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有效模式探析

2017-01-11 19:55叶飞飞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微课德育

叶飞飞

摘要:中职德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对促进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实施,“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新型教学模式逐步进入中职学校,并取得一定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三化两性;德育;微课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20-02

创设“三化两性”德育微课符合当代中职学生发展要求,其中“三化”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化课程内容、信息化课程手段和固定化课程时间,“两性”是指:实践性课程活动、科学性课程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德育课堂主体性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德育意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一模式,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德育微课。

一、整合德育课程内容,培养综合技能人才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课程设置,甚至很多中职学校直接用专业课程代替德育课程,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对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也带来不良影响。中职学校必须提高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协调好德育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教学模式,有效整合德育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

案例分析:某校利用“课间操”15分钟的时间,开展“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替代原来广播体操,整合德育课程内容,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过程,其主要内容有《三字经》等。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在原有广播体操时间,存在学生不认真做的情况,对锻炼学生体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将其打造成德育微课,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灵活变动德育内容,使得学生全面认识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微课的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社会需要和传统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借助信息德育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教学设备进入教学课堂,“三化两性”德育微课的开展形式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终端,创设互动式德育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德育意识,真正实现教育目的。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中,教师处于主体性地位,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德育微课时间,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德育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分析:某中职学校德育老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将德育微课的内容制作成动态PPT教案,通过学习后,让学生自主发表言论,为学生树立学习生活榜样,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缺点。

分析以上案例可知,在实际“三化两性”德育微课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道具,借助社会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德育话题,建立开放式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关注德育教学。此外,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形成有特色的德育微课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固定德育课程时间,落实学生德育评价

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从而达到“质变”的目的,因此,中职学校在开设“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综合考虑德育目标、教材内容等方面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确定好德育时间,落实学生德育课堂过程评价。

案例分析:某中职学校在确定“三化两性”德育微课之前,先在全校范围内做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大多希望德育教育时间在10-20min,学校通过借鉴其他学校经验,并结合学生意愿,最终确定微型德育课为每天上午9:30~9:40。

从案例中可以得知,中职学校这种做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时间去学习、探索,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丰富德育实践活动。升华学生道德水平

德育微课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推行“三化两性”的德育微课过程中,可以安排多层次的德育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道德水平。比如,某些中职学校通过开展“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愉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将德育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同时利用德育微课的分享时间,将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总结,从而实现德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运用“三化两性”微课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并不断创新德育微课教学形式,以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时间、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丰富学生课间德育活动,落实德育过程评价,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微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