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中生态式儿童审美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016-12-12 19:14李媛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

李媛

摘要:生态式教育提倡以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看待教育问题和教育实践,结合幼儿的发展状况,幼儿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状态、学习状态、和谐状态,本文中以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为基础,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花儿”为例,开发适合幼儿的生态式审美课程。

关键词:民俗艺术;生态式;审美课程;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002-01

生态式儿童审美课程中的“生态”一词最早出现在生态学,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从生态的概念中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万物处于共生互补的关系中,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和谐观、联系观的作用下,大自然才能保持和谐,万物才得以共生。而生态式教育提倡以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看待教育问题和教育实践,结合幼儿的发展状况,幼儿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状态、学习状态、和谐状态,该教育思想是在生态学的启发下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思想,一直以来,该思想指导着学者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创造。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机融合的综合艺术教育,它注重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多种联系,如艺术与情感、生活、科学、文化之间,感知与创造之间,创造与表现之间,是一种意在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本文中以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为基础,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发适合幼儿的审美课程。

一、宁夏民俗艺术资源

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丰富,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舞蹈等。

在民间工艺美术中分为雕刻(木雕、玉雕、砖雕、石雕、灰泥浮雕等)、剪纸、刺绣、泥塑等。

民间音乐中包括长期流传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等,有的填入了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歌词,有的融进了伊斯兰风格的音调,有的在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多加工,其中也有一些经长期融合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俗性歌种、乐种。如在西北回族地区流传的高腔山歌“花儿”,已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回族民歌。

民间文学中主要包括民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回族民间歌谣、回族民间谚语、回族民间叙事诗等形式。如回族民间歌谣《五更月》、《四季调》、《二月歌》等。

民间舞蹈大致包括两大种类:生活习俗舞蹈和宗教礼仪舞蹈。生活习俗舞蹈主要是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文化习俗中产生的舞蹈艺术样式,并随着人们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与变革。主要包括五大类:“花儿”、“宴席舞”、口弦舞、踏脚舞、“八大光棍”。宗教礼仪舞蹈主要是指将宗教仪式中的动作程式艺术化或根据某种宗教文化元素而创作编排出的舞蹈艺术样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与审美趣味,并与人们的宗教信仰保持一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念舞、汤瓶舞。

宁夏的民俗艺术资源丰富且适合为幼儿开展的资源也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传承宁夏本民族的民俗艺术资源,可在幼儿阶段为幼儿设置生态式审美课程,而宁夏民俗艺术资源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有自身的原本性和原生态性,所以,在充分挖掘适合幼儿的民俗艺术资源的同时可有效地结合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环节即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达、评价与反思为幼儿设置课程,现以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中的“花儿”为例。

二、以“花儿”为例设置生态式儿童审美课程

“花儿”亦称为“散曲”、“野曲”,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山歌。唱花儿被称为“漫花儿”,由于回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偏远的西北地区,交通不便,就此形成了两个山头之间喊话交流的一种特殊的形体动作,“即一手心掌向上靠在耳后,像听声音;另一手掌心向上向侧前方伸直,有把声音送远或打招呼之意,”这种交流方式就叫做“漫花儿”,宁夏舞蹈家把这一动作称为“花儿手”。

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艺术感知与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获得经验上的和情感上的连贯性,激发幼儿创造的激情,可以说是构建艺术殿堂的垫脚石。所以,幼儿在感知与体验“花儿”这一阶段,教师可让幼儿倾听音乐,在反复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幼儿思考可用什么样的线条、什么样的色彩把音乐当中的思想表达出来,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段音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创造与表达阶段,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这种对话关系是生态式审美课程创设的灵魂,它蕴含着一种开放、平等、多元、和谐的态度。此阶段中教师可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配着音乐的节奏跳起来,因此幼儿在体验、创造的过程中可以收到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上的享受,在这种多元化的活动中幼儿的情感、经验、兴趣都会得到拓展。在评价与反思阶段中,教师可以将“花儿”的舞蹈视频播放给幼儿,并为他们介绍“花儿”这首音乐的背景和“花儿”当中恬美纯净的回族女子与英武洒脱的回族男子形象。

生态式审美课程的创设以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其中生态式艺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艺术教育,结合爱和美的人文精神,引导幼儿对自然中、生活中和作品中的美进行欣赏、创作和评价等,促进幼儿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以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为基础,为幼儿设置生态式审美课程时可将艺术当中的不同门类进行有机融合,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幼儿更深入的理解艺术作品,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一般项目“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中生态式儿童审美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XSFYB1619。

2016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宁夏民俗艺术资源在幼儿园艺术领域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Y2016190。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2]边霞.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春:北方妇女出版社,2005.

[3]赵阳.“花儿”即将盛开——论回族舞蹈的历史渊源、民族心理及发展前景[D].山东艺术学院,2012.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
浅谈盘锦芦苇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论初中数学课堂人文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浅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