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2016-11-16 14:12吕伟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5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C语言翻转课堂

吕伟忠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文章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对理论课和实践课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践论证,取得了一些效果。

关键词:C语言;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31-02

C语言是一门典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既适合实际开发,又适合教学。一般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且安排在第一学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好比一把双刃剑,学得好,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学得不好,将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更会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目前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专注讲解语法、解题技巧等,结果却适得其反,考试合格者寥寥。因此,C语言教学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得地步[1]。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现状分析

1.1 教学目标过高

一直以来,C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系统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法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以及实施一些针对性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有时甚至把通过二级C考试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2]。这样的目标对于个别学生是适用的,但缺乏普遍性。C语言课程一般放在首个学期,目的只是引导学生入门、提高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这样的教学目标,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未免过高。

1.2 教学方法不科学

为了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教师理论课的重点自然就放在课程的细节上,而C语言数据类型繁多、语法严谨、书写规则灵活多变、知识点前后多有联系,再加上算法比较抽象,作为初学者如果课后稍不努力,接下来的课程便跟不上节奏。而高职学生有的文理兼收,大多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适应不了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结果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由于理论课学生没有理解知识点,没有建立学习兴趣,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到了实践环节,对于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学生一般不会自己主动完成,相反很多学生都在等,等快下课时老师公布实践答案,然后抄到实验报告本上。

2解决方法

2.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获取相应的文凭的同时掌握一项或多项专业技能,从而能够为当地的企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掌握简单的语法规则、逐步积累常用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技巧、初步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简单应用问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一学期,作为一门入门级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走进计算机的大门,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理论课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课前几乎不会预习,课后也很少复习。而对于C语言这种抽象且逻辑性强的课程,如果没有课前预习,单凭听课,是很难掌握的,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难以学好的重要原因。在理论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所谓翻转课堂教学[3-4]其核心思想已被科学的描述为:课前,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音频、文字材料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传授;课上,针对课前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教师个性化辅导、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等,达到知识的内化。在该教学模式中,课前教师首先把课程的学习要求、内容重点、课上需要回答的问题乃至课上需要完成的题目等制作成课前学习任务书等放到网上,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明确表示课上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并计入平时成绩,给学生以压力;同时建立起学生和教师间的联系通道,如QQ群,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课上,教师首先对任务书教学内容用最简短的方式进行复述,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对任务书中问题进行提问,用以了解课前学习情况,同时对重点加以分析;最后使用一定的案例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总结。

2.3 实践课引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5]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异质小组中相互学习,达成一致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以小组为学习活动的单位,由教师拟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将合作的意识潜移默化的植入学生脑中。在C语言实践课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优劣搭配,取长补短,组间的竞争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有部分学生之前已经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能在合作中起带头作用,以学生带学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软件设计都是由团队合作开发的,程序设计工作本身就需要相互合作,此模式能提前让学生适应相互协作、及时沟通交流的工作状态,为将来进入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实践

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分为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和课上知识内化环节的设计两部分,前者以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为主,后者以课上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学习为主。实践课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并集体计分。我校以此方法进行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并已经尝试两届学生,效果良好,本节简要介绍实践过程。

3.1 课前学习设计

以往课前学习虚拟平台都是建立相应的学习网站,学生需要在特定场合使用电脑上网学习,因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普及使得学习环境更简单化,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全班的QQ群,于上课前一天把相应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群共享并督促学生利用下午空余或者晚自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保持在线答疑。学习资料主要是教学视频和相应的PPT课件,可以收集已有的资料也可以教师自制。同时上传的还有一份课前预习任务书,用来引导学生自学。任务书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资料列表、学习的要求以及课上要回答的问题等,以下为循环结构第二次课程的课前预习任务书,如表1所示:

3.2 课上教学设计

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已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但印象不深,尤其对于细节还比较陌生,课上教学的目的就是加深印象、内化知识。课上教学一般分三部分:首先由教师把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列出重点、难点;然后对课前所提思考题进行随机提问,结果计入平时成绩,此举可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并给学生以学习压力;最后可以列举一些简单生动的例题进行师生互动。

3.3 实践课设计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已掌握相关知识点、接触了典型例题、产生了学习兴趣。实践课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加强合作意识、提高应用能力。为此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到4人,每组一台电脑,并把班干部平均分配到每组,随着教学的进行,组成员可以根据各人的学习情况重新调整。实践内容可以是典型的例题改变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跟生活相关的例题以提高学习兴趣,整个过程以学生讨论学习为主,教师答疑为辅,课程结束后学生上传实践课成果截图,教师建立实践课分组评分表,如表2所示:

根据课堂交流合作情况、实践结果、程序书写风格、算法创新几方面给每个小组打分,并作为平时成绩。

4 结语

本文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分别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近年来录取率的提高,学生的个体差异越发明显,学习的自觉性有所下降,今后必须不断地研究学生的特点、尝试最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林,付志坚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机电技术,2012(12):172-174.

[2] 沈建国. 浅谈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8-79

[3] Fulton,Kathleen.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J]. Learning&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012(6):12-17.

[4] 张渝江. 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5] 梁胜. 合作学习方式在高中女生篮球教学效用的实验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C语言翻转课堂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