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自觉的特殊性及教育干预研究
——以xx市特殊学校58名聋生为例

2016-09-02 06:29马兰花石学云马孝忠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聋生课堂教育

马兰花石学云马孝忠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聋生自觉的特殊性及教育干预研究
——以xx市特殊学校58名聋生为例

马兰花1石学云1马孝忠2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文章以xx市特殊学校聋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个别访谈,并配合课堂观察,探究其学习和行为自觉性缺失的归因。从“可为”的角度寻求提高聋生自觉的途径,在教育实践中引导,让自觉性成为聋生的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其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

聋生;自觉性;归因;教育干预

一、聋生自觉性缺失的归因

(一)聋生自身的因素。如表1所示,作者了解到只有21%的聋生经常上晚自习,28%的聋生能按时完成作业,表明聋生自律性差,需要教师的监督和辅导。聋生对道德概念理解不深,道德意志缺失,自我控制力差,导致其行为出现偏差,在聋生纪律表现这项调查中,43%的聋生纪律表现差。在担任职务积极性这项调查中,26%的聋生积极性高,表明聋生职责意识缺失,没有班级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低龄寄宿的聋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学习和生活缺乏指导,自觉性差,不适行为问题突出,在同伴监督这项调查中,只有21%的聋生可以做到相互督促和帮助。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加强管理,增进聋生同伴间的互帮互助,促进个体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表1 聋生自觉性的表现(N=58)

(二)教师因素。

表2 教师对聋生自觉性的影响(N=58)

由表2可知,70%的聋生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行为问题的改善有帮助。枯燥乏味的讲授式教学法不受学生喜欢,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法受到70%的聋生喜欢。对于50%的聋生,教师的表扬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教师教态不适宜,缺乏耐心指导和关爱,也会导致聋生出现不适行为,只有10%的聋生回答是“没有”。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聋生的不适行为,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循循善诱,灵活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状况,对其进行适时适度的教育。

(三)学校因素。

1.教学环境不适宜。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教室环境、教学设施、教学内容、班级规模、座位编排方式等)和社会心理环境(班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气氛等),不同的教学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密度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4]。笔者调研的特殊学校班级人数平均超过15人,秧田式”的座位编排方式不仅不适合聋生的认知特点,还直接影响师生课堂中的互动,影响聋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易使聋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互相“说话”、打闹等行为问题突出。

表3 教学环境对聋生自觉性的影响(N=58)

此外笔者了解到,64%的聋生认为“电子白板好”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引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刺激聋生的视觉,利用视觉信息来弥补其听觉信息的缺乏,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笔者调查的对象大部分是失聪或有严重听力障碍的儿童,只有极个别聋生佩戴了助听器,没有人工耳蜗植入的学生,在助听器调试状况的调查中,只有16%的聋生经常调试,这使得助听器的辅助作用降低,缺乏正常的交流语境。再者,聋生课堂教学受到听力语言的限制,课堂教学气氛比较压抑,只有29%的聋生表示喜欢,这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聋生常有自我中心倾向,调查中33%的聋生表示“师生关系”疏远,伙伴范围狭窄,消极情绪体验比较突出,不适问题突出。笔者还了解到,该特殊学校聋生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降级使用,由于硬件设施不齐全、缺乏直观教学、教学内容偏难、教学方法不当,致使聋生很难跟得上教学进度。在教学内容这项调查中,21%的聋生完全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导致聋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业不良问题突出。

2.聋生课堂行为问题突出。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教学内容的不同或是课时安排不合理,都会影响聋生的课堂行为表现。笔者在调研期间,针对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课时做了课堂观察记录。在此,笔者选取一节具有代表性的数学课堂(本节课40分钟,本班共有15名聋生)观察记录表作为样本统计,结果显示为不同类型课堂行为问题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比率,如表4所示。

表4 聋生数学课堂不当行为记录表

由表4可知,聋生的课堂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走神”(53.3%);“不跟随教师任务”(53.3%);随意“说话”(40.0%);“小动作频繁”(33.3%);“回答问题不举手”(33.3%);“上课喊叫”(26.7%)等。

论妇女事业不断进步背景下女贪官腐败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环境因素…………………………………………………陈出新,陈延庆(4,82)

(四)家庭因素。姚本先提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生活及心理气氛、家庭教育方式及态度、家庭职业、父母期望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5]。陈会昌等人的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与同伴、父母关系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表现出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6]。因此,家庭职业不理想、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期望低、教养方式不当或是双亲都是残疾人都有可能造成聋生不适行为问题。

二、聋生自觉性的教育干预

(一)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聋生学习自觉性。

1.合理布置教室环境。教室的照度标准应为300Lux[7],以便聋生准确的获取信息,看清教师的口型和手语,识别电子白板及其他电教设备屏幕上方的文字,认读黑板上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室四周安装电子显示屏,提示聋生课堂行为,保持其注意的稳定性,提高学习和行为的自觉性。根据聋校教学环境的特点,安排面向黑板的圆弧形或马蹄形座位编排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为简便,使聋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自律性,自觉跟随教师任务,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2.改善硬件设施。聋生对知识的建构缺乏抽象的概括,板书教学是最主要的媒介,合理的板书设计有助于聋生对知识的理解。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教学重难点区分开,易于聋生理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代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也应在聋校课堂教学得到推广和应用,它提供方便的书写和绘画功能,突出知识重难点,实现课堂上聋生边思考、边想象、边批注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此外,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学的重要媒介,可以创设无障碍教学环境,帮助聋生有效地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8]。课堂上,教师借助图像、语言描绘等,创设生动鲜明的情境,增加聋生情感体验。课堂外,教师把教学内容包括音频、PPT等在学习平台上共享,便于聋生了解教学内容及进程,复习时查漏补缺,调动聋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习自觉性。

3.适时评估助听效果。聋生应尽早佩戴助听器并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尽最大可能恢复听觉言语功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对助听效果进行功能评估十分必要[9]。调查发现,62%的学生没有佩戴助听器,对助听效果评估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聋校一般使用便携式听力计对低龄听障儿童的听力情况进行评估,由于聋生的特殊情况,有时也采用家长或教师对其进行评估。言语听力测验是助听器效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全数字助听器的评估更有实际意义。因此,未来研究应整合耳科医生、听力学家、听障儿童家长及教师资源,研发便捷、科学的助听器评估方法,使听障儿童获得最佳的助听效果,提高他们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保障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二)提升教师教育艺术,引导聋生行为自觉性。

1.运用体态语言,让聋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准确、熟练的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对聋生课堂行为的规范起到一定效果。例如,教师把目光较长时间固定于个别学生,可以制止其“走神”,提醒他注意听讲。教师运用面部表情,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氛围,引起聋生注意。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离学生2~3.5米的地方,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10]。如,聋生低头做小动作,教师可以一边讲课,一边慢慢走到他身边,在课桌上敲两下,既引起该同学的注意,又维持课堂秩序。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手指语和手势语,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强化聋生对重点知识的识记。

2.运用表扬机制,让聋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聋生由于听觉障碍造成语言水平低下,从而影响其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常表现为保守和自卑,不敢提出质疑,总担心自己问错或问得太简单被同学取笑[11]。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充分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技巧有效管理,培养聋生自觉性。

1.提高聋生自我效能感。社会对聋生的歧视和偏见,同龄健听人群对聋生的愚弄和嘲笑,同伴交往能力差都使其内心冲突,自我效能感低,导致其学习能动性差,行为不适问题突出。因此,教师要考虑聋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一方面,教师帮助聋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帮助并指导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给聋生承认和纠正不适行为的机会,让他们在改变的过程中获得正性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12]。

2.构建聋生自主管理模式。张雪娇提出,聋生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突出表现为依赖性强、自主性差,运动、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能力低下[13]。教师要根据聋生的特殊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引导他们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他们提出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准则,产生“自我监督”的动机[14]。鉴于此,可以让聋生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如,早操检查、早读检查、值日卫生、文明用餐及放学规范等。在班级为聋生安排职务,如,领早餐、拿钥匙开门、擦黑板、扫地、倒垃圾、拖地、浇花以及整理劳动工具等,提升聋生自我价值,培养他们行为的自觉性。

3.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聋生入学时间的差异性使得同一班级中学生年龄差异大。研究发现,跨年龄的交往有助于年长儿童的同情、关怀、亲社会倾向和领导技能的发展,同时年幼儿童也学会从生活方面寻求帮助、尊重他人等各种技能[15]。魏永刚又提出,障碍同伴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能够扮演被指导的角色,也能作为指导者,为障碍同伴提供教学、反馈和强化[16]。如在调研过程中,教师讲授《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学生A不懂,教师又讲解了一遍,他还是不理解,同桌B耐心给他“讲解”,他懂了并露出愉悦的表情。聋生以小老师的身份为同伴提供反馈、评价,既能够获得被他人接纳和尊重的积极情感体验,又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互帮互助,丰富其生活经验,发展良好的社会关系。

三、建议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提高聋生自觉性,学校、教师和家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特殊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满足聋生的实际需要,推动教学改革。首先,选择与聋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直观教学,注重知识衔接,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其接受较完整的生活经验。其次,遵循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统一、面向群体和尊重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引导聋生学习的愿望与动机,培养他们自觉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再者,综合使用观察法、讲授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要了解聋生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及发展与教育的规律,正确看待聋生行为缺乏自觉性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及时、耐心、冷静地处理其不适行为。此外,关注低龄聋生行为习惯养成,尊重个体和群体间的差异,加强个案研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他们形成行为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

第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聋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等方面要保持一致,在培养聋生学习和行为自觉为中心的教育任务上要达成共识,创造一个健康、和谐、优美的成长环境。学校环境创建要综合考虑校园环境、教室环境、课堂氛围、课外活动、校外教育、班风及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聋生家庭也要营造温馨的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采取良好的教养方式,积极与学校沟通,相互交流情况,共同配合教育,促使聋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其学习和行为的自觉。

[1]温程.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9.

[2]龙绍兰.加强家校配合教育纠正未成年聋生不良行为[J].现代特殊教育,2005(1):19.

[3]邓波.赏识:让聋生告别不良行为——以崔同学个案转化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4(3):46-47.

[4]田慧生.略谈教学环境的系统、要素与结构[J].教育评论,1993(3):22-25.

[5]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44-48.

[6]陈会昌,张东,张慕蕴,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3):173-177.

[7]建设部.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北京, 2004-06-18.

[8]乌兰,曲学利,许家成.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创设无障碍教学环境——对聋生语文教学的新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116.

[9]蒋建荣.特殊教育的辅具与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6-56.

[10]潘春光.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艺术[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6):35.

[11]孙国云.让聋生敢疑、乐疑、会疑[J].现代特殊教育, 2004(1):21.

[12]李迎春.中学聋生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0(6):35-39.

[13]张雪娇,赵亚茹.聋哑儿童智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59-60.

[14]甘雨.抓好聋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三个关键点[J].现代特殊教育,2010(15):83.

[15]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人学,2006.

[16]魏永刚,李红.同伴指导在智力落后者教育干预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3(12):92-93.

[责任编辑刘金荣]

The Investigation on Consciousness Particularity and Education of the Deaf Students——Taking fifty-eight Deaf Students of XX city Special School as an Example

Ma LanhuaShi XueyunMa Xiaozho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2)

This paper,taking deaf students in grade five,seven,nine from school for the deaf in Xi'an as the respondents,using the individual interview and complying with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investigating the attribution to learning and behavior lack of consciousness.In view of this,considering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deaf stud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for"seek the way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deaf students, guide in the education practice,let the consciousness become a behavior of deaf students,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social adaptive behavior.

deaf students;consciousness;attribution;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G762

A

2095-0438(2016)04-0026-05

2015-09-14

马兰花(1989-),女,甘肃兰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12YJC880086)。

猜你喜欢
聋生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