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奎兵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却忽视了作业批改。作业批改应该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要突破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初中数学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手段,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18-01
数学作业是复习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数学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理念,要积极改善当前的作业批改方式,积极采取多样化批改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初中数学作业的特殊性
1.1 逻辑性、抽象性。初中数学,它是一门需要运算、思维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一题一题的计算、运算,甚至对每个运算步骤都要进行判断。初中数学作业,它相对于语文、英语等学科作业来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1.2 学科应用广泛。数学,它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是数学作业的重要任务。学生可以在对数学作业的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在对数学作业的解答步骤中,可以将其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因此,初中数学作业是对学生的最基础的测验。
1.3 责任重大。初中数学,它是一门充满想象,需要学生运用大脑的逻辑思维,对其进行分析、运算的一门学科。它需要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数学题目中去,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一门学科。而大多数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给学生出大量题目,进行运算,学生就像被题海淹没一般。
2.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
2.1 耗时耗量在作业批改上。初中数学作业几乎是天天都有的,学生天天做,教师则要天天批改。还有大大小小的检测、备课以及班主任工作,教师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但是,数学作业若是不能及时修改,很多问题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优势不能得到强化。久而久之,作业的本质作用将烟消云散。这不仅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原则,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2.2 无法准确掌握学生作业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这样的作业反馈信息量很小,作业价值不大。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批改任务,过于追求作业的"质量",布置作业通常选择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对例题进行抄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业成了他们的负担,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2.3 "全批全改"。数学作业的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这样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作业的"全批全改"好像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加强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措施
3.1 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初中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实现相互批改作业的目标,例如:小组合作方式、同桌合作方式等等。在相互批改的模式中,同学之间不仅能发现相互出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缺陷,而且有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及时得到修正。另外,很多同学有更好的解题技巧可以进行借鉴,进而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紧紧围绕这章代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习题选取,如若方程(m+2)x2+2x-1=0存在两实数根,请求m的取值范围。随后要求学生及时在课堂中进行联系,教师还需要限制一定的时间。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或者同桌的方式进行批改,将作业的秩序打乱,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要说明对方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原因,然后与被批改的对象进行交流。这样的批改方式,并不是单纯的批改,而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学生不会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更愿意去找出错误原因,并积极找到解决方法,这样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且教师利用课堂的习题练习,能帮助自身减轻负担,对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巨大的作用。
3.2 及时反思,加强诊断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布置作业、修改作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是知识内化的主要途径。作业实际完成的情况,能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诊断,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正。其实,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作为一名教师要重视开发这类资源,加强作业批改后的反思。教师要养成及时记录、及时分析、及时诊断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将典型的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明确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名单,或者需要在课堂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并且还应该对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进行正确的判断。为了充分实现作业诊断的目标,针对普遍存在的作业错误,设计以下流程进行改善:作业精心设计→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作业完成的有效方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学生及时自评或者互评,教师及时评价对错误进行纠正→教师在记录之后,分析典型的错误问题→反馈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订正→教师以错误题型为基础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二次跟进作业→组织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错误进行巩固。
3.3 批语点拨恰当使用。教师恰当使用批語点拨,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理散发出来的,才能进入人的心灵深处。初中学生作业能达到全对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学生很容易在审题、计算、分析、观察等等方面出现错误。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在错误的地方做好标识,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并自己思考、改正,再充分利用评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简单评语可以是:"这样对吗?""再想想""细细看一看!"等等,通过简单评语的指导,学生没有紧张的情绪,能静下心来去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
总之,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是评价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重要评价手段,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课改的脚步。在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课,同时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谌娟.例谈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1年06期
[2] 马生荣.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作业批改[J].新课程.2012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