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全方位“微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方法革新研究

2016-04-07 01:39陈霞李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微信

陈霞 李超

摘 要:在微信、微博为主的新媒体“微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在了解服务对象基础上,要针对不同学生事务,采用多种主流媒体平台工具进行沟通交流。本项目将从具体学生工作事务出发,提炼总结出每类学生工作的特点,明确服务的人群角色,并使用微信、微博、人人网、QQ、学院主页等主流新媒体工具,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 新媒体工具; 平台意识; 全局意识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6.03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6-0124-04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新媒体规模的扩大、网络科技的普及、网络影响力的提升以及网络文化的繁荣,不仅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1]以微信、微博为主的新媒体工具,开启了全新的“微时代”。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更改变了人们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了解服务对象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事务,应当采用多种主流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主动的沟通交流。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新媒体工具的重要性,还需要主动学习使用新工具,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学生习惯使用的工具,从深层次去探索、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掌握学生的思想特征。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对象,不仅只有学生角色,还要让学生工作全方位地覆盖在校学生、老师、校友、家长、高中生、用人单位等角色。

从总体上看,现有研究大多在给出“微时代”描述性特征基础上,强调高校德育工作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做出积极反应,[2]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创新等,[3]停留在策略性的论述,或只阐明原则、立场、目标等,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方案;从研究对象角色上看,现有研究大多从某个侧面切入进行探索,如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4]或从学生角度或特定人群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等,[5]而没有从高校学生工作所涉及的全角色出发进行研究,而这些角色不止在校生、辅导员,还有家长、校友、高中学生、用人单位,以及其他一切潜在角色;从研究主题上看,大多为从某个主题出发进行探索,如从大学生党建[6]、大学生婚恋观[7]、等维度进行探讨,而没有从学生工作全方位角度出发,如日常思政工作、新闻宣传、朋辈指导、校友资源、家校合作、高招咨询、就业推荐等;从研究对象工具上看,大多是从某一种新媒体工具入手,开展独立的论述性研究,如微博[8]、微信[9]、人人网[10]、QQ[11]等,而没有探讨这些新媒体工具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它们的特点探索适当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总之,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角色、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工具等方面,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从较全面的角度,研究微时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探索在这种情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革新方案。笔者认为,学生辅导员老师要从学生基本需求入手,深入了解学生的使用习惯,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需要系统地将现有主流的新媒体工具,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的全角色相结合,让学生工作具有全局意识和平台意识。

二、“微时代”学生工作的理念革新

与以往不同,在“微时代”需要从传统的学生工作方法和模式中解放,不能“一厢情愿”地开展学生工作,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在客观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除了要结合专业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理论,还要将企业营销、软件开发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三者结合,以此全面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思想特点,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学生工作理念进行革新,才能让学生最大化地接受,工作效率才能最高,效果也最好。

除此之外,还需要面向全角色,使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生工作,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局性视野和平台意识。本文主要思路如图1所示。

1.分析现有学生工作事务的内容和服务对象角色

纷繁的日常学生思政工作,需要首先进行提炼、总结,再进行分类。分类可以将庞杂的事务模块化、流程化、形式化,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让工作目标更明确。在此基础上,需对每项学生工作事务的服务对象进行提炼。最终需要反复检查,让服务对象角色尽量全面。需要对每项工作事务的特点,每种服务目标角色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比较。

2.分析现有新媒体平台中各工具的特点

开展学生工作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要与时俱进,分析服务目标(大学生)的特点,了解服务目标(大学生)的常用沟通工具和使用习惯,以使学生工作的效率最大化;二是要全盘考虑,让新工具最大化发挥效能的同时,覆盖更多、更全面的用户角色。基于此,分析现有主流媒体平台工具的特点,为不同角色、不同事务选择恰当的沟通交流平台提供参考。

3.使用主流新媒体工具,将用户角色和学生工作内容结合,探索实施路径

以上两个研究内容作为基础,探寻具体的实施路径。如:微博的特点:即时、公开、简要、传播迅速,这个特点适用于面向所有角色的通知公告、新闻宣传、重大事件报道宣传;微信的特点是针对“朋友圈”用户,在有限范围内迅速传播,同时还具有前后台互动,非干扰性定期推送,可传播等特点,该特点适用于面向在校学生、校友、家长等特定角色的核心价值宣传、朋辈指导、家校合作、校友资源整合、一对一的深度咨询。

三、 全角色、多平台的微时代学生工作方法框架

全角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涉及到的所有角色,包括:老师、在校学生、校友、家长、高中学生、用人单位,以及其他潜在用户。高校的学生工作以在校学生为主,因此以上角色很多是常被忽略的。而事实是,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具体技能的有用人才。这就需要全方位的教育,必然与家长、校友、用人单位等角色分不开。有了这样的全局意识,就可以从一定高度上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不至于在纷繁的日常工作中迷失方向。由此,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可以开展很多开创性的学生工作,如:家校合作、校友资源、朋辈指导、高考招生宣传和咨询等。

多平台:是基于现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主流信息平台:自媒体(微博)、微信、社交网络(人人网)、即时通讯工具(QQ、飞信等)、学校和学院门户,以及定制开发的企业级信息管理平台,还有一些新兴的APP软件(微米、大家社区等)等。

除此之外,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当有全程化的理念。如前所述,学生不仅是学校主要的服务和管理对象,更是一个大学最宝贵的资源。从学生还没有来到大学,一直到入学、在大学中学习生活、毕业,直到成为校友,大学都应当视其为宝贵资源。图2为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个周期。

图2以时间作为线索,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周期应当包括入学前、在校、离校后三个主要的阶段。中间红色区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学生工作的主要时间范围。而在大学之前的高中生阶段,和大学毕业之后的校友阶段,往往被我们忽略,或相对于在校生,减少关注程度,相应的服务、管理都不如在校生阶段的质量。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过渡式”教育。图2中两个黄色高亮区域是所谓的“过渡”阶段,即:从高中到大学,以及从大学走上社会。这两个阶段,是学生角色转变的阶段,应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以一种平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过渡。如在大一入学时保留高中晚自习的制度,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时间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毕业阶段,学生需要走上社会,学校应当除了教授具体知识之外,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毕业指导,帮助学生完整地完成大学学业,平滑过渡到社会中。

以在校学生为主体角色,拓展到教师、校友、家长等其他角色,再结合各类新媒体工具平台,构成了全角色、多平台的微时代学生工作方法框架,如图3所示。该方法框架可启发辅导员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角色,根据角色特质和新媒体工具的特点,开展创新的、有针对性的学生工作。这种全局的工作方式必定会从宏观和微观上解决各类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举例说明,笔者在对于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一项调查中发现(方法:针对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问题设计为:你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络有哪些?):选择“QQ空间”的学生占比例接近85%,这也提醒我们:首先,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并非我们想当然,需要通过深入准确地调研了解真实情况;其次,针对QQ空间这类经常被辅导员老师忽略的“阵地”,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

四、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索微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兴的微信附加功能,非常适合一个有限人数群体的互动、交流。2013年11月11日,笔者所在学院开通了一个专门用于开展学生工作的公众平台:“信科一家亲”(微信公众号:xinke_stunion),在平台上,可以开展7×24小时不间断的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的时间和地点可以不必局限在上班时间和办公室,学生可以随时发问,后台辅导员老师可以及时回复,实现一对一的解答疑惑。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推送图文新闻,语音报道等。

另一方面,笔者还在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学生工作的其他可能的具体方案上进行尝试和探索。我们利用网站、微信,实现面向大学生校园活动从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 此后简称O2O)的闭环,提高校园活动举办的质量,让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通过此种O2O模式,校园活动主办方(如院学生办公室、团委等)将在活动宣传、活动报名收集、参与者反馈收集等流程中节省大量人力与物力投入。与此同时,学生工作的目标不会随时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学生工作的手段和工具,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找到了学生都能够接受,符合学生使用习惯的交流沟通工具,学生工作的效果会非常的理想。

在实际运营“信科一家亲”过程中,笔者发现:订阅量是运营的关键。如何确保无大量的退订,如何确保有较为固定的订阅用户,如何确保订阅人数持续稳步增长,让微信公众号能持久发挥作用是每个微信号都会面临的困难。我们实际的订阅用户人数变化如图5曲线所示:一开始,呈现较为快速的增长,可以借助一些新鲜话题、学生关心的核心业务(如查询成绩,查看课表等)来吸引用户加入;之后因在校学生人数较为固定,订阅用户人数呈现平缓期;随着内容的拓展,我们也会吸引除学生以外的各类角色加入,如校友(原来的在校生之后会自然成为校友角色)、家长、用人单位、高考学生等,这部分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第三阶段,以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为关键点,呈现再一次的快速增长,进入下一周期。

这个自然发展过程中,有若干关键因素影响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第一,内容为王。任何人任何组织可以在不到一天内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但是如何持久、健康的运营决定于是否有强大的内容,如果内容以天气预报、转帖、浮于表面的评论为主,必然会被“迅速退订”,如前所述,该平台作为学生工作的媒介平台,应当担当好“翻译”的角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学院的精神,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形式,传递给学生。同时,一定要以原创的内容为主,从学生的核心利益出发,才能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各类需求;第二,及时准确的互动回复。可以安排所有的辅导员、有经验的学生干部轮流担任“后台辅导员”的角色。学生在后台提出各类问题,必须有专人准确地回答及时地回答,才能让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有信任感。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网络环境下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能力的着力点[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125-127.

[2] 杨威. “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4):28-30.

[3] 朱琪. “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 大学教育,2013(09):92-93.

[4] 廖金宝. 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102-103.

[5] 王燕芳,康遍霞,张昕之,赵一波,顾颖能,徐侨妹. 微时代“90后”大学生的微生活现状微探[J].高校辅导员,2013(01):72-77.

[6] 谢涛丽. 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4):30-32.

[7] 全秀. 网络时代大学生婚恋现状研究[D]. 南昌大学,2010.

[8] 佘砚. 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应性发展——论对微博的接纳与吸收[J]. 高校辅导员,2012(04):61-65.

[9] 杨敏.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1):72-76.

[10] 夏先林,陈旭. 人人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学理论,2012(19):276-290.

[11] 张秀丽,李招淡. 以QQ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教育研究,2009(05):88-91.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微信
微信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