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6-04-13 18:36:31罗新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教案教学资源有效性

⌾罗新有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罗新有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谈谈以下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目的明确

师生互动交换的重要情势就是提问,提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腕。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会疏散精力,糟蹋时间。因此备课时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是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还是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还是学习方法的领导性提问,或是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等。如在上《江南的冬景》时,我就让学生带着“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色?作者是通过哪几幅具体的图来表现的?”这两个问题来初读课文的。目的明确了,学生就知道初读课文要了解什么,这样初读课文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二、深入钻研文本,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上各种公开课前,不是先研读文本,而是先从网上寻找相关教案,一味地模仿、因袭他人的教学设计;平日里,个别教师撰写教案视《教师用书》为至宝,甚至完全依赖《教师用书》,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其实我觉得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这样去做: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应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们先应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课本上做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的预设,更应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便可以打开电脑搜集资料,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钻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正确设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换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这个过程中,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三、面向全体,切合实际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应面向全体学生,确保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是课堂提问有效性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注意提问密度 教师唱独角戏,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早已被当今的语文教师们所扬弃。如果一节课教师从头问到尾,是否就科学呢?语文课上“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多而滥的提问会令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因而,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

2.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正如著名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

例如: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如果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根本不富于启发性,大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是:“文中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如何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那学生的反应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必须经过思考后才能答出。大部分同学经过通读全文后进行思考不难得到答案。

四、运用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有经验的的老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增强了学习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教师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示鼓励,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当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师可用皱眉、沉默、凝视等以提示;当学生自觉性较强,课堂纪律较好时,教师可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要吝啬这小小的举动,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甘肃省武山县城关学区 741300)

猜你喜欢
教案教学资源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立定跳远》教案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半张纸》教案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4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