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涛
【摘 要】农村初中数学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学科,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要立足学情,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数学素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28-01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舞台,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小学生顺利升入初中却出现了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以致于不少学生厌学情绪明显;又由于优秀教育资源的增多,很多学生到城里读书,优秀的小学毕业流失日益严重,尖子生很难留下来,而学困生越来越多少,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成绩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数学老师,制约着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难只又难。面对这种情况,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立足学情,准确定位
学情是制定教学方案的依据,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凭借。作为数学教师,所教的学生不论是起始年级,还是毕业班学生,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点。对于一节课来说,确立教学目标,要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教学设计时,必须尽可能地切合学生的学情,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实施时不会出现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课时,我根据所教学生的学情,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综合考虑教材的基本要求,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通过拼图活动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拼图探索勾股定理,而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证明勾股定理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接受,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索,便于学生发挥。
二、选择教法,促进合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最适合学生开展学习,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最适宜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它通常以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每个小组6—8人,组内有学习组长,有学习分工;班组内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合理安排。学习过程中,既分又工协作,能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与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图形去探索图象性质,然后分小组让学生展开讨论,组内成员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然后分六个小组各推荐一名同学到黑板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本组的同学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纠正。之后,由本组同学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的情况,最后,由教师或其它小组成员进行点评,肯定做法,指出不足。学生展示与点评的过程本身又是促进提高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展示与讲评能够得到师生的肯定,甚至好评,那么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就会高涨,他们就会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积极的讲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会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提高一大步。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的潜能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他的学习能力密不可分,与他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因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可以沟通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教材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生活与社会中发现数学的奥秘,探究数学的真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授《勾股定理》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赵爽弦图”,给学生一个思考;老师出示大会会徽的意图是什么呢。紧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为什么会选用这样的图案作为会徽呢?你们听说过勾股定理吗?"通过老师的一连串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这个图案的意义,寻找答案。于教师趁机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和在生产中的运用。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一下子精力集中,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之中。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切感到,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探究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