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瑞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新业态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热点。文章在论述“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3个面向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德育教育;管理机制
引言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家为扩大内需、改善国内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挖掘市场竞争主体创新创业活力,自2015年3月以来陆续出台了~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强调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经过近一年半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无论在项目数还是创业人数方面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人员的创业更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所学的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计算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在创业过程中难免出现对于物质需求、金钱、名利、风险收益平衡等问题,所以各高校有必要探索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德育教育的结合,并且建立面向促进大学生“互联网+”双创教育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
1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分析
1.1“互联网+”创新创业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传统产业增长乏力,带动就业作用也在逐步减弱。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战略已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互联网技术将深刻地改变目前的经济形态和服务方式,催生出更多全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
1.2创新创业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做出改革
目前,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政策的支持下,高校众创空间不断涌现。以天津市为例,已经有48所高校的51家众创空间投入正常运营。年轻创客的想法在众创空间内得以实现,各类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在众创空间出现。目前,双创活动对传统行业的支持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同时,高校众创空间沉淀了大量的优秀项目和团队,如何让正在创业的学生和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竞争能力,激发更多大学生的双创热情,同时也进一步扩大双创对传统行业的支持效应,需要高校对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
2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间的关系
2.1德育教育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处于道德规范成型和价值观塑造成型的阶段,高校的德育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美好道德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工程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规避创业风险、遵守行业准则、坚持职业操守,提升学生全方位的综合创业素质,其中很多都要涉及高校德育教育内容,所以高校德育教育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高校通过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正确处理创业与学业的关系起到关键作用。
2.2“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催化剂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互联网技术,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经营和服务方式,催生新的企业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形成一套基本的方法论体系,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商业社会的运营逻辑。经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又可以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感悟和认识经过自己的思考、反馈来修正之前接受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德育教育过程中枯燥的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德育教育产生更好效果的催化剂。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有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关系。德育教育促进了双创教育的不断发展;反过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大学生在“互联网+”方面的双创实践.升华了德育教育。
3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形势下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建立
3.1基于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难度较之前时期大幅增加,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体现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水平,也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有别于其他系统绩效评价的是,高校德育系统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和法制意识方面的提高,很多指标是无法用定量的方法直观地表现出来,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教职工的管理事故、教学事故以及学生的违法行为等事件出现的次数与频度来进行衡量,要结合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效率、部门协同程度等方面的表现,建立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德育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业绩等方面的评价依据。在当前时期还要更多地加入关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辅助方面的绩效考核指标。要把德育工作者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一级“互联网+”领域行业动态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列入考核指标,对于考核水平较好的教职工可采取奖金激励、职位提升等手段增加其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普遍的绩效水平不理想,则需考虑调整组织架构或者调整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量。另外还要针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学生群体建立学生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不局限于政治思想觉悟、道德文明行等,还应加入互联网企业规范、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行为标准等方面知识掌握指标,对于评价低于标准线的同学则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进行引导与帮助。
3.2基于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
在高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际结果偏离预期而发生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分析如何才能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将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尤其是创业对于处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风险较大,错误的选择或盲目创业都会影响一生。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形势下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风险交流三大部分。首先根据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在社会交互多、计算机技术应用强、创业风险大、行业知识产权重要等方面的特点,在风险评估阶段发现学校目前德育管理问题状况,提出问题目标,找到风险因素对风险概率及风险损失进行估计,最终计算出各个因素的风险损失量;然后进入风险控制阶段,针对软件源代码侵权、技术研发失败、创业资金被骗等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常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重点监控,确定应急预警流程,制定相应的应急对策。
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是,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面临着IT市场与技术瞬息万变的不确定因素,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的风险管理一定要重视风险交流的作用,即与高校管理决策层人员、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等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德育工作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工作,许多风险评价指标难以量化,而且有时学生的心理在短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各级组织必须通过经常的风险交流,尽可能得到翔实、准确的有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反应。对于“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情较高的学生既要通过交流保持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又要把“互联网+”创业将要遇到的风险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配合“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减少风险的方法与措施。
3.3基于多维协同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所涉及的高校管理部门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学院、管理与经济专业学院、学生管理及教务管理等多个部门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其中。面向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高校德育管理系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高校资源的短缺性以及协调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单独依靠高校的单方努力,而是需要建立多个主体在多个维度上的协同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整体目标。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并且与社会和产业的交互很多。根据全局系统观的指导原则,应把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看作是高校方、家庭方、社会方以及学生方多主体汇聚的整体协同系统,在每个主体的内部要建立次级的协同系统;高校内各级管理部门与人员,家庭内各个成员,社会里的各个机构组织、政府组织、各类企业、社区居委会,学生方内的各个学生组织、共青团员、党员、积极分子等组成了各个子系统,各级子系统之间可以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对包括学习材料、工作经验、个人体会等方面的软资源以及包括教学设备、辅导设施、实践场地等方面的硬资源的整合,最终将系统内各个主体与因素相互联系,打破原有的相互干扰与制约。这样就形成了“协同多主体,分设多部门,建立多平台,采用多方法,整合多资源”的高校德育管理多维协同系统,保障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实施。
4结语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与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两者密不可分。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新形势下,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可以发挥德育教育系统中各方的积极性,基于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可以约束各方的行为,基于多维协同的保障机制为各方的相互合作提供了支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了完整统一的高校德育教育管理机制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高校德育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更多地要依托体制与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一方面,要合理地调整高校各部门的组织职能和岗位权责,在顶层设计层面就要考虑到互联网+”创新创业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体系建立;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按照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要求顺利进行,体现德育教育管理机制的效用,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引领作用,为大学生双创教育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