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杰
摘要: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身上,形式多种多样,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怎样矫正低年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个性,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德育工作;不良习惯;养成教育;令人关注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32-01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不良行为习惯是指那些不符合学校学生规范和社会道德要求的言行。由于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等方面不利的环境影响和作用,使一些小学生染上了不良的习气,在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有不健康的趋势和特点,体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比较突出。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的父母文化素质偏低,个人修养较差,举止不文明,作风不严谨,语言行为粗俗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不良嗜好。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出现问题,忽视了对孩子的品行教育,对孩子的性格、个性、心灵、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没有给予很好的引导,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又不能正确面对和有效教育,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或听之任之,或打骂责罚,没有正面的疏导教育,缺乏细心、耐心和热情。三是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关怀,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的不够。现在独生子女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儿童多,所以作为孩子第一监护人的父母,往往把抚养、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推给了上一代的老人或者是幼儿园,所以孩子缺少亲情关爱和情感沟通,缺乏行为指导和品德引导。第四,社会风气的影响,如金钱至上,投机取巧,不讲诚信,唯利是图,贪图安逸,吃喝玩乐,为利益不折手段,甚至于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幼儿园、学前教育内容的不完善和教育方法的不恰当,也是造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发展成长至关重要。同时,矫正儿童已初步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又是多么必要和紧迫。应该说,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儿童品格特征、行为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及时矫正初步形成的不良品行,代之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对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致成人后事业的成功都大有益处。至于说小学低年级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可行性,理由有三:第一,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这个时期是儿童兴趣、性格、个性、心灵情感形式的上升时期,也是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时期,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并没有完全形成,矫正难度并不大。第二,这个时期阶段,儿童思维活跃,童心未泯,童心向善,愿意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可塑性很强,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有追求美好、积极进步的动力和渴望。第三,学生刚进入校园,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独特的教育环境,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的教育途径,为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及时矫正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3.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途径和方法
3.1 集体教育、合作提高。应该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对于低年级,矫正是重点,但培养是主流。要进行统一的集体教育,让全体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初步懂得是非、善恶、美丑。以遵守纪律、文明礼仪、卫生健康、团结互助等内容为重点,学习落实《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根据班级实际现状,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文明公约,使学生学有方向,做有目标。教师要勤于观察,因势利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常督促,常指导,常总结。在形成全体学生的良好品行上多下功夫,形成良好班风,树立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风好了,集体荣誉感强了,相信那些品行欠佳的学生也会融入这种良好的环境中,这为他们行为习惯的矫正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3.2 丰富活动、引领进步。教师要善于开展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融入情感元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在兴趣、性格、情感、道德等方面向好的方向转变,促进内化过程,进而改掉不良习气,形成优秀品质,实现行为习惯上的进步提高。比如,开展"孝敬之星"、"友爱之星"、"文明之星"、"勤俭之星"、"自理之星"、"勤学之星"等星级学生选评活动,全班学生定期按评选条件公开评选,给予表彰,活动的效果肯定是好的,榜样的引领力量,一定会引起那些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心灵的共鸣,个人自尊心、荣誉感会得到召唤和激发。同时,如增设"进步之星"的评选,开展"我们一起成长"等活动,为他们心灵的塑造,行为的转变给予帮助,使他们与全班学生同进步共提高。
3.3 家校携手、合力转变。对一些在品德、行为习惯上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矫正,单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会起到作用。班主任要和家长联系,探讨共同矫正的思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创建孩子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和谐的家庭环境;帮助个别家长改掉不良习气,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改变家长粗暴简单的管教方式,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自理能力的培养技巧,提高家长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方法和能力。
3.4 师德培育、精心辅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矫正学生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以教师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效仿和学习的表率,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另外,对待那些亟待矫正的"问题学生",要坚持"三多"原则,即"多亲近",真诚和他们交往交流,密切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耐心地指导他们改正的方法,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关心和帮助;"多鼓励",要在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赞扬、支持,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个人、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上进的动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展现的舞台,提高他们进步的自信心;"多辅导",指导他们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多与伙伴交往,多为班级和同学服务,提高合作交流意识,针对学生身上的突出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行为训练,关注细节,过程和效果,促进不良习惯的有效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