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英
近年来,接触了不少时髦的教育理论,回过头来再读教育理论,真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
让孩子享受成功的乐趣,让学习给他们带来有所发现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满足,点燃孩子们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这不正是我们要求的赏识教育吗?原来苏文早有通俗生动的论述了。想起有一个学生,他是班上出了名的捣蛋鬼,我刚接手这个班许多任课老师都向我反映他学习习惯如何地不好,同学不和他坐在一起,所以我在班上设了“专座”。久闻其名,一看原来是一个秀秀气气的小男孩,怎么会如此呢?我静下心来,冷静观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第一次作业交上来,工工整整一笔一画。我明白了他是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于是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他。对,要点燃他的心中之火。于是我尽一切可能发现他的长处,他在我的课上热情高涨,但是其他的老师经常告状,上课自然无法坐住,总是搞出一些动静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我让他把小学三年级课本找出来,有不会的地方,找同学,找老师都可以。我自己首先把他当作朋友。小男孩很机灵,看到我站着改作业,把自己的凳子搬到讲台上来,我轻轻地道了声谢谢,他居然腼腆地走了下去。于是我引导他读书。推荐故事大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慢慢的这个孩子喜欢读书了,有时候让他上台给大家讲故事,增添一点成就感,把他的精力纳入正当轨道。
孩子们的心理和智力是有差别的,不能对每个孩子都作出同样的要求,这也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大师的建议中的体现。这可是我们的孔圣人早早地提出来的呀!如今便在这些教育大师的观点得到体现,可见,教育也是相同的,不分肤色国籍的。允许存疑,是多么好的做法呀!这么看来,我平时要学生完成一致的作业真是为难了这群机灵而坐立不安的孩子了。布置分层作业,不等量,不同难度,势必会花上一些时间,但往往收获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这席话让我读懂了老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每一次心灵的碰撞都有利于建立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创设情意融融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在学校里存在这样的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业不佳,在唯分数论的当今校园,这些学生成为校园中不被关心的人,处处矮人一等,而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成为老师的宠儿,校园中的上等人,否则就会遭受老师的另眼相看,沦为弱势群体,没人关注他们的感受。在我的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下午,我刚到校,两名班干部就迎上来向我告状:“老师,梁××把墙壁弄脏了!”我走进教室一看,只见白白的墙壁上印着一个黑黑的手印。我的怒火一下子蹿了起来,但转眼又想,也许不是他,于是当众调查了此事,结果班干部听别人说的,我又一个个查下去,结果真不是他干的。
如今回想,我才发现,不管一些事在形式上我采取了多么宽容、多么民主的方式,但骨子里我依然是多么的不平等、不民主。如果换作是一个优生,我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我为什么不能容忍哪怕有一个学生不遵守我制定的规则呢?在呵斥学生、冤枉学生时,我想到他的感受了吗?真正的平等和尊重,其实是缺少的。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源自于尊重,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心灵,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吧。
教师要提高教育素养,就必须读书。读书是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我用审视的眼光看我和周围的人,发现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大多数老师整天忙着批改作业、教育孩子、上课、听课,几乎可以说从没有看见谁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大多数老师竟仍然以可怜的老本努力支撑维持着现状,其中包括我自己。
读书吧,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可以一生追求;读文学,可以让你有文化底蕴,读历史,可以让你洞悉一切,读生活、读人生,可以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丰富自己,让自身成为一本有滋有味的书,才能让孩子与你为伴,与书为伴。
编辑 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