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宇峰 司君婷
【摘 要】中职《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实践性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掌握识读、绘制建筑工程图的基本职业技能。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空间想象能力;识读;绘制;建筑工程图
《建筑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中必备的识图和绘制建筑工程图的能力,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单纯的理论教学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靠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出学生必备的识图制图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遵循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发现规律、掌握技能,在建筑制图实践性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在实践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建筑制图的第一部分为投影原理,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投影原理识读和表达空间形体的能力,这也是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的基础。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最难的莫过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基础相对较差。对空间形体不敏感,缺乏感性认识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感性认识是空间形体在大脑中的信息储备,储备不足,使用信息时无法提取,空间想象能力就差。丰富的感性认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积累到足够的量,并形成深刻的记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试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通过看、做、画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发现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1.到制图模型室观察模型
在讲授投影基本知识时,教师要拿一些模型让学生观察。讲完基本原理后,拿出2学时带学生到制图模型室,让学生观察模型并引导学生按下面的步骤做:①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并闭目想象。②把模型放入三投影面体系观察,然后展开三投影面体系。③想象第二步并绘制形体的三面正投影图。④根据自己绘制的三面正投影图,想象立体形状。
2.用橡皮泥制作模型
学生自制模型与观察现成的模型在认知过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观察现成的模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自制模型是学生主动学习并创造的过程:从教师给的条件获取信息,然后加工处理并制作出模型。自制模型耗时较长,但时间没有白费,制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反复观察、推敲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就能使模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制模型的教学包括三部分:①学生根据教师画的轴测图制作模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看轴测图想象空间形体的能力;②观察自制模型并画出三面正投影图,培养学生按照投影原理表达形体的能力;③教师画三面正投影图,学生制作模型,要求学生实现从平面形状到空间立体的转换。
笔者试图通过这种实践让学生增加对空间立体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模型——图,图——模型的转换过程,强化平面形状和空间立体在学生头脑中的联系,使平面思维和空间思维的转换更加顺畅,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
3.画实际物体
在投影原理的教学即将结束时,安排学生绘制实际物体。选择门窗、花池、台阶、雨篷等,以建筑构配件为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画图表示。这种实践能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物并锻炼学生运用投影原理表示实际物体的能力。这也为后面建筑工程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培养难度较高的题目
笔者发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别很大。因此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实践性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对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同学,应先进行简单的练习,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让其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不断产生成就感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同学,要让其做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在自我挑战中不断进步。
二、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技能
学习建筑制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的能力,这是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然而学生中常存在这样的不足:①头脑中缺乏图物联系,读图后不能在头脑中完整地复原建筑。②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制图标准掌握不牢固,缺乏完整、准确、规范地表达建筑物的能力。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安排了以下实践性教学内容:
1.图纸抄绘
通过抄绘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制图标准。
2.读已竣工建筑物的图纸
让学生先读图,再参观建筑物。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图纸表示的是怎样一幢建筑;这样的建筑应该如何用图表示。通过这样的思考与对照,使学生头脑中建立图与建筑物的联系,使建筑工程图的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在头脑中更加明确。
3.读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图纸
学生在识读建筑工程图时普遍认为建筑详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比较难懂。这是因为制图课的开设比较靠前,很多相关课程还未开设,学生对建筑物的了解太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让学生识读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图纸(相关的标准图集也要借阅),读图时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然后到施工现场参观,把读图时的疑问和施工现场的情况相对照,还可以请教工地的技术人员,通过参观和对照图纸,学生很容易解除疑问,而且能够对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的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
4.建筑测绘
如果说图纸抄绘像抄课文,是学生对信息的被动接受过程的话,那么建筑测绘则好比写作文,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图纸抄绘,学生对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制图标准不可能形成深刻的记忆,一旦让其独立绘图,就会不知所措。而测绘要求学生把所测建筑准确、规范地表示出来,学生必须从以前读过的图纸中学习、总结制图标准、表示方法,再运用这些来表示所测建筑物。经过这个学习、总结、创造的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将会得到巩固,表达建筑物的能力将会显著提高。
笔者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于实践性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更好。另外,学生在实践中增加了彼此交流的机会,通过相互的交流进步很快,这些是仅仅靠课堂讲授无法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姚洁.建筑制图基础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职业,2012,(33)
[2]孙艳平,徐景芬.建筑制图教学方法改革.高等建筑教育.2007,16(z1)
[3]刘光平.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0(3):104-106
作者简介:
熊宇峰(1976~),女,河南周口人,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讲师,建工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
司君婷(1977~),女,河南太康人,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高级讲师,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