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2016-11-07 03:20朱建设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微时代变革

朱建设

摘   要:当今社会是以便捷的手机微信为交流载体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微信给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引导医学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微信使用观、高效加强医学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力提高医学大学生“微信”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微信与医学大学生医德教育科学化管理机制是微信环境下开展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创新体现。

关键词:“微时代”;医德教育;变革、创新与坚守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267-02

当今社会是以便捷的手机微信为交流载体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微信作为手机媒体旗下最新的产物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速度被大众消费者所熟悉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好奇心吸引着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微信的发展和普及对医学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微信作为当今最具有潜力和影响力的手机应用程序,也正与时俱进地推动着医学院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一、“微信”环境下医学生医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微信”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的机遇

1.“微信”促进医德教育“日常生活化”

医德教育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运用多样化的实效方式和手段,对从事医务工作的医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道德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一系列道德教育活动。医德教育有着广泛的内容:医德规范教育、医学伦理教育、医事法教育、医患知识教育、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等。医德教育作为提高医学生医德认知、铸造其未来从事医务工作灵魂和品质的活动,是一项在医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凝练铸就的系统工程。当前,在微信日渐成为医学生主流生活方式的形势下,微信为实现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大众化、成效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内容、途径、方法和保障。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高瞻远瞩”地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去了解、把握、引导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通过“朋友圈”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个性与道德情操[1],以“有的放矢”的方式对医学生们实施医德教育,使医德教育教育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医学生自觉地接受医德教育和自我教育,明确自己所担当的道德责任,激情饱满地自觉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无怨无悔地奉献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微信”调动医学生医德教育“主观能动化”

意识的巨大功能体现在广大社会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轴枢”功能的引领上,医德教育的过程体现为与医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完善和自觉终身践行的有机统一,即在医学生在医德教育中,使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医学生内在的品质,使这一品质在实践进程中,外化为自觉终身践行的良好医德和习惯的自主行为。“微信”方便快捷的特质,使得医学生在医德教育过程中一旦遇到人生低谷的迷茫无助、坎坷痛苦时,就可以及时通过微信与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医德教育工作者进行及时的消息或语音、甚至视频互动,在知心交流和心灵感悟中确立“人生新的地平线”,不仅极大地优化了医学生将医德教育理论内化为自身医德素质的效率[2],而且还拉近了医德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优化了“和谐平等”的育人环境,有效实现医学生“修医德、铸医魂、树医风、凝医情”的终极目标。

3.“微信”促进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实施成效化”

微信的普遍应用极大地加强了医德教育的“时空”效应,它使得医德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45 分钟,师生通过微信“朋友圈”互动,彼此即时进行心得体会、时政新闻、解答疑惑互动交流,升华了医德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层面,提升医德教育的渗透性、精准性、时效性,使得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等医德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微信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对每个学生的动态进行“全天候掌控”。通过“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祝福”拉近师生“零距离”,通过谆谆教导、突出个性、群体互动来创造师生交流亲密无间的新态势。

4.“微信”开拓创新医学院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团队协作化”

医学院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依据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群体,这使得医学院校的班级呈现学校管理的“边缘化”趋势,大学生活以“教室——餐厅——图书馆——校园协会”四点一线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方式更倾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学习。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无论是在教学区还生活区,WIFI 热点和4G 网络分布已经普及广布,这为创新医学院校班级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时空效应模式”,通过信息的及时交流共享,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优化班级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众志成城”的“向心力”彰显班级集体团队功能,营造培养团结协作、乐学进取、无私奉献的班集体。

(二)“微信”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出的挑战

1.“微信”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影响“传统美德和法制”的引领权威性

“微信”因为其便捷性、省钱性成为很多医学大学生手机上受青睐的必备软件,因此,“微信”被当代医学大学生誉为“交友利器”:“微信”网名信息的虚拟性、新特性,使一些好奇的医学大学生看到后就想试探性地交往一下;一些大学生认为通过“摇一摇”、“漂流瓶”和“查找附近的人”,认为就可以找到“真心挚友”或“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真爱”,美其名曰“缘份”。而这种潜在的“危机”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法制与伦理道德到来了相当程度的危害,致使微信平台成为新形势下日趋飙升的新型犯罪事实的潜在“毒瘤”,诸如: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性侵害等,这对涉世未深的医学大学生带来巨大潜在的危害:一些医学大学生没有丝毫防范意识就成为犯罪人实施的目标,一些医学大学生以“助人为乐”的形式发布虚假信息反而成为犯罪人的“帮凶”,甚至一些医学大学生在非法利益的诱惑下成为犯罪的实施者,成为“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反面典型。

2.“微信”对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者与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高水准”

信息化时代的优越感使医学大学生把“微信”视作“时代的宠儿”,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者却对以“微信”媒介载体深化医德教育成效的前瞻意识相对滞后,师生通过“微信”互动交流性较少 ,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敏锐地把握以“微信”促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关注新生事物、更新知识、提高媒介素养,使得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东风”与时具进地高效进行 。目前,与日俱增的医学生把“语音的对讲功能、感召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通过群聊功充分发挥每位医学生在社团活动、班委会议中的民主参政议政功能[3]。但是反观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微信在其中的功能微乎其微 ,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却对微信了解不多,通过微信平台成功实现“师生互动”、高效实施医德教育的“大众化”诉求远未达标,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者“高瞻远瞩”地树立利用微信这一新工作平台和工作载体优化医德教育的长远意识、效能意识,自觉优化提高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队伍的媒介素质,使其有机融入医德教育的时代要求。

3.“微信”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提出新的“冲击波”

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强大,微信已成为医学院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超级娱乐交流”必备品,而且一些医学生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甚至在上课时也通过微信聊天,关注朋友的动态,沉溺于“忘我”的、“超越时空”的聊天交友娱乐中,使得高效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再次,微信成为医学大学生学习求知“道德失范”的“帮凶”,一些学生考试中通过“耍小聪明”不必勤学苦练照样冠冕皇唐地“高分依旧”。而且,一些学生运用微信短信、语音、图片形式分享和复制大多数学术成果,不以“严谨实验探究”而以篡改数据、剽窃投机的方式“复制科研成果”,从而导致众多科研的“失信”、“失实”行为,使众多科研成果华而不实、多而无益。“微信”带来的这种“作假”、“虚荣”、“失信”风气,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提出新的诸多负面作用的“冲击波”。

二、微信环境下医学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引导医学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微信使用观

微信的高互动、低门槛性,使得这个平台鱼目混珠,良秀参差。它的匿名性更让虚假微信信息传播者忽略社会道德、法律的约束力,微信信息传播相应缺失“社会正能量”的正确引领,缺少“自警、自控、自甄”机制的科学完善。所以当前医学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微信使用观念,把微信的应用和医德情感的培养、医德信念的养成、医德意志的锤炼、医德行为的外现有机“融会贯通”。并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自觉把微信的使用和“遵纪守法”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文明“微信”使用者。

(二)高效加强医学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医学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评意识、甄辨效能,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潮水般的手机媒体资源中能够正确把握、科学选择,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弱区”和“盲区”,医学院校“有的放矢”地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其在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中,使医学生对医德重要性的认知、医德情感的凝练、医德意志的坚定、医德信念的忠诚、高尚医德行为的终身践行,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科学认知。

(三)大力提高医学大学生“微信”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许多医学大学生通过“微信秀”传送图片、视频、语音、群聊,使得玩微信成为一种娱乐时尚,一些学生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或他人的隐私泄露,作为“始作俑者”自己反成为不法分子进行诈骗、性侵等犯罪案件的受害者,此类案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一些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微信”安全防范意识可见一般,因此,医学院校加强信息法律法规知识教育的“常态化”、“成效化”,提升医学大学生自身信息法律法规知识素养,增强其“微信”文明使用、安全防范意识。

(四)至臻完善“微信”与医学大学生医德教育科学化管理机制

医学院校要针对微信的特点与危害,从深度广度积极宣传国家在信息传播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诸如:信息采集与加工的政策与法律;信息传播的法律规范;信息利用的法律规范;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规范等,使广大医学生对这些法律规范做到“熟知、熟用”,使“微信”在医德教育科学化进程中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建立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准确预警、全面监理、精准指导、科学引领”的“微信使用”机制,更需要实现课堂教学广博精深的知识技能传承与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精准”的素质锻造和精神凝练的有机融合,要充分发挥“微信使用”得“双刃剑”功能,适度管控、积极倡导、趋利避害,使“微信”在医学大学生医德教育科学化管理机制构建进程中彰显其蓬勃的活力、动力源泉因素。

三、结语

“微时代”背景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任重而道远,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机遇、勇于面临挑战、巧于“借风扬帆”,开拓信息时代下医德教育的新篇章。

★本文为河南省2016年度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16B880019。

参考文献:

[1]李飞.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2]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4.

[3]吴昌福、孟学华:微信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3).

猜你喜欢
微时代变革
卷首语
德育中的变与不变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经理人变革指南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