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兵 刘晓勇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儿童时常表现出不愿思考、不会思考甚至不思考的现象。教师应注重思考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想方设法引导儿童学会思考、愿意思考甚至主动思考,可以采取下述策略,让儿童的数学思考走向深刻:动静相宜,激活儿童的数学思考;从点状走向结构,催生儿童的数学思考;挖掘知识本质,深化儿童的数学思考;设计开放性问题,优化儿童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整体建构;数学思考;指向深刻;知识本质;开放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34-03
【作者简介】1.乔海兵,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2),一级教师;2.刘晓勇,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2),一级教师。
一、儿童数学思考面临的现实问题盘点
1.知识呈现快捷化——儿童缺少过程性的数学思考。
以苏教版六下《正比例的意义》一课为例,一教师这样进行教学:首先,复习学过的数量关系;其次,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提问,如素材中有哪两个量?它们之间是相关联的吗?它们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再次,进行判断练习,让学生根据两个量的比值情况进行判断。教材中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内容,旨在加强学生对一些变量关系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也渗透着函数思想,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做铺垫。上述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快捷传授,学生缺少过程性的数学思考,很难真正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点状教学常态化——儿童缺少结构性的数学思考。
教学苏教版四下《乘法分配律》一课时,一教师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先加后乘计算,另一组先乘后加计算。根据结果相等得到一些等式,如25×(40+4)=25×40+25×4。列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后,教师就请学生总结规律。当教师呈现25×4×20时,一些学生会这样计算:25×4×20=25×4+25×20。出现这样的现象,看似是因为学生马虎,其实是由于教师只围绕这个知识点来教学,使得学生缺少结构性的数学思考,对于不同运算律间的区别和联系没有一个关联性的整体把握。
3.教学经验片面化——儿童缺少本质性的数学思考。
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有些教师会让学生把做好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木框分别拉一拉、压一压,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之后会说:长方形拉得动,三角形拉不动。教师随之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这里,教师仅利用“能否拉得动”这一片面的教学经验来判断,使得学生无法正确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本质内涵。
4.问题牵引线性化——儿童缺少开放性的数学思考。
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一教师给学生5根小棒(分别长4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和12厘米),提问:用5根小棒中的任意3根,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能!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用长4厘米、5厘米和12厘米的三根小棒摆摆看。随之,教师又要求学生用长5厘米、7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摆摆看。在教师的“有序”引领下,学生知道了能摆成的有7种,不能摆成的有3种。上述教学,教师把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分解成细碎、线性的小问题时,也就剥夺了学生进行开放性数学思考的机会。
二、影响儿童数学思考的原因剖析
1.学科立场下,教师缺乏对知识育人价值的追寻。
在学科立场下,教师更多地关注如何把固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往往会忽视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此,就会遮蔽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创造和发明的实践过程,遮蔽学生在大量事实性材料的基础上经历知识的归纳概括、提炼抽象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教师缺乏教育学立场是影响儿童数学思考走向深入的前提性原因。
2.点状思维下,教师缺乏对知识整体建构的把握。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养成了就事论事的点状思维习惯。备课时,常把教学目标详细、具体地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课堂上,也会偏向例题与习题等点状知识点的教学。点状的思维习惯使得教师长期缺乏对知识整体建构的把握。
3.经验定势下,教师缺乏对知识本质挖掘的敏感。
当下,诸多学校为教师搭建了“师徒结对”的平台,年轻教师从中迅速成长了起来,然而,速成也会有遗憾。当新教师面对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时,易犯拿来主义错误。另外,教师也有懒惰的一面,守着经验会犯经验主义错误,在一个个经验的定势下,便渐渐丧失了挖掘数学知识本质的敏感和动力。
4.急功近利中,教师缺乏对核心内容开放的设计。
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长程意识,习惯用线性的问题牵引学生,此时,学生明白的是问题的每一步,轮到自己独立解答时,就会举步维艰。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立竿见影,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也可以说,问题设计缺乏整体性、结构性和开放性,学生很难亲身经历完整的数学思考过程。
三、让儿童的数学思考“深”下去的实践策略
1.动静相宜,激活儿童的数学思考。
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是儿童第一次正式接触变量关系,因而培养他们动态的变量意识,是帮助其正确理解正比例意义的关键。实践证明,如下教学活动更易激活儿童的数学思考。
首先,教师课件出示大量的变化情境:股票行情,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的变化,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蜡烛燃烧和汽车行驶,海拔与氧气的含量,一分钟跳绳的时间与心跳的变化,两人的年龄情况,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思考:每个情境中的两种变量是怎么变化的?在这些情境中,哪些量的变化具有相同的特点?按照变化的特点可以如何分类?交流后,依据情境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可以把情境分成三类: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同时增加;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同时减少;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时增时减。接下来,围绕“同时增加”这一类继续研究,又可以把它分成直线上升和曲线上升两类,继而发现有两个情境是成倍增加的,其中一个情境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此时,教师及时揭示这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在这里,教师通过呈现丰富的素材和前置问题,在逐步深入的分类活动中,顺应儿童的数学思考,引领儿童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活动最后,儿童水到渠成地给予了这一动态过程一个静态的总结,对正比例关系中动态变化的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2.从点状走向结构,催生儿童的数学思考。
教学苏教版四下《加法交换律》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提炼探究的方法结构,实现运算律研究方法的正迁移,让儿童的数学思考得到生长。
环节1:引发猜想
列举几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加数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环节2: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吗?并引导学生列举时要考虑全面,包括对特殊情况1和0的考虑。
环节3:概括规律
对一般情况进行验证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的规律。引导他们进行准确的表述,并让其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环节4:总结延伸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概括和延伸。帮助学生提炼出探究这类规律的方法结构,并积极地迁移到同类运算律的学习中。
对于此类运算律的教学,都可以按照以上四个环节来开展研究。这样教学能使原本结构性很强的运算律结构链得到完善,实现知识点到知识结构的飞跃。在一次次经历中,儿童构建并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生长数学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挖掘知识本质,深化儿童的数学思考。
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可以用材质一样的铁棒做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边长任意,要求相邻两根铁棒的连接处是可以活动的。通过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含义。在初步感受连接点可以动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后,出示焊接成的四边形,让学生去拉一拉,并追问:这样的四边形也拉不动,说明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吗?接着让学生用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小棒分别去摆一摆,看看同样的小棒各能摆出多少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在操作对比中,学生会对摆出的形状及其面积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交流感悟到: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指的是形状和大小都唯一。操作中的矛盾冲突、经历中的深刻体验与交流后的理解提升,让儿童的数学思考在正确的轨道上得到深化。因此,教师要在学习、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挖掘数学本质,让儿童的数学思考不断走向深入。
4.设计开放性问题,优化儿童的数学思考。
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教师根据“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核心内容,确定了“和”与“大于”这两个核心词,设计出两个开放性问题: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有的组合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呢?
教师提出第一个开放性问题时,一部分学生会毫不犹豫地点头。接着,教师让学生用5根小棒(分别长12厘米、10厘米、7厘米、5厘米、4厘米)中的任意3根进行充分的操作。在此,要特别提醒学生思考:怎样操作和记录更有利于发现规律?
在解决上述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交流提升,经历了完整的思维过程,数学思考也变得有序、全面。儿童思维的动态生成及其思考后的有力反馈,让他们顺利地概括出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以说,开放的问题设计很好地优化了儿童的数学思考,发展了其数学思维。
为了让儿童的数学思考走向深刻,教师在完善自身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在读懂儿童思维的基础上尊重、理解儿童。此外,还要在恰当的时机,利用适当的载体,组织儿童经历完整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要对儿童的思维进行有价值的引导,优化其数学思维。当我们贴着儿童的思维、按规律教学时,儿童的数学思考必然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