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宗峰
摘 要:教育要想获得较大的发展必须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而乡村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教育公平步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升乡村教师素质势在必行。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全面进步,必须为乡村教师素质提升搭建良好平台,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乡村教师;素质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B-0004-02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持,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将乡村教师素质提升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农村学校要提高对乡村教师素质的重视程度,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探究提升乡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对农村学校支持力度
农村学校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在素质提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得到学校的支持和鼓励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并为乡村教师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环境。农村学校必须将乡村教师素质的提升作为首要工作,注重培养乡村教师的事业心,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推进乡村教师素质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并为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方向指导和制度支持,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为了支持乡村教师素质培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组织以教师素质培养为主题的专题讨论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互相听课,为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除此以外,学校必须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逐步缩小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间的差距,使得乡村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学校必须认识到想要让乡村教师安心投入到农村教育当中,就必须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提高乡村教师事业成就感,让他们在投身农村教育的过程中找到作为乡村教师的价值。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从事农村教育,如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及时了解乡村教师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增大对乡村教师的补贴力度,在就医、保险、养老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鼓励乡村教师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乡村教师的职责是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提供服务,同时也肩负着向农村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普及以及社会宣传的使命,需要为科教兴农目标的实现给予智力和知识支持。乡村教师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从中学到书本和培训中接触不到的知识。向农村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教师在为学生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学到丰富的三农知识。在传统教育制度的限制下,乡村教师对农民和农村缺乏全面了解。农民的生活态度、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中的宝贵财富,是乡村教师需要学习的,并且能够从中受益的。农村教育对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乡村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和调整教学思路,并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调整。
乡村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在教学实践和农村教育体验中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乡村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学习,并将终身学习作为目标,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同时也要考虑到知识和需要之间的关系,改变原有的教育习惯和学习方法,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和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让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并在思想和专业发展上作出积极努力。乡村教师要着眼于提升文化储备,不能单纯为升学服务,要将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确立终身学习目标,将自己培养成符合农村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型乡村教师。
三、加强职业道德调适
乡村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育人水平,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教师的职业道德调适,有效解除乡村教师的心理困惑。一方面,乡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乡村教师是一项崇高和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要求教师在行为道德方面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觉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法,并将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教师只有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和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表率,只有注重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为农村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加强修养,及时排解心理问题,释放困惑。在社会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教师面临的压力也逐步加大,这就造成了乡村教师诸多的心理困惑。虽然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够让乡村教师疏解心理问题,但是调节心理最好的办法是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时代在发展,改革在深入,乡村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面对现实挑战,并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能够坚持积极进取,潜心钻研教育理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正确认识,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农村教育要求设计合理目标,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重视乡村教师培训
目前乡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明显,这就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工作迫在眉睫。农村学校必须对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重视,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并鼓励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到业务培训当中。农村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优秀培训教师到学校指导乡村教师教学工作,并利用丰富多样的名师讲座和教师经验交流活动不断完善乡村教师素质。同时,农村学校也要让更多的乡村教师走出去,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锻炼乡村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执教水平。
农村学校还要注重为乡村教师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师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在专业技能、师德、师风等方面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注重培养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方面重要作用,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农村学校要积极鼓励乡村教师订阅教育方面的杂志和报纸,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钻研当中,全面提升素质,并让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身。另外,在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之后,还要进行培训考核,采用客观全面的评价机制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检验,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通过不断学习改善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教师的支持,而乡村教师的素质也会影响农村教育水平和质量。农村学校应该将提升乡村教师素质作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为乡村教师素质的提高搭建良好平台,进而建立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农村学校要提高对乡村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引导乡村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增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调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14,(1).
[2]陈跃娟.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调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