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军 李俊华(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快乐体育 创建初中体育教学新模式
秦建军李俊华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体育课程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绝大多数省份已经把体育考试纳入中考的考生学考试范围,且分值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在初中的体育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该论文从笔者的亲身教学经历出发,揭示了初中体育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主张,并阐明了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基于此提出了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快乐体育 初中体育 应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来才是成功的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其乐融融。
由于社会上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作用,再加上体育教师结构性不合理等因素,使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极为不重视,学习的动力也很不足,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很多学生都认为可有可无,特别是对女生而言,更是毫无兴趣,在户外课堂中,学生很懒散,不愿意亲身练习,使体育的训练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也是“放山羊”,对于教师的放任,学生也会编造各种理由请假,宁愿在教室里待着,看小说或者是复习其他科目的功课,这些都是当前初中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中学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基于以上现象,在初中阶段推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备课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案,包括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进度等。几乎在每节课的课堂中,课前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师能否把控住课堂的节奏,以及整堂课的课堂效率,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也能够调动学生上好这堂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教学氛围方面,课前准备活动的内容设计及活动的方式,决定着这堂课是否是一堂优质课,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内心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恰当的快乐教学的准备活动,同时,这种活动还要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从体育教学的内容的实际出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兼具趣味和竞技体育性质的活动,如专注度训练等。以快乐为主题,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还能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实践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其实是非常有趣的过程,教师也会从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并不断完善教学的流程。
其次,要把快乐的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中。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快乐体育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快乐的过程。体育教学的授课内容大多为单项运动以及体质锻炼等方面的教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学过程中融入快乐的元素,特别是引入快乐的游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够体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融入课堂当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快乐游戏还能愉悦身心,保证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单项技能,强身健体,最终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
最后,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快乐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必定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课堂要表现出欢快和节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随时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快乐游戏,自如地调节课堂氛围,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让课堂的流程和走向变得自然而顺利。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3.1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而有所改变。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由于没有过多的体育专项训练,因此内容的变化很小,教学内容之间联系密切,环环相扣。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到因地制宜,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每学期都有体能训练,训练的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相同的。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量,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制定的运动量可以加大,而相反,体质较差的学生,可以相对减少训练量,这也是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同时,运动的剧烈程度要体现个性化差异。例如,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教师也根据学生体能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组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相近,然后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体能比赛。这样一分组,学生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反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推动教学更好地开展。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有些学生很难完成相同的训练任务,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也失去了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3.2体育活动的选择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其身心发展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学生希望有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敢于争先,不服输。作为一位教龄比较长的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力求学生的基本动作规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完善自己动作的欲望,学生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自己的体育竞技能力。
例如,在篮球技巧的训练中,定点投篮的训练枯燥无味,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教学,然后让学生对动作进行模仿,反复地进行训练。爱好篮球的同学还能保持一定的热情度,可对于初学篮球的学生来说,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就会产生厌烦感。针对这种学情,笔者建议将学生进行分组,把学生安排到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赛,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上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可以灵活地将快乐的元素融入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保证学生在课堂的自始至终都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在比赛中感受到通过努力得到的成果,实现寓学于乐的效果。
3.3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新课标指出体育课堂的教学重点不再是某个运动姿势、某个运动方法的教学,而是锻炼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思想的养成。在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体育方面的优势,随后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地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习体育的信心,在体育活动中给予其肯定,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体育。这样学生就会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如,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善于观察课堂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学生,发现其具备的运动技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人特点后,就可以与该类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肯定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长处,并予以建议,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学习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使用快乐教学模式是合理的,教师将快乐的元素融入课堂里,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唤醒,调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和状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银利.如何实现快乐体育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8-70.
[2]段旭光.快乐体育异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12(2):11-16.
[3]王文山.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87-89.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a)-0078-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