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

2016-04-07 02:22陈松友韩喜平汤克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陈松友 韩喜平 汤克敌

摘 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高校校内资源,协同来自高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实现合力育人,从而有效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合力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6-0001-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既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又是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高校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充分发挥校内各方面优势,扩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教育内容,形成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从而有效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合力育人”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

马克思主义合力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合力”问题,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合力问题进行过阐述,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论断。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多次谈及生产过程中的合力现象及规律。他指出:“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举起重物等)时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区别。协作直接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协作的结果是,通过协作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之同样多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分散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多。”[1]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力量的总和,这种力量的总和,马克思称之为“集体力”,本质上也是生产的合力,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中因协作或联合而产生的合力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力量,而且是一种由劳动的个体自然生产力融合而成的集体力。

恩格斯则在深刻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时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马克思恩格斯的合力思想,核心就是强调优质的组合模式是形成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并结合工作实践又进行了新的发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毛泽东还认为“力量一分散,事情就难办了”[3]。邓小平认为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哪一个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误,而是因为合作不好,形成‘几套马车”[4]。胡锦涛2005年1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重大任务,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2.系统论思想

系统论思想最基本的精神是将事物视为一个内部诸要素具有内在关联的整体,在整体中每一个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或行为。系统论既研究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机制与规律,又关注各要素如何构成整体,维持整体稳定并推动系统演进。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属性,系统是各要素联系组织起来的产物,是各要素的综合体,系统具有各要素综合起来的整体功能,决定整体及其性质的不仅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基质要素不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告诉我们,注重发挥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如果各个作用力量发挥得好,就会形成一个更为强大的合力,从而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发挥不好,反而会影响各个原始力量的发挥,进而削弱其整体功能。

系统论思想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合力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也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多个环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需要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当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要素都独立存在、无相互联系时,现实的教育活动效果就会降低,只有当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才会产生更大的效果。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国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体现,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价值观冲击极其严峻,尤其是高校的青年学生,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面对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思维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现象都在提示我们,处于这样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决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决不单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单维或单体工作,也不是学校团委一个部门,还不仅是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事,它应该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系统教育活动,它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教育环节之间紧密结合与协同运作,进而形成整体教育合力。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1.高校职能部门和人员缺乏沟通与合作,不能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学生处、团委、党校、宣传部等部门承担,这些部门对应不同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共青团干部,党校教师,党政工作干部,这些队伍分工不同。但在一些高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的这些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责,教书的教书,育人的育人,管理的管理,服务的服务,各部门出力不合力、行动不联动,不能形成协调联动的局面,这种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合力,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培育途径和内容缺乏统筹,不能形成有机融合的整体

当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上,无论是在教育途径上还是教育内容上都“缺乏目标上的步调一致,内容上相互渗透、融合与补充,方法的相互借鉴,资源的相互整合,难以达成一个有机融合的教育整体”[5]。价值观教育解决的是价值选择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要做到以理服人,目前在一些高校,课堂理论教育缺乏学理性,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脱离,不能将思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无法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不能用学到的新知识指导自身的行为,知行不能统一;校园文化建设着重于自我创新,不能合作创新和协同创新,难以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途径协调互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各自为战,独自发力,对于一些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层层深入的内容,缺乏有效协同合作,难以形成各个课堂间的协调联动,不能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高校内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这些现实状况说明,高校内未能形成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各教育力量间孤军奋战,合力欠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自然大受影响。

三、高校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合力的路径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高校校内资源,协同来自高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从而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体合力和整体效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结构上朝着整体功能有序和优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高校要形成合力育人的理念

以往的单维性和片面性的习惯思维和教育理念,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忽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缺乏系统整体思维的教育理念,以及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问题的认知,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整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瓶颈。因此,今后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的单维性为多维性,转变教育理念的片面性为系统性、整体性,这是真正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形成问题的基础。众所周知,高校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其教育理念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决定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性、整体性理念能否形成的的关键。因而,转变高校党委的教育理念,强化高校党委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问题的认知,是高校形成合力育人理念的根本。高校党委教育理念的转变了,则能抓好顶层设计,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布局,整合全校各种优势资源,促进各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各个课堂间的协调联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育人的氛围。

2.高校内各横向部门要协同合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涉及到校内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育人的责任,每种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个地方都是育人的阵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党政各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局面”。因此,要更好地完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就要在坚持合作育人、协同育人的理念下,组织、协调、优化、协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单位、团委、学生处、党校、社科处、宣传部、教务处、后勤等部门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合力,做到思想一致,步调一致,职责明确,工作互补,既避免由各自为政所造成的重复劳动,又避免由于分工交叉而造成工作中的互相推诿。

3.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的合力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在高校育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课堂在社会的延伸,把三者充分结合,有效统筹,全方位育人,才能从根本上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课堂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育。课堂教学由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客观的教学评估环节组成,教育内容是系统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教育时间是有保证的,教师也是专业的,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上,效率是是最高的。实践证明,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较快地把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传授给大学生,是大学生比较认同的一种教学模式。[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课堂教学。

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项隐性的育人活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既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途径。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校园文化的主动性、实效性、艺术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内的文化评价、文化选择、文化应用,实现和谐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7],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其与课堂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社会实践这个重要环节。对于这一点,毛泽东曾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8],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也是形成社会主流价值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培育,既要靠教育、灌输,更要靠实践、体验。为此,高校要不断建立全方位的覆盖面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把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破口和焦点,建立健全实践养成机制,通过大学生主体的实践体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其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

4.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专业课、党课,实现全面渗透

高校课堂教育中,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专业课、党课等课程之间的壁垒,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专业课、开放课堂、党课等教育教学方式各有侧重,彼此渗透,相互贯通,共同贯穿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全过程,不断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的张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公共课、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功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一种理论教育,通过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化处理和宣示,形成青年学生的理性认同,然后是转识成智,转智成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通过理论讲价值或者把价值讲成理论是其本质特征,其诸门课比较完整丰富地构建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使青年学生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到具体真理的高度。[9]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功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社会实际,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加大教改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哲学社会科学课等课程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长远。搞好这些学科的教育教学,对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课程教师要加强学科德育意识,善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传授中,充分体现专业知识科学性,努力探索理论知识向理想信念转化的规律,用专业性内在的知识性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

党课教育在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关系重大,党课课堂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堂,党课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高校党课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推进党课教育艺术和内容创新,切实提高党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用。

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各门课程都负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经过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专业课、开放课堂、党课等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渗透到这些课程的各个方面,实现各种课堂的合力育人,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5.实现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合力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也就是说,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问题上都负有责任,因此,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根据各自的优势,主动履行职责,以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参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形成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为核心、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工作模式。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只有教育合力的实现,则能科学设计、合理配置、优化运作高校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部门,从而使育人功效叠加,形成更为突出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力,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3][8]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321.

[4]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5] 蔡小葵.运用协同理论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3(11):66-69.

[6]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30.

[7][9] 韩喜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4(7):4-7.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