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推动地方特色,卓越计划成就人才培养

2016-05-14 15:54
计算机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计算机专业大学

周激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计财、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科技(含重点实验室建设、局校合作)、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联系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院、信息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党总支、软件工程学院党总支、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党总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IEEE Senior Member。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持3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150余篇次。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出版学术专著4部(英文1部),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三等奖。编者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参与学校。春来巴蜀树树花的季节,带着对这样一所极具地方特色高校的好奇,《计算机教育》杂志专程访问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下面是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和周激流校长(以下简称周)的专访对谈。

奚:周校长,您认为“互联网+”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意味着哪些使命?

周:“互联网+”环境下,我认为计算机专业的使命有如下三点:

(1)培养创新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发展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是“互联网+”的目的,创新型人才则是基本保障。“互联网+”行动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驱动。计算机专业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培养方案,为培养高质量“互联网+”信息人才做好准备。

(2)为“互联网+”提供可靠、高效和稳定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互联网+”运行在基于“云网端”的基础设施之上,计算机专业要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为工业、物联网及金融等行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服务保障。

(3)研究新型数据资源管理模型。“互联网+”环境下产生了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资源。生产要素的管理决定了生产力的效率。计算机专业应该承担管理数据资源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建立高效低碳的数据资源存储模型、提供稳定的数据集成及数据共享解决方案、提供安全的数据资源保障措施等。

奚:创新驱动大环境下,您认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周: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驱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驱动。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关键是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培养优秀后备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办法。2008年学校整体开始推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之一。学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专业定位、梳理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等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以既有的信息、大气、统计等优势学科为依托,构建面向创新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目标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我认为今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还应着眼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所以,我们的专业结构既要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需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有挑战、有进取,才有突破,人才培养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

奚: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顺利更名足可以看出其重要性。作为西部的一所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性大学,对于今后的地方特色发挥,您有哪些打算?周:更名以后,我校主要是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了更规范的梳理。以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现在经过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应该归纳为八个字: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我校具有鲜明的信息科技和气象科技特色,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签约共建的学校。我们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其实就是为社会服务。

作为西部一所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性大学,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发挥地方特色。

首先要主动融入。电子信息产业是我省七大产业之首,也是规划培育的三个万亿规模产业之首。因此,我们将进一步主动融入需求,积极发展信息技术特色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其次要主动服务。我校是全国两所主要从事气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中国气象事业正面临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契机,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气象人才培养和加快气象科技创新。

最后是协同创新。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建立完善高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问题的能力,建设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

IBM、微软、Oracle(甲骨文)、SAP全球软件大公司聚首成都,Intel、AMD、德州仪器、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集成电路和通信巨头也落户蓉城,成都占据着西部高科技研发的中心地位。面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学校将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将发挥信息技术特色优势,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服务于四川省医疗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统计信息化建设。

奚:目前全国高校普遍设置有计算机专业,请您介绍一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周: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谈。

一是办学积淀丰富。我校计算机专业开办历史悠久,起源于气象数据处理和气象图像处理。气象行业是最早涉及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的行业,是国内最早拥有大量超大型计算机的行业,我们也是最早开始此类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

二是具有学科专业集群的优势。虽然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各类高校广泛开设,但从我校校名就可以看出,我校是更加专注于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达到21个,占全校专业总数的40%,覆盖了从电子材料与器件到集成电路、设备与装备、网络与信息安全、再到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信息技术全产业链,是信息技术学科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四川省属高校之一。

三是协同创新优势。我们紧紧结合行业和产业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戴尔、仁宝、微软、中软等业界知名企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我们与微软、甲骨文等公司共建了校内专业实验室;由我校牵头,与戴尔、仁宝、中软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科院成都计算机研究所等单位共建了四川省图形图像与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集成计算与芯片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协同创新,有效汇聚了地方、行业、企业资源,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

四是教学改革优势。我校早在2004年就将学校发展的重心从外延式的规模扩张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在同层次的高校还在扩招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稳定规模、强化质量。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等欧美高校倡导的CDIO国际工程教育模式,与国外知名高校同步实施改革,以产品从构思、研发、运行到废弃和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和团队工作能力和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构建产品、过程和系统的能力。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有力地提高了学校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工程教育质量。

在全国普遍设置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下,我校计算机专业于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当时全国仅有60所高校获批。2010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成为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过实施卓越计划,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标准,构建了项目驱动的工程课程体系,深化了产学研多方协调育人模式,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

作为一所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是学校的主体学科和优势学科,是我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8个一级学科。学校每年毕业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近2000人,2000年划转地方以来累计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输送了16000余名科技人才。近5年来,学校受省内企事业单位委托承担了电子信息类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三等奖7项。为地方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力支撑。近年来在成都天府软件园各企业招聘的技术类应届毕业生中,我校就业人数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2位。

奚:CDIO工程教育在国内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您能否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谈谈我国工程教育的潜力有哪些?未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周:我国的工程教育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规模世界第一,但培养的学生质量一般。高等工程教育存在“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严重不足”等弊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家竞争力,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在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方式、体制进展等方面全面改革。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也和其他高校一样直面困难和挑战。我校借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全校深入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确立了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逐级描述细化并落实于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培养过程中强调真实工业的产品构思—设计一实现—运行工程背景。

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到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1)实施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eduction,OBE)改革。我们熟悉的“CDIO、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越计划”始终贯穿OBE的理念或教育模式。微观层面,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重知识传输轻能力培养”等问题,都可以OBE的系统改革得以解决。宏观层面,OBE理念对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彻底的OBE改革可以带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全方位深入改革。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工科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参与工程实际项目,一个工科院校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验、项目实施、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是培养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探索加强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3)密切与工业界产业界的联系。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创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工程能力,还可以帮助学校明晰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

(4)适时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备条件的专业积极申请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认证,推进OBE教育模式改革,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一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从本质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竞争能力。

虽然我们的学生主要在国内工作,但国内的企业尤其是IT企业,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尽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化竞争需求的工程师是我国工程教育的迫切任务。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CDIO工程教育模式就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该模式在2010年荣获被誉为“工程界的诺贝尔奖”的美国工程院“戈登奖”。我们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最主要的是借鉴了CDIO比较成熟的工程人才标准,以国际化的标准引领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其次,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构建了多层级项目级联驱动的课程体系来推动这些国际化标准的实现。此外,我们针对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脱节的短板,推进了行业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密切与产业界的沟通与联系,拓展了学生工程实践平台。

奚: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能否请您谈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如何平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周: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但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体,本身是相互促进的。德国教育家洪堡早在1810年就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

虽然您提的这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并不突出,但我个人认为,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校长的重视程度。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水平与教学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尤其突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增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保证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上任以后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经过深入思考和斟酌后提出的,最后被归纳为20条,成为我校教改的20条方案。这些都反映在具体的实践中,已在实施。

在平衡教师教学和科研上,我们一直倡导建立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生态。在学校年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选、教学和科研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注重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导向作用。在刚结束的我校优秀教师评选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十位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在科研上表现也同样突出。

奚:您担任四川省计算机方面的学会和协会负责人等社会工作多年,您认为四川省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周:我认为四川省在计算机教育方面有以下特点:

(1)高校力量比较强大,有985、211高校4所,省属本科院校25所,专科院校58所。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理论和工程两方面的人才培养都兼顾到了。

(2)计算机学科的专业覆盖面广,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

(3)服务地方经济好,尤其是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各个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这样具有电子信息特色的高校更是如此。

(4)在创新创业方面,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和成果基本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实际上是对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很好的宣传。

(5)自2006年我创建首届“四川省高校计算机(软件)院长论坛”以来,今年已经是第十一届了,已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作为西南交通大学120年校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过去的10年里,论坛始终坚持立足人才培养,为省内兄弟高校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打造了研讨、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穷省,发展很不平衡,对高校投入较少,很多高校与产业比较脱离,成都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好一些,但在省内其他城市校企合作很不理想。

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四川省的计算机教育应当继续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进行人才培养,在创新创业方面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在教育形式上,在“互联网+”时代,MOOC教育和翻转课堂等方式将会是发展的热点。

奚: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您觉得最大的困惑或者危机是什么?

周:困惑之一:找准地方性高校的定位比较难。因为,在国家的大战略背景下,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意味着对重点大学的重视,这让我们有一些“被遗弃感”。即使我们奋起直追,在里面苦苦挣扎,还是难以进入一流大学的轨道。同时,国家还倾向于企业、倾向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我们在两者之间,社会迫使我们难以定位。

困惑之二: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地方需求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以学术评价为主,学术论文是其中一个指导性指标。而地方的需求,包括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与学术评价指标并不能很好契合,这样教师在对接地方需求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心理。

困惑之三:现代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和囧境。地方高校拨款少,产业行业支持少。行业院校受地方管理,两边支持力度都不够,寻求自身的发展很困难。

此外,在国家一流大学建完后,我们如何在一流大学和应用技术型高校之间过渡?

奚:作为大学校长,您怎么看大学教育向高中教育延伸?您对高中教育有哪些期望?

周: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仅取决于大学阶段的培养,还与高中、小学、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我仅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为例。今天,大家都认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我们正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中。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而我们的高中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培养模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数理化的学习与科学的“体验”分离。久而久之没有了探索的习惯和兴趣。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很多人会对专业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不少学生出现严重的“大一”现象。

因此,我期望在高中教育过程中,能探索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探索兴趣,能够明了地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在大学和未来有什么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对科学的“体验”。通过“做中学”“玩中学”,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创新能力在“体验”中得以提升。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达到“我要学”“我想学”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和大学教育接轨。

总体说,大学教育向高中延伸,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点燃科学理想,培养自己的兴趣。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计算机专业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探析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
至善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