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纵观学生的阅读现状,形势很不乐观,很多孩子宁愿守在电视机、电脑游戏前消耗时光,也不肯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对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很多时候是应付了事,感觉是被迫阅读,缺乏阅读的快乐感。陶行知先生的“公鸡吃米”的生动实例再次证明:阅读不就是和喂鸡一样吗?硬逼他是读不好的,即便读,也是不情愿的,即便读,也是浮光掠影,所以教师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展现阅读的魅力,使学生品味阅读的喜悦,只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感受到快乐,何愁他们不爱阅读?又怎会困在“鸡不吃米”的困境中呢?
关键词:激发;阅读热情;快乐阅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说:“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生命。”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指课内阅读,更多的是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实践与延伸。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教育的实践性,这是他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一大特性。学生在课内学习能让学生学到各种基本知识与方法,但要形成阅读能力和习惯,就必须要在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中去巩固、拓展和提高。但纵观学生的阅读现状,形势很不乐观,很多孩子宁愿守在电视机、电脑游戏前消耗时光,也不肯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对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很多时候是应付了事,感觉是被迫阅读,孩子不爱读、怕读的现象屡屡存在,缺乏阅读的快乐感。
由此我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公鸡吃米”,并从中发现:如果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进它的嘴里,它都不吃。但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吃。其实阅读不就是和喂鸡一样吗?硬逼是读不好的,即便读了,也是不情愿的,即便读,也是浮光掠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展现阅读的魅力,使学生品味阅读的喜悦,只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感受到快乐,何愁他们不爱阅读呢?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就不会困在“鸡不吃米”的困境中了,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阅读?下面就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通过声情并茂的讲故事,激发阅读热情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低年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巧妙地通过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当学生在听老师讲故事时,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精美的插图加上老师富有激情的“表演”,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同时这本书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利用书中插图,引导想象,激发阅读热情
插图是课外书的“第二语言”,是孩子们阅读的一部分。低年级孩子对插图可能比对文字更感兴趣,老师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引导孩子想象,让插图“活起来”,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好奇之心、期待之情。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课上低年级老师常用的方法,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一波三折,处处设疑,激发阅读热情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童话故事内容夸张、情节曲折离奇的特点,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又一个“玄机”,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情感浪潮。这样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乐,在乐中读。
四、用音乐渲染情境,感受审美乐趣,激发阅读热情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可以播放优美感人的音乐,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使学生更深入到故事情节中,使阅读的火花越烧越旺。文学与音乐同是艺术,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作为艺术的不同形式,它们在表达主题、书写情感、创设意境等方面有许多是相通的。
小学生文学理解能力低,生活经验不足,缺乏亲身的感受,和作者的感情往往存在一定距离,读文章常表现出“无动于衷”。教师将音乐手段巧妙运用,把作者蕴含在童话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出来,迁移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童话所创造的意境中,融情入境,从而产生共鸣,获得美感体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让我们充分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使他们快乐地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真正地做到“快乐阅读”!
参考文献:
[1]阎有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
[2]温梦渔,程星炜.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搞好农村教育改革[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
[3]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之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3.
作者简介:宋春丽,女,出生于1979年10月8日,本科,江苏沭阳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追求轻松、快乐、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快乐阅读、终身阅读的习惯。
编辑 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