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分析

2016-09-10 07:22张若琼
时代金融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财务治理财务造假上市公司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在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及特征,具体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提出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造假 财务治理 监管

一、引言

对现代上市公司而言,企业财务是一个关乎企业生死的关键问题,从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的起源来看,其基础是西方财务理论。最近几年,证券市场最严重的事件就是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从而导致了各个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普遍很差。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都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确切的表现出来,并且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上市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然后再做出投资选择;但是错误的会计信息,将会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带来财产上的损失。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在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积极性的同时,还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运作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深入、全面的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内在原因,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方式、方法,发现其本质所在,积极探求应对措施,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促进股市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2800家,这些上市公司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头羊,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市场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在企业的上市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它们采用各种不诚实的欺骗、欺诈方法,编造、捏造以及伪造公司会计信息,弄虚作假,谋取个人私利,给公司企业、投资人以及股民带来局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

(一)隐蔽性

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是一个比较繁琐复杂的过程,在公司的财务报表公示之前,如果公司高层精心安排造假活动,从编造虚假的会计数据信息,利用各种比较难以发现的方法,寻找漏洞,虚假编造会计事项,编制会计数据凭证,然后再在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之下,就可以虚假编制出一些虚假的经济活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可以从虚假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利益[1]。一般只要是公司的高层有参与制造虚假会计报告的,这种虚假会计报告就很难被会计事务所发现。

(二)具有动态性

随着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财务造假的形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变化表现如下:一是手段多样化,企业利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的漏洞,趁机获得不法利润;二是涉及金额越来越大;三是大量的公司现金被掏空,一些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随意非法挪用公司资金,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抗冲击的能力极弱。

(三)以债务重组调节利润

对于企业而言,上市会使得自己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因此目前很多公司的企业利润增高不是由于效益的增加,而是利用公司的非经营性损益来人为的调节提高利润,从而使得公司的资源价值看起来很高,在上市公司发生亏损的时候,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来转移利润,从而扭转亏损状况为盈利状况,是一种垃圾换黄金的交易方式。

(四)管理层造假

一般而言,如果相关的公司高层没有给下属的员工授权,财务造假行为往往无法顺利实施[2],因为公司内部一般都具有相关控制和管理制度来进行预警,造假行为随时有可能在任一环节被发现。但是,如果是上下串通有计划的实施造假,并且事后尽力隐瞒,这种造假行为就很难被发现。

三、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目前的现代化公司已经形成了由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共同组成的权利制衡体系,但是许多上市公司的这种权利制衡体系只是一种表面的制衡,一些高层管理者利用这种形同虚设的制衡体系,为所欲为,置公司的管理制度于不顾[3],中小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内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占比较高,对于公司的控制较强,所谓的独立董事会制度往往处在名存实亡的尴尬地位,公司内部的监管体系建设水平较低,无法发挥有效预警以及纠正错误财务报告的应有作用。

(二)注册会计师制度不健全

由于会计事务所数量的增加,审计市场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某些事务所为了抢夺有限的客户资源,以上市公司隐瞒虚假会计信息为条件,这就导致了审计市场的混乱。我国现在的会计准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注册会计师公正性和客观性的难题,也没有办法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实质上独立于公司而存在,并且也没有完善的机制使会计师拒绝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监管体系不完备

证监会在监管上市公司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体系、机制还不够完备,没有创新性的监督理念,无法做到从源头监管和防范,所以对于违法乱纪的公司,处理的主要方式为事后处罚,并不是事前监管和控制,同时,证监会的办事效率低下,从证监会对一个公司立案调查到最后的处罚决定往往要经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且即使有处罚决定出台,往往罚的力度也不够,无法对相关的公司造成足够的威慑,对于财务造假的公司而言,造假的成本很低,这也会导致不正之风盛行。

(四)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信息的有效性是评价资本市场效率的一个关键指标。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正是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才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长期进行财务造假都没有被发现,这些公司多次受到舆论指控都有惊无险,广大的中小股东不认识公司的控股股东、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公司的经营风险是导致目前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四、财务造假治理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积极引导公司进行股权结构分散改革,在公司内部形成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机制,有效避免权力集中化,增加公司财务造假的难度。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较少的中小股东意味着公司有较少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就会过大,因此,要想公司拥有较为合理的治理结构,就需要有较多的控股股东来形成一种权利的制衡体系,这样公司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因权利的过度集中而带来的决策的专断性,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就业务而言,会计事务所只是为上市公司做审计的服务单位,按照相关业务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事务所没有造假的必要。但是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要想公示必须要经过事务所的签字才可以,所以上市公司要想造假必须要经过事务所的同意,此时上市公司只能选择买通注册会计师。因此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和会计事务所合谋造假,证监会应该组建一些部门来保管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然后由该部门负责招标和聘请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让会计事务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

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加强监管,并且加强诚信教育、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为相关从业人员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不断强化各个部门的责任心,通过法制化和市场化的方法加大程序和信用约束,尽最大可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只有不断坚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行业道德规范,才能重塑行业诚信形象,提高行业的公信力[4]。

(四)加大法律惩治力度

在对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进行处罚的同时也应该让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剥夺其相关的从业资格,并且进行公示。只要能够彻底的杜绝财务造假现象,可以使用一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提高财务造假的潜在的潜在成本,降低预期收益。

参考文献

[1]金奂佶.中美证券信息披露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

[2]王宏,张婷.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马杜拉(美).投资者人人须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石晶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若琼(1991-),男,汉族,河南项城人,硕士,研究方向:竞争力问题。

猜你喜欢
财务治理财务造假上市公司
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手段与防范措施的案例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浅析农业企业财务造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