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的实证研究

2016-07-02 06:32王波于晓敏孙振龙杜晓昕李晓晔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碎片化实证研究

王波,于晓敏,孙振龙,杜晓昕,李晓晔

(齐齐哈尔大学1.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 招生办,3.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的实证研究

王波1,于晓敏1,孙振龙2,杜晓昕3,李晓晔1

(齐齐哈尔大学1.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 招生办,3.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在实验班、对照班及相关任课教师中进行了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认可程度高,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该模式更适合于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实证研究

1 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的模式及特点

本文提出的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模式(Fragmented intelligent mobile micro learning mode,FIMLM)是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方式[1].FIMLM中学习者以移动通讯终端作为学习工具,随时随地利用移动通讯终端的优势,进行课外学习或辅助课程智能交互学习.能够将一点一滴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2-3],是一种微型的泛在学习方式,体现了其微小化、碎片化、社会化、协作化、情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特点,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优化[4-6].

1.1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模式

FIMLM模式见图1.该学习方式中具有大量的基于知识点的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视音频学习资源,传统教学资源提供的是一整段冗长的视音频,而FIMLM将这些资源基于知识点碎片化、微小化,学生可以针对某个小知识点打开其对应的碎片化微视频,学生也可以是学习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智能非顺序化地选择是否打开该微视频.

图1 FIMLM模式图

1.2碎片化智能移动微学习模式的特点

1.2.1 立体化资源 将大量的微视频和微音频嵌入到学习资源内部,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碎片化学习资源,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和知识点配套的“趣味游戏演练”模块,学生在愉悦的游戏过程中进行了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对于一个知识点提供了文本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游戏素材、拓展素材和题库素材等立体化的学习资源.

1.2.2 面向微学习 为了提供对微学习的支持,对于视频学习资源和音频学习资源,都是片段化和离散化的,将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提供相对应的微视频和微音频.

2 实证对比研究

对采用FIMLM的班级(实验班)和未采用FIMLM的班级(对照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从而验证FIMLM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通过对FIMLM实际应用进行调查与分析,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与该过程模型的合理性,并验证其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部分课堂的22名相关教师及152名学生,其中:实验班为环境工程151班和152班,共计59人;对照班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141班、纺织工程141班和142班,共计93人.

2.2研究方法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充分准确和更具说服力,对教师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完成调查实证和对比研究,其中教师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91%;学生发放问卷152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有效率为98%.对问卷设计了客观选择题,选择题为单选题,每个题目4个选项都遵循如下的规则设置:A选项为正面积极选项;B选项为负面消极选项;C选项为中立态度选项;D选项为放弃选择态度选项.问卷题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调查.

2.3FIMLM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与分析

2.3.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93.3%的学生对课程采用FIMLM持积极认可的态度,认为FIMLM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9%的学生对课程采用FIMLM持否定的态度;此外,还有4.8%的学生对课程采用FIMLM认为利弊各半或并没有关注.由于FIMLM的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学生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从兴趣出发进行学习,这样的自由式学习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这也是学生普遍认可和接受该模式的主要原因.

表1 学生问卷调查统计

2.3.2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对教师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92.5%的教师对课程采用FIMLM持积极认可的态度,认为FIMLM能够有益于教师开展教学,整体教学效果良好;没有教师对课程采用FIMLM持否定的态度;有7.5%的教师对课程采用FIMLM认为利弊各半或并没有关注.这一结果是由于FIMLM使教师的教学不受正式教学课堂的束缚,教师的教学设计自由度更大,教师可以把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建设移动微学习资源.由于移动微学习资源支持碎片化移动学习,因此教师可更加灵活地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和学习资源,这也是教师普遍认可和接受该模式的主要原因.

表2 教师问卷调查统计

2.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分析 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中,分别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2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见表3.创新能力对比分析包括参加开放创新实验比率、参加第二课堂比率和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比率等3个方面.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创新能力优于对照班,这说明FIMLM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工程实践能力采用工程能力分级考核等级比率对比分析,学生在工程能力考核中获得的成绩为A,B,C 3个等级(3个等级由高到低,A级最高,C级最低).由表3可知,实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优于对照班,这说明FIMLM中的丰富立体化的移动微学习资源信息量更全面,这些学习资源中渗透了工程实践思想,使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该模式更有益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创新能力对比

3 结论

FIMLM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非正式化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传统教学的一个有益的补充.由于其具有碎片化和微小化的特点使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更适合于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趋势,该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振虹,杨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2-20

[2] 王波,陶佰睿.大学基础课程碎片化智能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6(4):51-54

[3] 杜智涛,付宏,晏齐宏.国内“微学习”研究的视域——基于共词分析方法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10):31-34

[4] 王波.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J].科技通报,2013,29(7):120-122

[5] 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90-97

[6] 王波,杜晓昕.基于AS-UII机器人的移动学习通信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19(8):67-70

Empirical study of fragmented intelligent mobile micro learning for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WANG Bo1,YU Xiao-min1,SUN Zhen-long2,DU Xiao-xin3,LI Xiao-ye1
(1. Center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2. Office of Admissions,3.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ntrol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Abstract:The mode of fragmented intelligent mobile micro learning is applied into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is teaching mode is investigated and empirically studied in experimental class,control class and teachers.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highly recognize this model,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obviously improved,and this model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fragmented;intelligent mobile micro learning;empirical study

中图分类号:TP30∶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6.05.023

文章编号:1007-9831(2016)05-0081-04

收稿日期:2016-03-0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401107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青年专项课题(14Q098)

作者简介:王波(198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E-mail:wangbo_theone@163.com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碎片化实证研究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想象力都去哪了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