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

2016-12-28 01:56陈杰刘恭祥陈焜
地理教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陈杰 刘恭祥陈焜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

陈杰 刘恭祥*陈焜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近年的国家教育改革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与“能力为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科的育人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新一轮课改提出,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构建地理核心素养。本文就此探讨了地理课程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方式方法,认为地理课程中的“家国情怀”应以区域地理环境为基础,包括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尺度。在地理教育实践中,教师在横向上要拓宽“家国情怀”的培育渠道,从课堂教学、野外观测和考察、社会实践着手;同时在纵向上要深化“家国情怀”的育人价值,从立足家国、突破国界与展望全球三个层次进行构建。

地理课程;家国情怀;学科育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相互交织,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更加鲜明,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更加多样。西方颠覆活动的渗透和煽动,以及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道德行为等,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再而,我国十多年风雨兼程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1],由此带来了学生“情意、能力、实践不足”等突出的问题。

2014年,教育部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意见》和《纲要》强调,“要加强思想引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明确各学段的育人任务,增强学科育人能力;修订课程标准,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细化育人目标”等。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坚定、系统地推进新课改,让教育活动回归育人的本质,即坚持“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品性道德的养成,矫正过去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2];同时“能力为重”,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而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为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解读

1.“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历史变迁

“情怀”一词,在汉语释义中,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更多地指代“拥有一种高尚的心境”。具体解释有:①心情;②情趣,兴致;③胸怀;④文学情致[3]。而“家国情怀”则是一种对祖国、对家乡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是一种热爱家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报效祖国的宽广胸怀,更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与担当[4]。

“家国情怀”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分封制依靠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织造了一张以周天子为“共主”的巨大关系网,建立起了秩序稳定的社会“金字塔”。同时,又通过宗庙祭祀制度,各“家”共同维护宗族团结和社会的安定。国成了最大的“家”,“家”宁方能国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家国一体”思想也随之成为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支撑、社会文化习俗与价值的取向。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具体表现为:个人层面,“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家庭(族)层面,“助个人成才、助国家治理”是家庭的价值核心;国家层面,“民为邦本、君人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成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指导思想[5]。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封建专制文化的禁锢,中国古代“家国情怀”的内涵难免有落后、消极的成分。但在中国当代社会,含有国家认同、家乡归属、文化传承和社会担当的“家国情怀”仍有着历久弥新的积极意义。它的内涵与精神实质蕴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相契合。

2.地理课程中的“家国情怀”

地理课程所要培养的“家国情怀”,既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有些联系,但又有其特点和侧重。《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当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愈加紧密,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之际,“学生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范围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利用信息传播、思考、实践和社交等技能去探索从本地到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地理课题”[6]。因此,地理课程中“家国情怀”的范围更加宽广、内涵更加丰富而深厚。立足于地理课程所强调的区域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借助尺度的概念,将地理课程中“家国情怀”的整体认知水平划分为以下三个尺度(如图1)。

图1 三个层次地理视野中的“家国情怀”构成

“家国情怀”的构建,应基于对特定区域(尤其是故乡与祖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把握,进而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中。对于区域地理环境的了解,应贯穿整个“家国情怀”培养的始终。微观尺度上,“家国情怀”主要是对于家乡、祖国的认识与相关情感的培养。中观尺度上,“家国情怀”是对于国家之间、大洲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比,并充分把握相互关系,从而体现祖国的特殊性。宏观尺度上,是对于全球性问题的认知。这一内容看似脱离了“家国”的范畴,实际上却是响应了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要求学生在时代背景下把握“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精神实质,这也是“家国情怀”培养的难点之一。

二、“家国情怀”在新时期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我国地理教育发展史,地理课程中对于爱国爱乡品质培养的要求一直未曾中断。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养成其爱国之心”“爱国奋发之心”“爱国心性志气”的培养要求[7];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则注重培养学生“爱护国土之观念”;1992年制定的《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中提出:“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自然环境基本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人口数量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8];现阶段实施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都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设置为培养要求之一。而爱家乡、爱祖国的品质是一名现代公民必备的品质和灵魂,也是塑造“家国情怀”的根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地理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内在塑造、全球视野的拓展对地理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家国情怀”与中华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和实践的传承,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现。“家国情怀”可作为历史与当下的连接体,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相应的素材,给新时期地理课程加入更多的历史沧桑感与时代气息。通过生动讲述乡土故事,将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融合于地理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固我们的“精神家园”。如通过展示《大清帝国分省地图》,明确指出福建省是由包括“台湾府”在内的“九闽”组成的,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护我国疆土的观念。

2.“家国情怀”与地理核心素养

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落实到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就是“要建构和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地理课程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需结合高中地理的课程性质和课改新要求,紧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两大构成——“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进行建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眼光,解释身边发生的地理现象,探究背后的地理规律,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最终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

3.“家国情怀”与地理学科体系

“家国情怀”的培养,既是对祖国、家乡的自然环境的热爱,更是对其人文社会发展的推动。这一内容可以在地理学的两大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中得到落实。同时,地理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了解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环境,形成探究地理事物的技能和能力,而且也要让学生具备人文关怀,领悟到对世界的认知不仅要从科学出发求真,还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如对家、对国的依恋)、美感价值出发求美求善[9],能够热爱家乡,紧密关注国家的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全球视野,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地理课程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家国情怀”培养不是抽象的思想教育,其形式与内容应是具体的、鲜活的、充满魅力的。并且,作为主体的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归依,“家国情怀”的构建过程应出于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互动,而非教师的单向灌输[10]。落实于地理教育实践中,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文提出了“横”、“纵”两大培养维度:横向上,努力拓宽“家国情怀”的培育渠道,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容载体和探究平台。纵向上,则尽可能深化和拓展“家国情怀”的育人价值——不仅要承担个人对乡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还要重视作为“地球公民”对“共同家园”、对全人类的责任。

1.横向拓宽“家国情怀”的培育渠道

(1)渗透于地理课堂教学中

地理课堂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固有的知识外,还应有意识地补充对学生爱国爱家情感养成有益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探究情境,如利用优秀的电视电影资源,播放《记住乡愁》等纪录片的节选片段,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眼光,解释我国所发生的热点和历史现象,探究地理现象背后的人文内涵,感受中华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根”。例如,每逢春运,浩浩荡荡的人口迁徙将会上演。无论天涯海角还是跋山涉水,中国人都执着要“回家过年”。历史上的“下南洋”,许多福建人、广东人抱着祖宗、神祗牌位,成群结队义无反顾地走向未知的汪洋大海,由农业文明走向海洋文明[12]。这些皆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动素材,理应得到重视和发掘。

(2)落实于地理野外观测和考察中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地理课程不但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用脚步丈量祖国广阔的天地,背上行囊实地感受中华壮丽的河山。而且,通过野外亲自观测和考察,还能检验所学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求知欲,为课堂上和书本中抽象、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丰富的例证和解释[13]。现阶段,可行的地理野外观测和考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到野外进行考察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各种地理工具,协作完成对周围地理环境的观测、记录和评价,推断出环境的演变过程,因地制宜地推演出野外求生的方法。另一种则是发动学生充分利用自家出游的机会,对祖国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进行细致的观测、考察,适当摄影、录像、笔头记录或者利用闲暇时间,参观当地博物馆、展览馆等,查阅文献,访谈老人,了解乡土文化的发展脉络,明了个人“文化上的概源和基因”,增强对乡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返校时,鼓励学生进行现场展示,互相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增进爱国爱家之情。

(3)归宿于社会实践中

地理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课程的归宿在于树立和谐的人地观念,在于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让所学的地理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了解和分析家乡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和存在的短板,热心参与到社区发展、家乡的建设中去,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如针对社区的环境治理、城市内河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学生通过地理社会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学者等方式,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症结所在,最终能够提出相应解决的方案和建议。关注身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投身于公益行列中,如加大宣传力度、提交保护方案,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积累和发展情况得到好转[14]。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思考,学以教用,才能真正促进其进行生动的创造,最终培养和强化其社会担当。

2.纵向深化“家国情怀”的育人价值

(1)让全班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孟子,模仿商人做买卖。(2)先让学生想好叫卖的“台词”及动作。(3)老师发号“一、二、三—演”,学生高声叫卖。听哨声响,大家停止。(4)让2~3名自愿单独表演的学生到课室前表演。

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渠道和方式,地理教师都需有目的、循序渐进地逐级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视野,不断提升其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协调共进。根据前文所阐明的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内容与层次,可对应划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立足家国

了解家乡是爱家乡的第一步,也是进行区域认知学习的第一步。乡土地理既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也是学生了解乡情国情的窗口[15]。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关注、观察身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现象、事物,思考二者是如何互相影响、制约和作用,并随时空变化的,找出其中的规律。而众多的“小家”,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这是包括全球华侨华人在内,所有中国人的“故乡”。爱国是爱“家”的高度体现,能够关心祖国发展,了解基本国情,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重大地理问题,欣赏中华迤逦的自然风光,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而骄傲,对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16],为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贡献一份力量。

(2)第二层次:突破国界

在人地关系的认知上,需改变以往地理教育中重视“地”与“人—地关系”而轻视“人”的不足。地理学意义的“人”既是指在自然基础上生产、生活的人,也包括不同人群、利益集团、代表之间的所有关系。而这些既斗争又妥协的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关系正是推动“人”对“地”关系向前发展的内因。如各国之间因国情和利益诉求的不同,在处理“碳减排”时,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中东地区,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不同军事联盟之间,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也会带来激烈的碰撞。因此,要想透析这些地理现象的内在原因,仅局限于“一家、一国”的地方观和民族观是不够的,需用中观的视野来综合分析。

(3)第三层次:展望全球

随着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趋势与环境问题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一方面,气候变化和减排、自然灾害的防御、能源与资源的紧缺与开拓等都成为下一代世界公民必须应对的严重挑战[17]。放眼世界,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个人问题。视地球为最大的家园,关注全人类同胞的命运、前途和未来,真正树立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世界发展等意识[18]。以世界公民的身份,身体力行,积极保护地球。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促使不同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发生碰撞与冲突、交流与融合。在地理教育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养成“根植家国,放眼世界;以我为主,包容互鉴”的格局观。既要立足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树立国家认同和家乡归属感,激发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又要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以开放包容的心胸,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元素。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目标从早先的追求分数转到“育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家国情怀”作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受到了社会和教育界日益广泛地关注,并在新一轮课改中得到了较为充分地体现。本文主要论述了地理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过程,指出“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教育中仍有着积极意义。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努力探索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方式方法,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17] 陈胜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J].地理教学,2015(4):12-14.

[2]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29-35.

[3]“情怀”词义[EB/OL].互动百科.

[4] 易连云,毋改霞.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J].中国德育,2014(13):21-24.

[5] 刘紫春,汪红亮.“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5(7):41-46.

[6][18] 卢小丽.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 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4-7.

[8] 常珊珊,李家清.审视与前瞻:社会发展原理的地理课程目标解读——从课程目标文本的视角[J].地理教学,2014(9):10-14.

[9][13] 陈兴旺.当前中学地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0][11] 刘振生.中学地理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2] 叶小文.略谈“家国情怀”[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5-7.

[14] 施平,陈亚颦.学校地理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整合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23-24):2-3.

[15] 曾昭鹏,曾新.论地理学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J].地理教学,2015(7):19-21.

[16] 郑晓东.高中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思考与实践[J].地理教学,2015(12):22-26.

(责任编校:周晓辉)

*刘恭祥系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