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标卷看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

2016-12-28 01:56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标试题要素

李宗录

(北京市大峪中学, 北京 102300)

从课标卷看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

李宗录

(北京市大峪中学, 北京 102300)

区域综合题是地理试题中的经典题型,试题命制在变化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区域综合题对学生地理思维、地理素养具有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课标卷,从要素分析法、决策分析法、材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体验分析法等角度,对培养学生区域分析能力提出了看法,对高三地理复习中学生解题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启发。

区域综合题;区域分析法

区域作为地理综合题的主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关于空间的学科。赫特纳说:“地理学着重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的空间差异。”在地理学科的这一论断中,很清楚地表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空间”的学科,还表明了地理学重在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差异”,而“描述”和“解释”则是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式方法。“区域”对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可以与“年代”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相比,也使得区域地理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2004年到2016年,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从2007年到2016年,新课程改革的高考试卷运行了9年,由教育部主持命题的新课标卷从2010年开始进入高考,迄今进行了7年时间。在这7年中,课标卷深入贯彻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理念,对地理新课程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综合题的命制,呈现出命题的区域性、材料的主题性、设问的专业性、过程的探究性、答案的开放性等显著特点(见表1)。深入研究这些特点,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具有指导作用。

表1 课标卷区域综合题统计

区域分析能力是指学生针对具体区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具体到高考中就是学生的解题能力。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区域,既有宏观尺度的区域,也有中观尺度的区域,当然更多的是微观尺度的区域。这些不同尺度的区域对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度、广度、批判性、创新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素分析能力

地理环境是由各种地理要素构成的。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其中地形可以分为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气候可以分为光、热、水、气压、风等五个要素,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不同水体,植被主要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等几种类型,土壤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另一类是人文地理要素,主要有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旅游等要素。与自然地理要素相比,人文地理要素更加纷繁复杂。由于角度不同,其构成要素和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于地理要素间联系的考察,历来是高考命题中的重中之重。地理联系中最重要的是因果联系,包括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等多种模型。“自从有了因果联系,才有了地理科学”(R·哈特向)。的确,因果联系的发现,使得地理学科真正跻身于科学之林。地理学科中的因果联系有时候会被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决定论”就是因果联系被夸大的结果;有时候又会被过分弱化,比如过分强调人类作用的“人定胜天”等人地关系思想。

要素分析法就是在正视地理要素联系的基础上,对区域问题进行分析的最基本的地理思维方式,在成因类试题、区位类试题中比较常用。要素分析法的关键是区域要素的甄别和联系的建立。其解题步骤可概括为:审题—关键词—要素联系—选择甄别—书面表达。关键词是进行要素分析的核心,是思维的起点。设问中的每个词都很重要,但关键词一般是学科术语,而且与学科主干知识、试题图文材料密切相关。

例如,2014课标卷II第36题,在第(1)问“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中,关键词是“沼泽”。沼泽是自然地理要素“水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沼泽作为关键词,考生就会把有关沼泽的知识都调取出来,比如沼泽的概念、沼泽的形成、沼泽的作用等。同时又可以结合图像中关于沼泽的信息,如纬度信息、地形信息、河流信息等综合思考,得出结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在第(2)问“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中,关键词是“含沙量”。影响含沙量的因素有地形-流速、气候、植被、土壤等,对于西西伯利亚平原来说,植被状况与土壤状况差别不大,那就只有地形因素了。(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二、决策分析能力

相对于自然要素来说,人文地理要素叠加了人类主观的成分,“可能论”和“或然论”就是对人类活动的重视。差别不大的地理环境,由于人类不同的活动形式,产生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居住在地中海沿岸,可是以色列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发达的灌溉农业。连自然条件有很强依赖性的农业都是这样,工业和交通建设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改变这一切的主因是科学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的持续推进,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了铁路、天然橡胶的种植范围也被扩大到北纬20°。

地理决策体现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而相关关系是大数据背景下,继因果关系之后地理学科必须注意的又一个重要的地理关系。这种关系既可能是“因地制宜”,还可能是“强势改造”,特别是“强势改造”中人类决策的分析,一定涉及到决策的措施、目的、意义和作用。在高考试题中,部分措施类试题、目的类试题、作用类试题、影响类试题就集中体现了地理相关关系。地理决策是理解人文地理要素的重要视角。决策分析的关键在于对决策行为背后的原因的解读。支持决策的是国家、民族和种族、个人、团体的政治、文化、宗教、制度、科技等一系列因素。

地理决策行为的产生有些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如2011课标卷新加坡河口建坝决策、2015课标卷I青藏铁路冻土技术就是基于自然原因。在“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分析中,主要是青藏高原“年温差小”的特点在起作用,这样一个微小的自然因素,对冻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理决策行为的产生有些是人文原因导致的。如2015课标卷II第37题,围绕河套平原的排灌问题来展开讨论。题干给出相关的图文材料,第(3)问“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由于“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这些原因都属于人文原因。在原因的分析之后,才有了第(4)问“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措施与原因分析存在着相互印证的关系: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由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使得原因的寻找与措施的提出有时候显得非常艰难。2014年课标卷I对错那湖铁路的考察,第(3)问“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第(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这些设问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又在主干知识之外,对考生是一种考验。比如“(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的标答,以及“(阻沙措施)在铁路两设立侧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的标准答案都有相当的难度。

人文地理要素中的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环境等都在地理决策的范畴。有些决策已经实施,比如建坝、种植芦笋;有些决策即将开展,比如“乌梁素海”污染的治理;有些决策正在研究中,于是出现了探究类试题。如2013课标卷I对于攀枝花的考察。试题设计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第(2)问“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第(3)问“开展讨论: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这就是决策过程的生动再现。

地理决策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的宝贵教育资源。地理决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三个方面,任何决策的目的都在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有时候需要超越考试本身,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深化地理学科价值、学科思想的教育,这实际上是地理教学的一次很好的契机。作为地理教学,重要的是抓住机遇,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能力

地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导向,使得情景是新的、材料是新的、设问是新的,有些设问运用主干知识和基本思维模式无法解决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中,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材料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建立设问与材料的联系,只有这样才会使得材料的解读保持正确的方向。

图像信息的解读需要关注图像的构成要素,关注图像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而区域地图中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的解读最为重要。例如2012课标卷关于芦笋种植的考察。第(1)问“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该题总体属于要素分析法,要求学生需要对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但是也涉及到信息的解读。图像信息显示南纬14°与“气候干旱”的关系是“位于热带,全年高温,蒸发旺盛”,而且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东南信风带;图像信息关于等高线的解读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山地的西侧,属于背风坡,由此可以得出“(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的结论。根据影响降水的因素,加入洋流因素的考察,可以得出“(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的结论。

文字材料的解读需要逐字逐句建立联系。例如2011课标卷对于新加坡淡水资源的考察。试题提供了文字材料:“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同时提供了图像材料:“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关于“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气候特征的描述,需要对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解读,当然如果学生对新加坡很熟悉,那么这个信息解读的过程就很简单。后面的设问虽然学生可能没有思考过,但文字和图像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设问的关键词是“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从“人口约500万(2009年)”的信息,不难得出“人口密度大,生活用水量大”;从“经济发达”不难得出“经济发达,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从“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可以得出“国土面积狭小,水资源总量有限”;从“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可以得出“地势低平,储水条件差”。这些答案的获得,都是基于对材料的分析。

四、类比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利用相似区域进行知识的迁移。尽管“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区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总能把不同的区域进行归类。区域归类的思想告诉我们,如果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其中某一类学过的区域相似,那么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就会有一些帮助,这也是目前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主导思想。但是我们要摒弃那种试图把所有区域都一网打尽的思想,这样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复习中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区域归类,然后触类旁通。

自然地理中的气候区、地形区、自然带,人文地理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类型就属于对于区域的经典分类。但是在经典的区域类型之外,近年来区域综合试题出现了针对特殊区域的考察。比如对荒漠化及其影响的考察,并没有对西北地区、中亚、西亚或者北非等经典地区进行考察,反而关注河谷、湖畔等微观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含量,使得考生既要运用知识,又要结合具体区域。

2014课标卷I第36题与2013课标卷II如出一辙。第(1)都针对“沙源”设问。所不同的是M地: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而错那湖: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第(2)问设问略有不同,但都与“风力”有关。所不同的是M地: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错那湖: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013课标卷I关于尼罗河鲈鱼、2014课标卷II关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少、2015课标卷I关于大盐湖卤虫,这些都跟渔业生产有关。渔业生产属于农业的范畴,课标卷中除了“建三江”的水稻以外,传统农业几乎很少进入命题的视野,这进一步说明高考地理试题“求异、求新”的特点。高考复习过程是对地理主干知识、地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梳理,不难看出,复习过程与命题过程存在着偏差。但是相似主题的反复出现告诉我们,对于地理问题进行科学归类是有必要的。

五、情景分析能力

有些设问既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无关,也没有体现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及自身的相关关系,试题材料也缺乏必要的支撑,这类试题的解答难度很大。学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需要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判断问题、描述和阐释,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类试题在考察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是可以设身处地、情景体验。2013课标卷I第37题关于尼罗河鲈鱼的考察,第(3)问“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学生怎样才能得出:“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的结论呢?第(4)问“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标答“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对于学生有相当的难度。在既缺乏间接经验,又没有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有必要进行“角色扮演”,设身处地的进入问题情景、深入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是运用生活经验、生产经验。2014课标卷I第37题关于沙特阿拉伯磷酸盐基地的建设,第(2)问“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2015课标卷II第36题关于尼日利亚铁路建设的设问,第(3)问“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学生怎样才能得出“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疾;瘴气”这些答案呢?无疑需要学生具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或者书本上看到的间接生活经验。第(4)问“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如何才能得出“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这些答案呢?恐怕还需要学生涉猎关于工业部门、铁路建设的部分生产知识。

三是了解背景知识、适当迁移。特别是要关注地理热点问题。2015课标卷I第36题,关于大盐湖卤虫的考察。第(3)问“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该设问涉及到学生对于海洋渔产、水产养殖业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了解,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迁移能力,比如我国南海休渔是一个热点问题。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由于海洋捕捞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水产养殖业才开始兴盛起来。水产养殖业有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卤虫是在高盐环境下的生物,显然与海洋渔产关系较大。于是才有了“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的答案。对于“影响”的解答,似乎只有“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一句简单回答可以搪塞。2015课标卷II第37题关于青藏高铁路的。第(3)问“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似乎还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物理学知识。

区域分析能力是区域认知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具备一定的区域分析技能,就能对特定区域进行科学认知。区域分析能力建立在区域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与系统地理知识密切相关。除上述基本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注意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形成,其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关注,是单纯依靠“书本+试题”的模式无法实现的。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联系生产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灵活应用主干知识,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换句话说,教师的宽度和深度决定了学生的宽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课标试题要素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