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鉴赏课堂“动”起来

2016-11-05 13:08丁凌波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鉴赏高中美术情境创设

丁凌波

摘 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课堂当中的学生要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从学中找到快乐,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差异情境和交互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艺术美,创造生活美。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B-0081-01

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新形势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生力军,要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作为教师,要把握课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鉴赏课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成为上好美术鉴赏课的重要环节。

一、问题情境,诱发探究欲望

古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要看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要看学生在这节课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当中来,只有参与进来,才能构建有效课堂。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新颖巧妙,把问题放到情境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一课中,欣赏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时,我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了解了绘画的内容、题材、技法、设色、艺术特点后,笔者是这样让学生质疑的:同学们能从画面中找到韩熙载吗?他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南唐危难之时韩熙载还经常夜夜笙歌、尽情享乐? 在这种歌舞升平的氛围下,为什么韩熙载看起来又郁郁寡欢呢?学生在欣赏中通过讨论得出问题:“通过神态、表情知道韩熙载并不快乐。因为他受到统治者的猜忌。”最后,教师启发:“了解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认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人物画讲究传神、要求刻画的人物表情和形态要逼真、生动,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作品赏析中老师指导学生学会了思索,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差异情境,引导循序渐进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课上,老师要利用教学手段发掘学生的审美潜力,使他们不断成长。同样的问题,学生的答案会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恰恰显露了某些学生的艺术天分。所以鉴赏课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大胆设置差异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大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美术天分。

在欣赏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一些文艺复兴时的外国美术作品和相关资料,基本上了解了意大利的“三杰”和其他的代表性画家。再按顺序分别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为代表引导学生分析、鉴赏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位大师的作画风格和油画色调有一些差异?三位大师的作品分别有何特点?学生们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边欣赏作品边思考问题,能够回答出:三位大师因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也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了作品风格上的差异。达·芬奇的作品含蓄深沉;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充满活力;拉斐尔的作品给人以优雅恬静的感觉。学生通过差异情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了审美的乐趣。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差异情境,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交互情境,促进思维活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我在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主导,挖掘他们的审美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互动中享受美术鉴赏带来的乐趣。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 国 民 间 美 术》一课时,笔者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中能够自己总结出民间美术可分为“绘画、玩具、剪纸、雕塑、服饰、编织”等各种类型及各自的表现手法。随后以小组对抗赛的形式,让学生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分别介绍剪纸、年画、玩具等民间美术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们积极讨论、畅谈所见所闻:“剪纸和年画在过年、过节或一些喜庆的日子里经常出现,常见到的剪纸有喜鹊登技、连年有余等,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玩具大多是人们在自娱自乐中做给孩子们的等”。

美术鉴赏课中,交互情境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还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美术鉴赏中感受作品带来的喜悦,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

创设情境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教学的理念。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新理念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就能使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使教与学,师生关系获得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齐美.浅谈有效课堂之情境创设[J].美术教育研究,2016,(3).

[2]周毅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文化情境创设与历史学科关系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4,(7).

猜你喜欢
鉴赏高中美术情境创设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