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超越: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方向

2016-04-07 01:40杨国辉李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制度化发展方向

杨国辉++李田

摘 要: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存在的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尚未健全、执行缺乏动力等现实困境,从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转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综合化、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品牌化等方面探讨破解之径,以期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方向,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育人的根本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制度化; 发展方向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6.03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6-0128-04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产生于1978年以来,经过不断地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等制度化建设,日臻于完善,大学生实践制度化建设成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现实要求

在广度上动员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深度上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实践成才的深刻性和持续性,一直是广大社会实践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方向,而社会实践制度化则为其提供了实现路径。

1.社会实践持续开展的制度保障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根据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贯穿思想教育,培养全面素质过程中的教育活动”[1]。为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持续性,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培养目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包括筹资制度、考核制度、执行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多渠道的筹资制度,保障社会实践的经费开支;建立监察执行制度、组织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实践制度的执行;建立激励考核制度,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动力;促进社会实践基地制度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稳定的平台,建立实践问题反馈机制,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完善。

2.实践育人实效机制的构建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社会实践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奉献教育、专业强化教育、科研创新教育、社会融入教育等多项实践育人功能”[2]。然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社会实践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实践参与活动单一、社会实践参与流于形式、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欠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实践育人实效机制,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是政府、高校、实践单位和大学生等主体制定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规范的过程”,[3]通过制度规范大学生实践行为,确保实践育人深刻性。

3.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相关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总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实践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在实践工作上坚持多样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实践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实践服务差异化;在实践创新上讲求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在社会实践发展路径上要求社会实践项目化、课程化、日常化、特色化、基地化建设。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需要制度化予以规范,实现稳定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通过制度规范,将社会实践项目化、课程化、日常化、基地化纳入制度化建设,促进社会实践特色化与制度化相结合,建构起具有人性化、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社会实践制度,是社会实践创新发展重要的路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现实困境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载体作用的发挥,存在价值实现的制度性困境。从内部因素来看,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的体系不够完善和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标准尚未健全;从外部因素来看,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执行缺乏动力。

1.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的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体系是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体系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制度。目前,各高校正不断地完善社会实践相关制度和措施,社会实践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步走向制度化,但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的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有待完善。

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的体系存在的问题,就社会实践形式内容制度化建设来看,具有公益性和社会调查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提倡学生自愿参加,却没有明晰的制度规范和要求,也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制度设计存在缺失。就考核制度,执行制度、总结制度等方面来看,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要么缺乏必要的监察执行制度、奖励保障制度、问题反馈机制;要么有制度却执行乏力,流于形式。就社会实践基地和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来看,实践基地功能单一,变动频繁,缺乏综合性和稳定性以及多数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未建立统一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践领导小组。

2.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标准尚未健全

不同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下,社会实践制度规定和要求存在差异,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标准尚未健全。具体表现为社会实践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评办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模式主要分为“集中组队”实践与学生“个体返乡”实践两种,两种不同的实践模式具有不同的制度要求。

“集中组队”实践模式,“表现为以团队形式,有组织地参加实践。这类团队有学校的重点支持,有带队教师的具体指导,有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有评奖评优方面的政策倾向”。[4]因此“集中组队”实践模式无论是在时间要求上,工作量计算,还是成绩考评、奖励监督都有标准化的定性与定量规定。

学生“个体返乡”实践,“主要表现为学生利用返乡度假,就近开展实践,通过整体动员、自寻出路、集中评介的方式来实施”[5],实践成果基本上是只要求学生能够找到接收单位,撰写一份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即可。因此,“个体返乡”实践过程中学生过于自主化,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何种实践,怎样进行实践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导致学生实践过程缺乏监控和问题诊断,指导老师无法对实践活动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无法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问题诊断;实践结果考核也过于宽松缺乏效果评估,难以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并从评估中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

3.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执行缺乏动力

社会实践制度的执行是社会制度化建设的中间环节,影响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执行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

(1)主观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学生对社会实践功能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功能体现是潜在的、长期的,最终将内化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并不能及时迅速的反映出来。究竟参加了社会实践与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区别有多大,一时难以有效的判断,这就影响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精力投入,大大减弱了优秀师资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2)客观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经费是高校师生社会实践遇到的最大问题 学生和指导老师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大量经费,如果缺乏足够的经费,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尤其对教师和学生自愿参与程度较高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与研究性社会实践活动影响较大。其次,消极的惩罚、制裁和积极奖赏、激励都是人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一定的考核与激励措施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实践中,有不少学生把实践当作一次游玩,以社会实践之名行旅游观光之实,缺乏明确的目标激励,学生实践考核成绩也未与评奖评优评党员、推荐研究生、毕业就业推荐等挂钩,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工作量也未纳入晋职晋级考评体系,缺乏成果考核,影响了实践育人队伍的建设。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现代超越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存在的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尚未健全、执行缺乏动力等现实困境,通过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转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综合化、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品牌化,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现代超越。

1.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对接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管理环节,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全员的有效参与。

(1)完善实践活动形式制度化建设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为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空间。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包括政治化社会实践、研究性社会实践、德育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其它社会类实践。将四类实践形式纳入课程安排,大一注重开展德育社会实践和政治化实践,与思政课四课相承接,大三大四注重开展研究性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以及其它社会类实践,衔接毕业论文(设计)和专业实习,规定学生每学年都须参加政治化实践活动等四类实践活动,并作出具体的课时规定和学分要求。

(2)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推进离不开一个强而有力且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建立校领导、院领导、系领导、团委、教务处、辅导员等组成的校级、院级、系级实践领导小组时,考虑在班一级建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班干部、学生组成的班级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班级社会实践事务。在开展社会实践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动员评议大会,对学生个体将要开展的社会实践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期限、所要达到的社会实践目标可行性进行评议论证;在开展完社会实践后,开展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与评介会,对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考评、奖励进行集中评定,尤其是强化对“个体返乡”实践学生的考评。对社会实践表现不佳、弄虚作做假的,必须实行重修实践学分或者取消评奖评优评党员的资格。

2.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运转的项目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模式,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的方式进行规划指导和管理的一种模式。[6]“项目化运作模式”能有效缓解近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经费欠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不紧密,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因此,在社会实践的内容设计上要注重与学科专业结合,重点突出社会实践的学科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积极探索出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模式”。

(1)拓宽项目的来源渠道是实践活动运转项目化的前提 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模式项目主要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德育社会实践项目、挑战杯等国家、省级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来源较为单一并且向上申报的优秀项目数量有限。因此“项目化运作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省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还应拓展项目的来源渠道,如对接地方政府或者科研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项目,或者指导学生为企事业单位承担生产技术课题,有条件的老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纳入实践活动内容。

(2)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制度化是实践活动运转项目化的要求 建立起包括项目立项申报制度、监督机制、奖惩制度、评审制度、考核制度在内制度化管理,多层次,分专业地推进项目化建设。第一,建立校、院、系、班四级联动机制,层级管理,广泛动员,各班级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研究小组形式参与活动项目;第二,构建校、院、系、班递进评审及奖励机制,按照专业、类别筛选和评定优秀项目,确保各专业都有自己的优秀作品评选,不同的单位层次有自己的项目监督和奖励办法。

3.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综合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多功能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多功能性是指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或价值:“既可以体现在认知发展、技能形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情感体验、品德与态度的确立等方面”[7]。但是,综合的教育目标或价值不会自己强烈地表现出来,在实践中总是会受个人认知水平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因此,社会实践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和引导学生实践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受教育、长才干”提供一个运行良好且具有多功能性的实践基地。逐步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由传统的实习基地、社区服务基地等单一功能向教学科研基地、勤工助学基地、择业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践基地转化。

(1)利用资源,优先选取实践条件充足的实践基地 国家层面上,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实践基地在青年实践能力提升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方面做出重要的探索,建设了一大批科技转化,择业就业基地、创新创业的孵化园区,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一大批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大学生作为青年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充分对接和利用这些实践基地。

(2)整合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促进基地建设的新路径 各高校通过深入社会一线,切实参与地方的经济社会生活,主动与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加强合作,向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组织输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成果以及充足的大学生人才资源,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同时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明确双方在基地建设和运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积极创新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从而把实践基地真正建设成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实践平台,建设成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内化为素质的大舞台。

4.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品牌化

促进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的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取得“以品牌换市场、口碑换空间,以质量得平台”的良好效果,通过建立更多的实践平台,扩大实践基地的接收能力,为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实践提供条件。当前,各大高校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只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存在,忽视活动质量的提升和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有的高校虽然重视实践活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品牌,但品牌的质量和数量都严重不足。因此,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品牌化是巩固实践成果的重要途径。

(1)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提升和特色塑造 形式单调、缺乏创新仍将是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长期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8]。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一味地因袭传统,缺乏创新和特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选择上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活动主题既要符合上级安排,紧跟国家、社会发展趋势,又要考虑学校自身条件,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学生个体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实际需要;实践活动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开展群众所需的精品活动。如组织法学专业进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农学专业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推广和农技服务等。

(2)其次要注重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实践成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活动月,运用座谈会、信息发布会、演讲会、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大力宣传,特别是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将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拓宽和提高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的辐射度和影响力,逐步培育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争取得到更多单位和组织的支持和合作。

(3)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质量评估机制 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轻实践活动评价是目前众多高校实践活动存在的明显缺陷,许多高校实践活动结束后便不了了之,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必须建立活动质量评估机制,在活动完成后进行活动质量评估,收集社会反响和多方评价信息。建立包括自评、服务对象评价、接受单位评价、实践指导机构评价在内的多方评价机制,科学设计活动评价量表,对实践过程、实践成果、社会反响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此为实践活动的后续开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2] 鲍红玉,邱化民.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5(3):52-54.

[3] 陈爱民.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的制度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2(6):19-20.

[4][5] 袁金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与匡正[J].现代教育技术,2010(4):120-122.

[6] 王涛.实施项目化运作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J].高等教育,2013(22):51-52.

[7] 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18.

[8] 张宏亮,柯柏铃.大学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134-136.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制度化发展方向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特点价值探析
在强化分类指导上如何常态化制度化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