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模式的尝试

2017-01-11 20:12路明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团结协作体育与健康故事情节

路明

摘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在完成当前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做到“四个结合”:体育运动与团结协作、团队精神的结合;体育运动与培养和改进学生的性格相结合;体育运动与紧急状态下的平稳心态与逃生能力的结合;体育运动与展示故事情节相结合。这“四个结合”特别应在《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上体现出来,使观摩的老师值得回味、值得研究,使上课的学生既提高身体素质,又充实文化知识和基本生存能力,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精品展示课;团结协作;培养性格;故事情节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75-04

一、前言

当今《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是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的。与原课程标准相比,修订后的课标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新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过去那种单一死板的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网络时代,已不适应当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趋势,已被当今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远远甩在了后面,也很难实现这一新的课程目标。因此,在精品展示课上,我们大胆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就像大型活动的开幕式、闭幕式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运动,再整齐的队形、水平再高,也给人一种呆板、乏味的感觉,这就是没有打破传统的束缚。如果在运动的同时展现故事情节、展现文化内涵,这将使这项活动在效果上大幅提升。这种新的思路为什么不能在中学《体育与健康》的精品展示课中展现呢?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中学《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的新模式。

二、精品展示课的几种类型

体育教学的评优课是以展示课题组织、学习效果及老师基本功等多项指标为主的综合性教学评价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发展,要将一节精品的《体育与健康》评优课展示在观众、评委的面前,除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的练习外,还应将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娱乐活动和包含一定文化内涵的内容融入其中,以此来提高课的观赏性。基于这样的标准,《体育与健康》的精品展示课所联系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方面的内容,就应该是已经学过的技术内容,通过这样的展示课,以达到巩固、熟练、提高的目的,从而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学生的表现上,使他们体会到通过身体的技术动作,来表达一种行为、一种思想、一种情节。这样的展示课可以通过四种模式来完成。

第一种:教师引导模式

即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手势、哨声或音乐的指挥下完成。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每一组同学的人数、性别可根据具体项目来定,每一组同学的服装可依据展示的情节而不同,每一组同学的运动形式、运动节奏、运动中的各种变化是由老师的手势、哨声或音乐来控制的。形散而神不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事的运动项目可以是健美操、田径的基本技术练习、篮排球项目、借助器械的跑跳转化练习等等,展示的情节可以是数学图形的变换、语文课本中的小故事、历史事件、自然灾害的逃生、团队的协作等等。这种模式要求老师和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多次的练习,使学生的注意力由在动作上过渡到表演上,进行中可有2~3次暂停,每次1~3分钟的简单描述,依据老师控制的节奏而变化。

第二种:共同参与模式

即老师作为全班成员之一,一起与学生完成整节课的内容。具体动作可以与同学们相同、也可以与同学们不同,老师的着装也是如此。老师在学生中间与同学们同时运动,达到引导指挥、组织、调动全班学生队伍的目的。如有复杂动作要提前练习好,达到熟练的程度,简单动作也可以现场变换,老师起到示范的作用,整个课堂的指挥可通过老师的口令,也可通过辅助人员的哨声、音乐等方式来完成,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和展示的情节与第一种模式大体相同。

第三种:图形变换模式

即在上课前由老师在上课的场地上画好图形,这种图形是一种队形变换图形,学生在图形中要知道自己的运动线路,在线路的每个点上要知道自己的动作内容和整体的运动节奏,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展示效果,学生手中可以拿着不同的、用于展示情节的道具,整个形式与小型团体操类似,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腿部肌肉力量、弹跳和身体协调为主的项目,这种模式的展示需要提前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熟悉场地及动作的内容。

第四种:音乐控制模式

即整节课在音乐节奏的变换下完成,上课即开启音乐,下课即音乐结束,整节课音乐的播放是连续性的,老师可起到指挥引导的作用,音乐内容的选择可依据动作内容、展示情节的内容而定,情节的低潮和高潮通过音乐的变化表达出来。比如展示战争情节,用战场通用的音乐;展示地震火灾逃生的演练,可加入相应的警报声,可通过跳远、跳高、跨栏跑、相互背抬的腿部负重练习,来展示学生在战争中、在逃生中越过障碍物的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达到实际演练逃生的目的。

展示课的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是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发,在练习中展现一些情节,体现出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达到精品展示课的标准。

以上这些模式的评优展示课,虽然提高了观赏性和娱乐性,但同时也给老师和上课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体育老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组织课堂能力、情节编导与展示能力、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还要在平时的体育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在以往体育教学中,只要教会学生动作就可以了,而上精品评优课,还要在此基础上,再熟练,以达到将注意力放在表演上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东方人所欠缺的能力之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上好精品展示课。

三、精品展示课的理论基础

(一)提出《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的理论依据

上文所描述的精品展示课源于日常的体育教学,依托于常规的体育教材和教学目标,同时又高于一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包含体育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同时还将音乐、娱乐、情节等内容融入其中,提高课的观赏性。这种模式的课,由于内容安排复杂,展示的内涵深厚,由一名体育老师单独设计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它需要由体育老师确定练习的项目,音乐老师选配合适的音乐,语文老师设定要展示的情节,场地器材老师做好充分的保障,并组织上课的学生反复练习,熟悉整个课程的思路,才有可能上好一堂精品展示课。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和其他人员的协助支持,这样的精品展示课,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要组织一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活动,因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做出这样的精品课是完全可行的。其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打破传统的固定模式。多年来,在传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下,日常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与健康》评优课的评课模式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师的口令、动作的规范、学生队伍的整齐。课后,从效果方面分析,老师和学生收益不是很多的,只是心理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因为他们认为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上述的《体育与健康》的精品展示课,却打破了这种多年的固定模式,课前准备时的学生队伍可以是多样化的,同学们忙而不乱的运动可以在手势的指挥下,可以在哨声的指挥下,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也可以在场地复杂图形的变化规律下完成。这样一节课的设想,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展示给大家,才能是一节精品的《体育与健康》展示课。第二,我们跳出体育教学的框框,来欣赏展示给大家的作品。一部好的影视剧、一次精彩的团体操表演、一场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人们对它评价好坏的标准不是其整齐划一的形式,而是其展示的内涵。每一次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作品,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否则,将失去它的活力和展现力。中小学课本中,故事情节较多的科目应该是语文、历史、小学的自然常识等等课程,这里面的一个小故事、一个简单的情节、一场简单的模拟战争,在45分钟的《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上,完全可以展示出来。从效果看,既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又进一步熟练了文化课的情节。同样的道理,在火警警笛声的伴随下,同学们利用自己强健的体魄,相互背抬着、搀扶着,来演练逃生的正确方法,更是有必要的,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展示情节给《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带来的魅力。无论是从形式上、运动上、观赏效果上,还是在学生本身收益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精品展示课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娱乐健身运动能改变一个学生的性格,这在实践中已得到证明。这也证实了体育运动在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他是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现自己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勇敢的第一次展示,完全是在外因的作用下完成的,可能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可能是不愿意脱离这个集体的活动,可能是满带笑容的同学的美好表现对他的吸引,等等。无论什么原因,他参与了第一次,也就有第二次,也就有更多次,在多次参与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开始转变其内向的性格、不健康的心理。《体育与健康》的精品展示课就是通过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的完美展示,达到整节课的完美展示。

展示课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在这个集体中,仅仅依靠个人的完美展示是不够的,还需要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帮助他人、肯于服务的精神,这在展示课情节内容的自然灾害逃生、自然灾害后的营救中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几种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展示情节是在基本的身体运动的基础上完成的,无论是用健美操的形式展示自己,还是以田径、球类项目的形式展示自己,都是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团结协作、帮助弱势群体的情节,也是在游戏之中的身体负重协调的运动,也有相当大的运动负荷。从另一层意义上讲,现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家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孤僻、缺乏团队意识,这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潮中,是极不适应的,因此,更显示出提高这种综合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全面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这种模式下的精品展示课,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也相应地提升了体育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容小觑。首先,一节完美的精品课,应该是以体育教师的思路为主线,在其它科目老师的协调辅助下完成的,突出了体育教师在这项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其次,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了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往体育教学只按体育教师自己的计划进行,除因为个别学生与班主任交流外,基本上很少与其他学科教师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得不到完美全面的教育。这种新模式的实施,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因此,《体育与健康》精品展示课的推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增加了娱乐健身、心理健康、气氛活泼的教育内容,也将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增强了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沟通。从《体育与健康》这五个字上理解,我们的工作重心将由“体育”向“健康”方向转化。

四、结论

1.精品展示课主要体现在新授教材结束后的复习课上,在学生练习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同时,与音乐结合、与情节结合,提升整节课的观赏性,增强学生参与的娱乐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达到体育运动与学生思想与情感教育的结合,从而转变学生内向、孤僻的性格,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

3.与其它学科的老师团结沟通、密切协作,达到双赢。全面了解学生,以便实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教育。

猜你喜欢
团结协作体育与健康故事情节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唤醒倾听的耳朵,打开合作的心扉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浅谈科学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依托“雁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