文字。另外也是因为对汉语词汇积累不多,理解不深不透,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方言的意思。

(二)能看不能写型学生。这一类的学生表现为对身边的事看着精彩热闹,但却言而不详,言而无味。写起作文来也是叙述平平,短而无词。这种学生对眼前发生的事只是看热闹,从不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更没有关注细节的意识。事后不管是对事情的叙述还是写成作文,当然也就是简单、乏味无比。

(三)能仿不能写型学生。这一类的学生表现是为作文而作文,从来没有把作文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他抄袭别人的文章,或者只是对范文作简单的改动。如果没有范文就写不出作文。他对作文重视不够,完成作文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平时阅读量少,不明白作文的章法和要领。

(四)看不懂,写不了型学生。此类学生对身边的事看不明白,语文基础极差,连基本字词都不掌握,课文阅读更是困难。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智力障碍者,属于弱智学生。

二、提高农村方言区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

针对农村方言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有效教学。

(一)词汇积累与方言——思维转换与有效作文的策略。《语文课标》明确规定了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能观点清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依照日常生活需求,利用常见的表达模式写作。农村方言地区的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从方言到汉语的思维模式的转换。我们认为学生首先要解决的是表达思维的转换。农村方言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存在方言表达和汉语言表达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方言的表达思维能力是从出生后就开始学习训练的,是很强大的。但是汉语言的表达思维却是在上学后才开始学习的,相比起来汉语言表达能力是弱于方言表达能力的。因此,农村方言地区的作文教学最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方言词汇和汉语词汇的双语思维自由转换表达的氛围情景。逐一引导学生如何把方言壮语词汇转换成汉语词汇。通过反复练习,许多学生能突破原有的壮语思维方式,写出了言之有理、独具特色的好文章。

1.词汇转换的积累

不管是方言还是汉语言,都各有各的优点。但两者的融合表达最基本的就是词汇的准确运用。学生要想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有准确细腻的表达,就必须要积累丰富的词汇。拥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在方言和汉语言这两种表达思维模式间进行准确转换,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所以对于农村方言地区的学生来说,丰富的词汇积累是作文中实现准确表达的一个最基本因素。

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汉语词汇,还应该能把汉语词汇与方言词汇融会贯通。因此要把作文教学贯穿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平时重视对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2.表达方式的思维转换

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学生还要具有表达方式的思维转换能力。因此,教师要优化作文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方言词汇和汉语词汇的双语思维自由转换表达的情景氛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活动能激发起学生热情,积极、主动地把生活和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让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是身边的好朋友,才愿意与教师合作,从而产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其次,实施双语教学(指方言和汉语)是农村方言区学校应当坚持的一个原则。双语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顺利地进行从方言到汉语、从汉语到方言的表达方式的思维转换,作文时自然而然地就能描写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真情实感了。

(二)日记与实践——生活体验与有效作文教学的策略。生活体验是作文的基础,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出好的作文来的。《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观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形成独特的生活体验。有了生活体验,学生的作文才能有真情,说真话。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入生活,激励学生有创意地自由表达,使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联,学生就会觉得作文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享受。

1.日记要循序渐进

写日记是最常用的作文手段。日记又可以称之为“随笔”,篇章短小,体现形式灵活多样,表达方式多,可叙事、抒情,也可议论。它能够不择时择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或读或议,不管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只要是顺手下笔而成的文字都是“随笔”。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有计划地对学生日记进行指导,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比如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特征,可以要求七年级学生“写得出”,八年级学生“写得顺”,九年级学生“写得好”。让学生在课下随意地写,师生在课上有序地读、评、改、展,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长此以往,学生的日常写作完成了“随笔化”“随性化”,但又在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把那些随意而写的文字“化”成像样的文章。

2.作文要注重生活实践,贴近生活现实

生活实践是作文回归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现行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描写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学生与文章的共鸣点也越来越少。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幅增多,多数学生失去了父母在劳作、生活上的引导和教育,很多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经历越来越少,对现实生活的实践体验也会很贫乏。学生要养成对周围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识,重视感受,累积素材。要实现作文回归生活,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把握教材,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的生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获取正确独特的生活体验,积累习作素材,从而让课外生活实践成为写作的源泉之一,让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三)互评互改——合作交流与有效作文的策略。在作文课堂教学中,互评互改的合作学习活动有助于信息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解决。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使得同伴成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中合理地运用“组内合作、组际交流”等组织形式,可以使得个人作文变成了团队作文,有利于学生群体互动、集思广益,有效提高了课堂作文的效率。

1.合作交流的形式

一是互评互改,取长补短。通过实验,确定每个学习小组一般由四至六人组成,其中好、中、学困生互相搭配,分组时以学生自愿、教师调配相结合的原则。这样的搭配组合有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让学生从字、词、句、段、表达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收获,从而渐渐习成作文的基本技能。

二是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作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如字词纠错、表达训练游戏、情境表述创设、生活模拟描述等活动,需要学生人人参与,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完成。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训练的渐进性,可视作文教学要求、内容特点与小组成员的个人情况,分配活动任务,通常是 4 至 6 人组成,要做到组内分工明确,组内组际交流充分。这样的组合确保合作交流能和谐、有序进行,收到良好效果。

对学生而言,每一个阶段的合作交流活动都要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并且很难独立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需要综合语文思维方法;还有一些问题具有开放性,结论上可存在较大争议,这些问题能够激起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欲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他人启示或通过集体智慧解决了作文的问题。

2.合作交流的指导设计

学生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精心指导的设计,合理的指导设计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一是设计要解决的作文问题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生独立解决时比较容易忽略,这是因为学生已经形成一种写作的坏习惯。这种坏习惯的存在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一个作文问题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多数学生不用通过展开讨论就能解决,教师组织合作交流的学习来解决就没有意义了。一个普遍性的作文问题,学生独立解决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才能够发现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求的欲望。

二是设计的作文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仅靠个人独立思考会有局限性,思考不全或者存在争议。开放性的作文问题有多种答案,结果也是多样的。学生感兴趣,学生会自主要交流,而合作学习正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想法,获取同伴的共鸣。在合作交流平台上,学生通过互相争论、碰撞、产生共鸣,最后问题明了,思想统一了,观点得到认可,但答案却不是唯一的。大家在互评的交流过程中对作文加深了认识,获得共同进步。

(四)有效的作文评价策略。课堂作文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潜能、特性、创造性的发展,如何合理开展作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

1.情感投入。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动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作文活动。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重视情感投入,分阶段、分层次地评价学生的作文,不能带有色眼镜去评价学生的作文,更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去评价学生,而是用恰当赞赏、鼓励肯定等热情的语言给学生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2.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评价语言要有艺术,才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简单笼统地评价,“好,写得不错”,这样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有针对性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作文,又提出改进的要求,寓“贬”于“褒”。学生会在委婉、幽默的评价语言中产生一种安全心理,感到被关怀后的温暖,学习兴趣会很高,又乐意改正不足,有针对性的评价,要有内容,还要有依据,让学生既受到表扬又愿意改正不足。

3.重视归因心理。首先,不要一味笼统地赞赏学生,如“你很聪明,作文写得真好”“你在作文方面有天赋”等,久而久之,会导致其他学生在作文不理想时,就认为自己很笨,没有天赋等,而丧失自信。其次,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努力,赞赏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文习惯。如“可见你看过很多好文章”“你观察很仔细,描写很用心”“你很善于想像,文笔很细腻”等,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还没用心作文,从而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坚强意志。

总的来说,农村方言区的作文教学困难重重,需要语文老师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究,为农村方言区的作文教学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卫东.解析历年教学大纲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要求[J].作文教学研究,2013(6)

[2]毛国定.初中作文教学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3(1)

[3]胡茂山.小学习作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探微[J].考试:教研版,2011(1)

[4]魏敬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9)

[5]张伯琴.学生小组合作中教师如何进行激励评价[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2012(8)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作文能力有效策略
浅析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其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中学生学生作文能力的评价体系建构
《外国小说欣赏》的写作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