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一样有风景

2016-07-15 07:13陈昭亮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等数学

陈昭亮

[摘 要] 有经验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易陷入轻车熟路,感到熟悉的地方没有新风景的尴尬. 本文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两条途径:一是老师“动”起来,能从高等数学的观点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读懂教材;二是学生“动”起来,利用老师搭建的“脚手架”,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参与,突破“懂而不会”的学习尴尬,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词] 课本问题;高等数学;合作探究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大概是因为熟悉而缺乏新鲜感,因熟悉而疏于发现的缘故吧. 教材中的有些题目或知识点,教师教了一遍又一遍,真正成了教师“熟悉的地方”,面对这些“熟悉的地方”,在备课时容易因为“熟路”而“轻车”,就会出现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转换关系等预设不够,导致对学生的课堂提问不能及时做出恰当的指导和评价. 下面与同行交流几个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及思考.

案例1 高中数学必修1(北师大版)第73页的例14是:设三条直线l1:x+y-1=0,l2:kx-2y+3=0,l3:x-(k+1)y-5=0. 若这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求k的值.

解得k=-7或-2(舍去). 所以 k=-7.

反思:教材中并没有解析k=-2舍去的理由. 有的老师可能对这一情况也没有深究,或者没有探究为什么把l1与l2的交点代入直线l3的方程中后会出现两个k值,而且还要把其中一个k值舍去.

探究:若我们把k=-2代入直线l2,l3的方程中,得到l2:-2x-2y+3=0,l3:x+y-5=0. 不难判断出l1∥l2∥l3. 其实,在射影几何学中,把无穷远点看作是“理想点”. 就有三个结论:(1)通常的直线再加上一个无穷点就是无穷远直线,如果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交于这两条直线共有的无穷远点;(2)通过同一无穷远点的所有直线平行;(3)在引入无穷远点和无穷远直线后,原来普通点和普通直线的结合关系依然成立,而过去只有两条直线不平行的时候才能求交点的限制就消失了.

这样在高等解析几何的观点下,我们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会出现k=-2和为什么要舍去k=-2这两点了.

案例2 高中数学必修1(北师大版)第121页的问题3是:如图1,在一条弯曲的河道上,设置了6个水文监测站. 现在需要在河边建一个情报中心,从各监测站河边分别向情报中心铺设专用通讯电缆,怎样刻画专用通讯电缆的总长度?

解:情报中心在河边的位置一旦确定,每一个水文监测站到情报中心的通讯光缆长度(曲线段长度)就唯一确定了,因此,表示情报中心的数值与专用通讯电缆的总长度就构成一个函数关系.

现在将弯曲的河道“拉直”,使刻画曲线段长度的问题变成刻画线段长度的问题. 将“拉直了”的河道当作一个数值,不妨设A为原点,AB=b,AC=c,AD=d,AE=e,AF=f. 于是,水文监测站A,B,C,D,E和F的坐标就可以用0,b,c,d,e,f表示出来. 表示情报中心位置的数值可以看作一个变量,用x表示,这样,对于给定的x的值,就能计算出情报中心到每一个水文监测站的长度,从而可以得出所需电缆的总长度

?摇?摇f(x)=x+x-b+x-c+x-d+x-e+x-f.

反思:课本上的叙述到此“戛然而止”,让人觉得对该问题的解决尚未结束,当然,课本上这样的处理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重在感受建模的过程,而不是问题的结果.事实上,笔者在讲授这一部分知识时,很多学生也提出了问题“该题目中所需电缆的总长度的最小值是多少?作为数学教师,也应该对这一类绝对值和型函数的最值知其所以然.

我们应用这类问题的一般结论就很容易解决这个课本问题的最值是,当把情报中心修在C和D这两个水文监测站之间(含C和D这两个水文监测站)时,铺设的专用通讯电缆的总长度最少.

案例3 高中数学选修2-2(北师大版)《综合法与分析法》第12页习题1-2的第4题是:已知a,b,c,d都是实数,且a2+b2=1,c2+d2=1,求证:ac+bd≤1.

《数学(选修2-2)教师教学用书》上给出了本题的一种证明方法,记为思路1:它是利用了已知条件的结构特征进行联想,由a2+b2=1联想到三角函数中的cos2α+sin2α=1,故可令a=cosα,b=sinα,对c2+d2=1采用同样的方法,从而把原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

证法1:令a=cosα,b=sinα,c=cosβ,d=sinβ,则ac+bd=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1,得证.

反思:笔者在备课时,根据本题已知条件的a2,b2,c2,d2及结论中的ac+bd等结构特点,联想到构造柯西不等式证明. 记为

证法2:由柯西不等式知?摇(ac+bd)2≤(a2+b2)(c2+d2),又因为a2+b2=1,c2+d2=1,从而(ac+bd)2≤1. 所以ac+bd≤1.

进一步,笔者根据a2+b2=1,c2+d2=1的结构特点,把它们看作向量m=(a,b),n=(c,d)模的平方,故可考虑转化为构造向量证明. 记为

所以m·n=mncos〈m,n〉=cos〈m,n〉,

又m·n=ac+bd,

所以ac+bd=cos〈m,n〉≤1.

笔者在备课时准备了以上三种证法,可以说是信心满满,自认为本题的一题三解,既能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展示出自己的“学识渊博”,但是当课堂进入学生交流阶段时,学生思维活跃,出现了意外的课堂生成,其解法记为下面的证法4和证法5.

探究 证法4:因为2=a2+b2+c2+d2=(a2+c2)+(b2+d2)≥2ac+2bd=2(ac+bd)≥2ac+bd,所以ac+bd≤1.

证法5:要证明ac+bd≤1,

只需证明(ac+bd)2≤1,

只需证明(ac+bd)2≤(a2+b2)(c2+d2),

只需证明a2c2+2abcd+b2d2≤a2c2+b2d2+a2d2+b2c2,

只需证明2abcd≤a2d2+b2c2,

即0≤(ad-bc)2.

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1. 熟悉的地方一样有风景.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眼中有人,更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积极为学生的多元解读引路搭桥,启发学生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不能因为“就熟”而“驾轻”,从而陷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尴尬境地. 如本文的案例3,对于“1”的不同联想,尤其是证法5中把1看成是1×1,真是神来之笔,突破了我们老师的思维定式.

2. 教师要真正地读懂教材. 只有加强对教材上的问题所体现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功能,才能引导学生在平凡的问题中发现更深刻的数学内涵,这其实也是教师课程智慧的一种体现. 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 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 如本文的案例1中,从为什么要把k=-2舍去的讨论引出射影几何中对平行的新认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这种从教材中一道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入手,却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3. 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脚手架. 在解读教材时,教师除了要具有教师眼光之外,还要具有学生眼光. 这是指教师要能站在学生角度,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的思考,它遵循的不是“教师逻辑”,而是“学生逻辑”. 为此,教师就要考虑教材中的这个问题该从哪些视角、哪些层次进行探究,才能拓展其功能,如本文中的案例2在研究了函数建模之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该题目中所需电缆的总长度的最小值是多少”决不能不理睬,而应该指导学生寻根,探寻这类绝对值和型函数的最值. 这种在数学解题中,将源于基础的题目进行提炼与加工而形成结论,然后将其广泛应用于解题实践中,实际上就是在寻找题根.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高等数学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