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研究述评

2016-11-28 03:25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范式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中国武术文化研究述评

Review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Studies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郭玉成

GUO Yucheng

摘要: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关键词:武术;武术传播;研究进展;研究综述;研究范式;武术文化

0引言

2007年,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之后,在邱丕相和虞定海的努力下,提出了武术历史、武术文化、武术传播、武术教育、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为学科研究的6个方向,这可以看作学科研究的起始。2012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编著出版了首部《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1],更新为8个方向,增加了传统武术和国外武术研究2个方向,扩大了研究的视域。其中,“武术传播”和“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是新兴研究领域,而“武术文化”是研究热点。

本文检索了1991—2015年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分析了论文的选题、方法及内容,以期为“武术文化”“武术”“中国体育”的研究提供借鉴,为武术、体育学术研究的纵深发展和形成学术共同体提供依据。

根据论文检索情况,本文归纳总结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分别为:武术文化研究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1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

在武术文化研究领域,从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下审视武术无疑是新成果形成的重要生长点。这类研究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在引入新概念的背景下,拓宽了武术文化的研究范畴,并较易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武术研究成果最多。以“非遗”为大背景的研究形成了诸多观点,如“传统武术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系统”[2]及“文化保守主义曾对武术传承与保护起过积极作用”[3]等。在“非遗”视角下重新思考传统武术的价值与传承,形成了新的思考。还有以“非遗”中的概念如“文化空间”角度进行的研究,如提出“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概念[4],在传统武术的原生地“复活与再生”文化空间[5]等,对传统武术的保护提出有价值的依据。此外,在“非遗”视角下,还有从地域、区域、民族的角度,如对山东武术、峨眉武术、客家武术、回族武术的研究。此类研究是从双视角出发的,既从“非遗”视角下出发,又选择武术的一个领域或维度,更容易产生创新。

在新视野类研究中,从“文化学”切入是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路径,如从文化学角度提出武术文化传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6]。还有从文化学的分支学科如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得出人们的“传统武术情节及健康需求”是传统武术存在与发展的价值。[7]文化学视域下,还有文化自觉、文化冲突、文化安全等概念,许多学者以此为切入点,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文化自觉视域下提出的代表性论点包括武术从“走出传统”到“发现传统”再到“文化自尊”[8],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的传播变迁[9],等等。从文化冲突的角度,研究武术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也具有现实意义。[10]文化安全也是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视域,“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试论当代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11]一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

此外,该方向还形成了多种文化学分支学科或理论的研究成果,如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反思武术的发展问题,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地域武术,从文化政策学角度探讨武术的文化发展,以及从文化焦虑、文化适应、文化认同、文化断裂角度切入等,均是同类研究范式。但不可否认,新概念的引入,丰富了武术基础理论,拓宽了武术研究视野。与文化学及其分支研究类同,还有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等,具有新意与价值。除此以外,“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研究”还出现了美学、符号学、历史人类学等视域下的武术文化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成果。

2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

中国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发展,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闻名于世,由此,武术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关系研究自然成为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研究范式的形成打好了基础。根据本文查阅的学术论文,该范式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与中国历史”,此外,还有与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相关的研究。“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武术属于体育、高于体育”思考的出发点,因此,该范式在武术研究中一直未过时,形成了延续不断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又进一步强化了武术的文化性与传统性。这一范式下的代表性论文主要包括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研究、专题研究以及武术与易学、儒家、道家、美学、兵学等关系的研究。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其研究既是对武术的解读,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有学者从“水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水之“善”对武德有促进、水之“柔”对武术劲力有启示、水之“灵”对武术身法有作用、水之“变”对武术技击有指导。[12]武术与易学研究也有新进展,有学者认为易学对中国武术的“以静制动、柔化刚打、避实击虚、后发制人”的技击特点及“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技法特点有重要启示。[13]武术与道家相互影响,并形成互动的研究范式,如道家主张的“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以柔克刚”对武术的技击观、伦理观和价值观有影响,[14]同时,武术中的“醉拳”“猴拳”“鸭形拳”“剑术”等也融入了道教舞蹈,成为道教舞蹈的组成部分。[15]当然,这种研究范式也可推及到武术与儒家的研究,为武德研究提供了借鉴。以此类推,武术与兵家的研究也可形成新的成果,如有研究提出,武术技击与兵家战术规律一致,即“知彼知己、因敌而变、扬长避短、避实击虚”。[16]以此为范式,可以形成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侠文化、书法艺术、礼仪文化等系列成果。

中国传统的历史与文化密切相关。把武术研究融入不同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也是本研究范式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论文。比如对先秦时期武术文化的宏观研究和区域研究[17-18];清末明初的武术社团研究[19];近现代武术文化的传承流变研究[20]等。以上研究把武术放在历史阶段进行研究,对后续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3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

在众多武术博士学位论文中,上海体育学院“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系列论文无疑是一道风景线。自郭志禹提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构想后,其招收的博士生以地域武术文化为视角,形成并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本研究范式,并使该范式发展演变,形成不同区域、领域的系列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构想,该构想把武术文化放在了特定的文化区域,划分了“武术文化圈”,探讨了“武术文化丛”,构建了一个有持续性的研究领域和范式。[21]从之后形成的系列的成果来看,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成果和若干优秀博士论文的产生,为该范式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如果以“中州武术文化”研究为例,该研究在系统梳理中州河南武术文化的历史、特性及重要拳种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探索了该区域文化的基本模式。[22]之后形成系列中原武术文化研究论文,如中原武术文化研究述评[23]、中原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4]等均与该研究有直接联系。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构想到中州武术文化研究再到中原武术文化研究,既有既定的研究范式,也有以范式为模板的范式转换,这是研究创新,也是学术范式的演变规律。以此类推,秦晋武术文化、吴越武术文化、关东武术文化、燕赵武术文化等均可形成一定的研究范式并形成范式转换,产生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根据学者吴飞的观点,范式意味着学术共同体的存在,而且,有益的学术交流,能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5]学术范式的形成必定推动研究的深度、广度发展。再以地域武术文化为例,可从大地域到小地域,可从小地域到更小的地域,尽管辐射面不同,但可层层深入,形成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研究成果。当然,区域也可转换为领域或分散性区域,如可以选择“村落”这一特殊的区域展开研究,形成特色研究成果[26]。还可把区域固定为某地,如针对澳门武术进行专门研究。[27]也可转换为宗教领域的研究,如少林武术文化、武当武术文化、峨眉武术文化的研究,等等。

4武术传播研究

武术传播研究范式的形成发端于《武术传播引论》[28],这是传播学与武术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这一成果把传播学引入到了武术,同时,带入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式。即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角度提供了武术传播研究的基本模式,并衍生出传播环境、传播策略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传播学典型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也随之引入,成为武术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该研究在武术领域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太极拳传播等以拳种为重点的研究成果,并扩展到少林拳、形意拳等。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引入,把媒体传播引入了武术,并形成了电影、电视、杂志、报纸、网络传播武术的系列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当然,传播学进入武术对传播学本身也产生作用,由单向传播发展为双向传播。如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中出现了以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的电视、电影传播研究,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武术传播研究在武术研究领域不断细化,产生了基本的研究范式,其辐射到健身气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传播学理论引入武术,“武术传播”研究也在随着传播学理论发展而不断发展。较有代表性的引入是国家形象理论,作为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国家形象与中国武术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传播可以上升到国家形象传播的高度。以此为逻辑起点,武术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可产生关联。这是在武术传播基本研究上的发展。以该研究范式形成的典型成果是《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29],该书围绕中国武术、武侠电影、功夫影星等于内容形成了系列子成果。

武术传播研究还有跨学科研究范式,其侧重于传播学研究,但以武术为研究对象。以电视传播为例,有学者对武术电视剧的观点是向国外输出优秀作品,建立稳定的受众群体,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现代情怀的综合文化载体,以提高国家软实力;[30]也有学者认为,武术的电视传播,需要以“文化传播”为魂,采用“文化、技击、艺术”等多元传播形态,运用多种节目形式展现武术的“原貌”与“ 全貌”。[31]电影也是武术传播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学者以武术电影为研究对象,提出武术电影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结合起来,用武术电影讲述中国故事;[32]也有学者探讨武术电影传播的功能,认为武术电影极具视听造型,可拓展电影技艺空间,并能增强电影的民族气韵,彰显电影的民族品格。

5武术文化本体研究

武术文化研究是武术研究的一个方向,该类研究把“武术文化”作为整体或概念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关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大多按照武术与文化的研究范式,而此类研究则把“武术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看待,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武术”本身。根据中国目前武术文化自身研究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从特性、特征、价值、功能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二是对武术本身进行文化分析;三是把民间或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武术文化的特性、特征属于武术研究的基本问题。该研究较为抽象,但由于是基本理论构建,在武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有学者研究认为,武术门派众多与中国传统宗法结构有关,武德规定与中国文化的人格追求有关,武术的艺术特性与中国传统审美有关。[33]普遍的文化特性研究,主要归结为民族性、传统性、教育性等方面。以特性为基础,价值与功能也成为学者探讨的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结论大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功能的移植,简要归纳,包括健身、防身、修身三个方面。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特性、特征、价值、功能在符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特性的规定之外,其自身的文化特色还可深入探讨。还有学者把“传统武术文化”或“民间武术文化”作为研究概念,如研究表明,华北社戏中的武戏、巫戏中的演拳与义和团在直隶、山东的起事有直接联系。[34]此类研究把武术文化放在某一历史时期和事件中,产生了新观点并得到认可。

本类研究中,对武术自身进行文化分析,也会产生新观点。有研究对武术套路进行文化解析,认为武术套路的动作性质、技术指标、文化意蕴、审美情趣、价值追求、民族习性均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直接联系。[35]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对武术基本表现形式“套路”的文化分析。还有学者对武术中的传承制度进行分析,如对武术师徒制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文化现象从历史中走来,在当代社会中仍然会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前进。[36]还有学者把武术文化与儒家文化相比,认为武术是一种“君子”文化。[37]此外,对武术的文化分析,还包括一些从负面角度的研究,包括对武术的文化误读、文化失语、文化迷失的分析,同样归属武术文化的研究范畴。

6武术教育研究

武术的教育研究是以邱丕相主持的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我国青少年中传承中华武术文化》为标志,把武术从文化教育的高度进行审视。其最终成果《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38]为武术教育研究做好了铺垫。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教育研究方向也肇始于此。[2]自此之后,教育研究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康戈武[39]、蔡仲林[40]、赵光圣[41]关于武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代表性。学者们把武术列入教育的范畴并从教育学的视角设计武术研究,使教育研究成为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

自教育引入武术以来,围绕武术教育的研究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研究,为后续的武术研究提供了基本范例。在研究意义方面,邱丕相指出,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具有通融性,两方面的研究只有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统一,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才会有生机,才会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国武术,是高屋建瓴的学术论断。他还规划了武术在中小学开展需要进行的四个研究方向:通过武术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适合学校武术教育的人才;编写适合青少年兴趣的武术教材;建立适合青少年发展的武术教学模式。[42]针对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有学者认为其功能定位为大众与道德教育,价值定位应为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探索了武术进入教育的总体定位问题。[43]围绕武术进入学校的宏观研究,也形成了多角度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史是以技术为主导的,现在应着力文化传播,强化文化意识。[44]与此不同,也有学者提出武术教育应与奥林匹克教育相结合,把武术教育纳入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之中,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45]宏观研究的进一步具体,出现了针对武术课程体系文化路向的研究。如学者提出,武术课程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出发,正视武术的文化保存、传递、创造等功能。[46]武术课程的进一步具体化,产生了以课程和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武术套路技术教学的“格斗文化”教育图式。[47]武术教育研究逐步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层层深入模式。需进一步加强的是在微观层面的文化融入研究。

7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

中外比较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范式,武术文化研究也不例外。站在文化的角度,进行不同地域、区域及不同国家的比较,通过差异化发现,形成新成果,这一范式在武术文化研究中经常使用。中外比较、中西比较、中美比较、中欧比较、中日比较,等等,在体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而在武术研究中则刚刚起步。比较见真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域进行比较,能够取长补短,服务于体育、武术的理论与实践。然而这类研究在武术文化研究中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有待发现和开发的新大陆。

武术文化的中外比较研究分属不同层面。从宏观角度,分析文化差异,为武术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比如,有学者分析民族文化的差异,解决武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48]以此类推,有研究提出武术与奥林匹克的对接,要在保存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适应奥林匹克的发展规则。[49]从国别层面,中外文化的比较也有其价值和意义。如有研究对比了中泰文化差异,总结了泰拳国际推广的“简单”等方略,为武术国际推广提供借鉴。[50]从项目比较层面,中国武术与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的比较研究成为热点。尤其是跆拳道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成为中外比较研究的焦点。空手道尽管是非奥运项目,但发展势头很好,其成功的传播模式,为武术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对象。从中外体育文化比较的文献可以看出,所指中国体育大多以武术作为案例。总之,从当前的比较研究文献来看,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较大。

8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研究也是重要的选题之一。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武术文化发展走向成为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形成了武术发展与文化传播的许多成果。即使在新闻传播领域,武术发展研究也进入了学者视野。有学者研究认为,武术对外传播要树立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选择适合的武术传播内容,充分利用武术影视传播的优势,构建立体的武术文化传播体系等对策。[51]该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研究武术文化发展的范式,有借鉴价值。

根据现有文献分析,武术发展方面的论文多选择某一角度展开。有学者根据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原理,提出不断变化着的传统武术文化与武术的发展密切相关;[52]有学者选择了“文化立国”的背景,提出保持武术的文化个性和以武术套路为核心的传播策略;[53]还有学者以“全球化”为背景,提出武术发展要建立自身的产业体系,并加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传播。[54]以上研究均选择一个视角或一个背景展开武术发展研究。其他武术文献也多与此类似。这种研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时俱进,也易得到学术认可。但是从总体而言,武术文化发展研究还未引入新的学科和形成新的范式。

9结语

以上研究及论述,为研究者提供了借鉴与参照,为研究的纵深发展和学术传播提供了帮助。但是,研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成果的涌现和新方法、新理论的融入,会不断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编.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目录页:1-2.

[2]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68.

[3]王俊奇.从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引发对“保守主义”的文化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2):95.

[4]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武术科学,2007,4(2):1.

[5]吉灿忠.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委顿与雄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9):50.

[6]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149.

[7]谢业雷,李吉远.文化生态视野下传统武术的生存价值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24.

[8]郭玉成.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从“走出传统”到“发现传统”[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25.

[9]沈小乐.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武术传播变迁[J].新闻界,2014(4):39.

[10]郭守靖.文化冲突背景下武术与奥林匹克精神[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118.

[11]周伟良.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试论当代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J].学术界,2007(1):59-78.

[12]李守培,郭玉成.中国传统水文化对武术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6):72.

[13]何胜保,高红斌,杨春等.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J].体育科学,2013,33(10):93.

[14]邢青.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14(12):159.

[15]程群.道教舞蹈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元素考辨[J].中华文化论坛,2015(6):134.

[16]赵光圣,郭玉成.古代军事战术与武术技击战术[J].武术科学,2010,7(2):1.

[17]王家忠.先秦时期楚人的武术文化探究[J].体育学刊,2009,16(12):87.

[18]徐强,张胜利.先秦时期齐鲁武术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2):60.

[19]林小美,厉月姣.清末明初的中国武术社团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2):134.

[20]陈威.近现代武术文化传承流变——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考察[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3):335.

[21]郭志禹,郭守靖.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中国体育科技,2006,26(10):87.

[22]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8):86-95.

[23]胡玉玺.中原武术文化研究述评[J].学术交流,2013(1):158.

[24]刘亚杰.中原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6):23.

[25]吴飞.寻求现代中国学术的成熟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1):26.

[26]李英杰,丁保玉.村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8):63.

[27]李旺华.澳门武术文化特征及其发展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22.

[28]郭玉成著.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9]郭玉成等著.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0]庹继光.文化走出去视域下的武术电视剧传播分析[J].中国电视,2015(3):79.

[31]郭讲用.武术电视传播:文化为魂[J].体育科研,2009,30(4):55.

[32]庹继光.文化走出去与武术电影的文化开掘[J].新闻界,2015(10):37.

[33]邱丕相.武术特征的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7):5-8.

[34]路云亭.民间武术文化对直、东义和团事件的促生[J].体育科学,2012,32(6):90.

[35]邱丕相.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体育科学,2007,27(12):10.

[36]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583-588.

[37]王岗.中国武术:一种君子文化的新诠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4):27.

[38]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9]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0]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62-64.

[41]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84-88.

[42]邱丕相.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体育科学,2005,28(2):扉页.

[43]郭玉成,郭玉亭.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3(6):69.

[44]王岗,邱丕相,李建威.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J].体育学刊,2009,16(12):83.

[45]郭志禹.论开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武术文化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40.

[46]虞定海,张茂林.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23.

[47]赵国庆,李早英,贾海如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91-95.

[48]刘树军,张胜利.民族文化差异与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哲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56.

[49]林小美.武术进入奥运会与中西文化的对接[J].体育科学,2005,28(1):59-62.

[50]白蓝.中泰武术文化比较及泰拳国际化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5,22(4):132-134.

[51]庹继光,刘海贵.武术文化走出去与进军奥运辨析[J].新闻界,2013(6):38-42.

[52]温力.不断变化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和武术运动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5.

[53]王岗,郭华帅.“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7-21.

[54]谢建平.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文化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3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paradigm, this paper analyzesthe academic paperson Chinese Wushu culture publish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1 to 2015. The analysis covers 8 majoraspects of Wushu studies, namely, new perspectives, approachesand backgrounds;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y and Wushu culture research paradigm; regional Wushu culture; Wushu communication; Chinese Wushu culture; Wushu education;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Wushu culture; Wushu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mmarizes Chinese Wushu culture studieswith a view of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Wushu academic community and developing the Wuhsu research paradig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Wushu; Wushu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tatus Quo; Review; Research Paradigm; Wushu Culture

CLC number:G852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1-9154(2016)01-0040-06

(编辑任丹)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6)01-0040-06

收稿日期:2015-10-15

作者简介:郭玉成,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武术传播、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E-mail:wushuxue@126.com。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15PJC078)。

School of Wush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

猜你喜欢
研究范式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我国犯罪论体系之变革及刑法学研究范式之转型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比较研究
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论我国刑事错案防范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