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对如何构建互动交流的音乐课堂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交流;课堂;构建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广的新形势下,老师要不断探究,勇于创新,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充分利用互动模式,打造高效的初中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接受音乐的熏陶,获得审美的体验,陶冶情操,升华心灵。在此,文本就如何构建互动交流课堂,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思考有方向可寻,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音乐能力方面又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简单的识记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有难度的问题或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通过探究解决,做到探中有学、学中有探。例如,在学习《彩色的中国》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首先提出思考问题:这首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音乐的情感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音乐的背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对上面两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因此,自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摆脱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养成的按照教师指示学习音乐的习惯。除了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外,老师还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提问题,锻炼自己思维的敏捷度,让自己的思想不断深入。其实,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难得多,所以,我们不能只靠老师提出问题,而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二、开展合作探究模式,共同解决学习问题
1.加强师生交流互动,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指导学生关注音乐歌词的内容以及乐曲本身所反映的情感变化,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谈谈自己对音乐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要合理构建合作探究机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的高效化。合作探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班级集体探究,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培根曾经说过,“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使思维发散最大化,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从而抓住本质,提高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和流畅性。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到总领全局,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这一首欣赏曲目时,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同伴成立合作小组,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歌曲采用怎样的体裁?采用哪些演奏乐器?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采用哪种演唱方法?由学生合作探究以上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协调,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并在具体教学中融入人文内涵,加深学生对乐曲的把握与理解。
2.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挥学生主体的优势,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阿西里西》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首先演唱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和《赶圩回来阿哩哩》两部作品的主题曲,让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在学生猜测的时候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从音乐的情绪、节奏和旋律中寻找蛛丝马迹的能力。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答案后,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会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因此,笔者并没有直接开始歌曲的学习,而是围绕“阿西里西”和学生进行交流,首先,笔者提问:“我们是好朋友吗?”学生回答:“是。”然后笔者用彝语表达,告诉学生“阿西里西”这个词语在彝语中的意思就是“我们是朋友。”然后为学生介绍彝族的民风习俗,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动力,为之后的歌曲学习奠定基础。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合作
音乐既无法精确反映客观现实的客观存在,也无法确切表达抽象逻辑推理,这是因为音乐的“非空间造型性”和“非语义符号性”所造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的教学活动形式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不仅要讲述音乐作品的主题背景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发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表达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所描绘的画面。例如,在学习《梁祝》这首歌曲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故事大概。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再现故事情景。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表演的人物拥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音乐所传递的感情。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表演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主阵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再次,课外活动和课堂活动相结合。教学活动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课外活动和课堂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设计教学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以及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将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自由操作,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挖掘潜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围绕主题“爱”开展表演、演唱、讲故事等活动,在体会音乐主题思想的同时探索唱歌的技巧和方法,使自己的演唱自然而且富有情感,达到提高音乐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老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合理有效地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模式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下,2011(1).
[2]曾红梅.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5(A3).
[3]李宏霞.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革新[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
[4]李向华.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提高音乐教学成效:初中音乐课上实施有效教学目标初探[J].快乐阅读,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