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叶琴
【摘 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科学课堂上,虽然教师也在有意识的引入合作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立足目前我国初中科学学科合作教学现状,探讨合作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教学 初中科学 教学现状 有效性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作为素质教育下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增加学生的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不能像教学内容一样传授给学生,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
而合作学习是指导学生通过和的方式互相汲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推进课程教学,无论在课堂气氛的调动,还是教学效果的提升上都有着一定的效果。
一、初中科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内容随意
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教学而进行合作教学对于合作的内容没有进行深思熟虑,不管教学内容到底适不适合进行合作教学,遇到疑问就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发挥不出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造成课程拖拉,影响教学效果。
(2)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并不充分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的内容之后,并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甚至还会加上思考时间限定,造成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并不能真正深入,挫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使合作变成教学摆设。
(3)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到位
教学中,教师错误的把合作教学理解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将自己放在课程设计者的位置,没有把自己也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学指导者的身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得合作学习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变成一场教学作秀。
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时间和教学内容做出教学调整,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团队的形式互相交流学习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形成团队互助模式,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多边交流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不仅能就课程文化知识进行互相学习,还能有效的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从学生的责任感,团结协作能力,竞争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够调动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其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加强,有效调动了课堂教学气氛。
三、合作學习的有效开展
(1)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要想开展合作学习,必然需要教师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题的思想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变灌输教学为引导教学,通过鼓励和启发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教学的情绪,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想学”,真正想学,乐学。
(2)科学合理的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教学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在分组的基础上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分组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个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以此作为小组组建的依据,先进带后进,中间有选择的搭配,实现学生分组的优化组合。
(3)小组人员分工到个人
小组组建成功后,要想让组内学生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必须进行内部成员的分工协调,鼓励成员为小组合作贡献自己的责任,进行思想创造,发挥团队每位成员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制作临时装片进行细胞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对成员进行分工观察,按照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每个人在观察的同时,侧重观察不同的方向。这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使每个人都能在团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光发热,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的设计者,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收获,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保持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探索科学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与人顺利交流的快乐所在,实现合作学习对学生在情感培养上的目标。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一些以前自己在求学阶段发生的趣事,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5)通过合理评价强化合作学习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还需要及时配合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刺激,有效发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积极作用,鼓励为主。
在初中科学课堂实施合作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创设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还需要教师有效引导,进行合理分组分工,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在不断地完善的过程中成为初中科学进行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渠道,要如何有效进行合作教学,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东兴.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
[2]郑瑞杨.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科学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N].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