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霞
摘 要:随着科技信息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因此我国的教育机制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理性认识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能够相应地改善小学数学教学,使其符合新课标要求,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策略研究
在教育改革的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学生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形成数学思维模式,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想提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解决这些问题,给予小学数学教学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差,课堂学习过于被动
学生主体地位差、课堂学习过于被动,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主要问题。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还存在严重的“板书”思想,认为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即可,但新课标更要求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这两者间的矛盾就严重影响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形式化,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另一原因就是课堂教学形式化,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数学是抽象性的事物,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教学,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较差,思维想象能力也较差,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还需要借助外物来提升。但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多媒体课件、网络的使用都导致了这些实物的缺乏,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被忽视,学生学习效率低
小组合作学习被忽视,学生学习效率低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新课标教学需要高效率教学和学生自主探讨教学,这就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授课时间,然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实和高效,但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大多表面化,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就是要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疑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及时解答学生学习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性,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老师在讲解完基本的认识特征和特点后,可以留给时间来让学生自由提问,如“长、宽、高具体怎么分辨?”“同一长方体不同放置长宽高有区别吗?”等,及时解决学生的课时疑问,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只有激发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动画、图片等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小学生认识数学的具象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钟》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将实物带进课堂,通过不同时刻点的真实演示,让小学生能够真实地认识时钟,进而加深学习记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抓住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措施是抓住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合作学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自身学习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小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合理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互相监督计算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只有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作用更加具体,帮助小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来福,刘兰鸽.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6):168-169.
[2]吴京泽,郑志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精神:下旬刊,2013(12):210-21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