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家清供》管窥宋代士人的饮食文化*

2016-03-28 13:01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士人饮食

章 原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上海 201203)



从《山家清供》管窥宋代士人的饮食文化*

章 原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上海 201203)

南宋文人林洪所撰的笔记《山家清供》不仅是研究宋代饮食技术的著作,而且为了解宋代士人的饮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窗口。宋代士人在饮食上崇尚真味、注重精神享受,重视医食养生,并充满了各种文人雅趣。宋代士人饮食文化特点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既与士风转变相关,也与饮食文化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饮食文化;《山家清供》;林洪;诗评;食疗

宋代虽然武备积弱,外患不断,只能不断割地求和,以求苟安于一时,但是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却是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正如陈寅恪先生所云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P277)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当然会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最能反映社会生活面貌的饮食而言,宋代就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一个大放异彩的时期。一个突出的标志便是涌现出了不少以饮食为主题的著作,对饮食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其中,南宋文人林洪撰写的笔记《山家清供》堪称为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山家清供》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一百余美食的名称、原料与制作方法,涉及菜、羹、汤、饭、饼、面、粥、糕团、点心等,对了解宋代的饮食面貌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因此,研究者通常将《山家清供》视为宋代的代表性食经而加以分析,视其为“南宋一部重要的烹饪著作”[2](P393)而加以研究。但如果仅将《山家清供》视为烹饪著作,则无疑大大抹杀了其文化价值。《山家清供》的主题固然是围绕饮食展开,但其侧重点并不在于饮食烹饪技术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与饮食相关的文化内涵。书中几乎每道美食都有掌故或者诗文品评,而且牵涉到人物大多都是当时的文人墨客,其中不乏苏轼、陆游、朱熹、叶适等知名学人的饮食轶事。故此,虽被后人视为食经,但实则是一部了解宋代士人饮食文化的独特作品。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山家清供》中饮食技术与饮食文献价值的探讨,而对于其所反映的士人饮食文化特色的研究尚不多见。

之所以将《山家清供》视为反映宋代士人饮食文化的作品,与作者林洪的生平经历与《山家清供》中大量士林饮食风貌的内容密不可分。

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福建泉州人。南宋中后期人,具体生卒年不详,绍兴年间进士,曾求学于学者危巽斋在漳州兴办的龙江书院。林洪自称是北宋著名隐士林逋的七世孙。在《山家清事·种梅养鹤图说》中,林洪记云 :“七世祖逋,寓孤山。国朝谥和靖先生。”但这不但没有为他带来荣耀,反而遭到了时人无情的嘲弄与鄙视。因为林洪在宋代名声极大,举世皆知他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不可能有后人,所以许多人认为林洪故意杜撰名人后裔的身份来抬高自己。不过,林洪所言可能并非诳言,据清代施鸿保《闽杂记》载 :清嘉庆年间,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期间,曾主持重修孤山林和靖墓及放鹤亭、巢居阁等古迹,发现一块碑记,从内容推断,林和靖确有后裔。而且即便梅妻鹤子,也不排除子侄过继、义子随姓、纳妾生子等可能。[3](P69)此外,从林洪的行迹来看,是一个颇为清雅的士人,似不会去和不相干的名人扯上关系,在重视纲纪伦常的宋代,这样做不啻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孝,以常理度之,似也可能性不大。

林洪多才多艺,擅长诗词书画,《山家清供》中有多处提及他在饮宴聚会时作诗绘画,可见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士人。《千家诗》收有署名“林洪”的《宫词》二首、《冷水亭》一首,但是否是本文所提林洪,学界仍存疑问。[3](P69)林洪著有《西湖衣钵集》、《文房图赞》等,不过,最被人称道的还是他撰写的《山家清供》与《山家清事》两部著作。《山家清供》谈饮食,而《山家清事》则记录各类幽隐生活与清雅玩赏之物,如“山轿”、“种竹”、“插花”之类,可见其对于园艺等也有一定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品位。

从林洪的生活经历及其著作内容来看,他无疑属于士人阶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学识丰富,交游广阔,据其自述,他在江淮一带游历二十余年未曾返乡,故与当时江浙一带士林人物颇多交游,其中不少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如叶适、刘宰、许棐(梅屋)、叶绍翁等。《山家清供》中除了少数条目涉及到前代人物如李白、杜甫等诗文中的饮食典故之外,绝大多数收录的都是他在交游中亲历或耳闻的各类清雅食物与相关掌故,其中不乏涉及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等知名人物。如“考亭蔊”便与朱熹有关。考亭先生每饮后,则以蔊菜供。蔊,一出于盱江,分于建阳;一生于严滩石上。公所供,盖建阳种。集有《蔊诗》可考。山谷孙崿,以沙卧蔊。食其苗,云 :生临汀者尤佳。[4](P11)

按 :考亭先生指宋代大儒朱熹。朱熹晚年定居于建阳考亭,创办了著名的考亭书院,聚众讲学,故被称为“考亭先生”,后世也称其学派为“考亭学派”。林洪在这里介绍了朱熹的饮食习惯,即在酒后喜欢吃一些蔊菜。蔊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既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过,蔊菜容易生热,而且味道辛辣,所以又有“辣米菜”的别称。朱熹对蔊菜很喜欢,曾作有两首以蔊菜为题的诗 :其一为《次刘秀野蔬食十三韵·蔊菜》 :“小草有贞性,托根寒涧幽。懦夫曾一嘬,感愤不能休”;[5](P324)其二为《公济惠山蔬四种因次其韵·蔊》 :“灵草生何许,风泉古涧旁。褰裳勤采撷,枝筯嚏芳香。冷入元根閟,春归翠颖长。遥知拈起处,全体露真常”。[5](P430)朱熹明知蔊菜辛辣,即便是懦夫,只要吃一口蔊菜,也变得“感愤不能休”,却依然每饮必吃,可见朱老夫子的确是嗜辣之人。林洪遂将此菜命名为“考亭蔊”,既贴切,又雅致,后人每食蔊菜便不由联想到朱老夫子,平增几分饮食乐趣。

《山家清供》中类似的记载颇多,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描述,不仅可以了解宋代的饮食,还能通过饮食了解相关的诗文掌故,故此不啻是了解宋代士林饮食文化的一扇绝佳窗户。

“山家清供”顾名思义,便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时所用的清淡饮馔。当然,这里所谓的“山家”不会是真正的田野村夫,只是借用来指代志趣高远、追求幽隐生活的士人,正如作者林洪在书中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山妻”一样,主要是表达对山野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推崇而已。

作为一部饮食文化著作,《山家清供》自然有着传统饮食文化所追求的通用的标准,如食物的色香味、饮食方式的多样化、烹调技术的高超等。但除了这些共性的内容之外,作为一部反映士人饮食文化的著作,它当然也有着这个群体所独有的特点。

(一)推崇食物真味

《山家清供》中体现的一个重要饮食文化特点便是如书名中“清供”所昭示的,对于食物真味的追求。

首先体现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便是以素食为主。《山家清供》中涉及的食材种类丰富,虽然也有少量荤菜或者荤素搭配的菜肴,但整体上来看,大多以果蔬为主要原料。而且都是山野间常见的日常果蔬,如“菊苗煎”系以新鲜菊苗拌上山药粉煎成;“玉糁羹”则是用萝卜捣碎加入米粒煮食;“山家三脆”则是以笋、小蕈、枸杞为原料;“碧涧羹”则以芹菜为主;“苜蓿盘”则以苜蓿制成……这些食材都方便易得,真正体现了简单、日常的山家本色。

其次还体现在食物的烹制力求保持食物的原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达,烹饪手段多样,有的极为复杂,虽然在宋代,传统饮食的各类烹饪手段多数都已经出现,但《山家清供》中的食物大多采用蒸、煎、煮等较为简单的方法加工而成,有些甚至简化到了极致。比如有一道名为“素蒸鸭”的菜肴,实际上便是将葫芦洗净、蒸熟而已,此外未加任何调料。当然这样的清淡滋味也不是所有人都喜爱与接受。据林洪描述,在“素蒸鸭”上桌以后,有些人吃的津津有味,但也有些人则是勉强下咽。《山家清供》也有荤食,但烹饪上同样尽量保持原味。如“黄金鸡”的制作,是将鸡洗干净后,“用麻油、盐、水煮,入葱、椒”,可谓非常简单。林洪在介绍完“黄金鸡”的烹饪方法之后,特别提到“有如新法川炒等制,非山家不屑为,恐非真味也,”[4](P28)可见,他之所以舍弃“川炒”等烹饪方法不用,主要是为了保持食物的“真味”。

再次,在食物的组合搭配上,也以保持真味为原则。如“傍林鲜”是一道用竹笋制成的美食,其做法甚为简单,便是在夏初林笋正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4](P46)笋自古就被视为菜中珍品,清初美食家李渔把竹笋提到“蔬食中第一品”的高度,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说 :“凡食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要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5](P137)但是林洪对于真味的标准显然比李渔还要高,他认为“大凡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友。今俗庖多杂以肉,不才有小人,便坏君子,”[4](P46)认为如果笋与肉相杂的话,会破坏笋的甘鲜。

(二)注重精神享受

文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饮食自不会只停留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层次,所以虽然同样谈吃论喝,但显然与市井百姓的饮食不同,其突出的一个区别就是对于精神愉悦感的注重。

在某些场合,过于突出的精神享受追求甚至使得食物本身成为了配角。如《松黄饼》一则,其实对于食物本身色香味等的描述并不多,其侧重描述的是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暇日,过大理寺,访秋岩陈评事介。留饮,出二童,歌渊明《归去来辞》,以松黄饼供酒。陈角巾美髯,有超俗之标。饮边味此,使人洒然起山林之兴,觉驼峰、熊掌皆下风矣。[4](P58)

所谓松黄饼,即春末时,“采松花黄和炼熟蜜,匀作如古龙涎饼状,”[4](P59)有着特殊的清香,文中以松黄饼佐酒,同时让小童咏唱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归去来辞》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抒情小赋,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志。品着松黄饼美味,欣赏着田园诗赋的吟唱,正如作者所言,不仅“洒然起山林之兴”,甚而觉得世俗所艳羡的驼峰、熊掌等的味道也远不如松黄饼。又如《笋蕨馄饨》中,新鲜笋、蕨制成的馄饨当然味美,但给林洪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食用完馄饨后,“坐古香亭下,采芎、菊苗荐茶,对玉茗花,真佳适也。”[4](P142)所谓玉茗花便是山茶花的别名,刚刚品尝过美食,坐在古香亭中,微风吹过,迎面山茶花花姿绰约,花香袭人,当此之时,坐在亭子里,既喝茶,又赏花,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自不待言。

当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胜过一切的时候,饮食的存在与否其实都不那么重要,如《山家清供》中有一则名为“银丝供”者,十分有趣,不妨一读 :张约斋镃,性喜延山林湖海之士。一日午酌,数杯后,命左右作银丝供,且戒之曰 :“调和教好,又要有真味。”众客谓 :“必脍也。”良久,出琴一张,请琴师弹《离骚》一曲。众始知银丝乃琴弦也;调和教好,调弦也;又要有真味,盖取陶潜“琴书中有真味”之意也。张,中兴勋家也,而能知此真味,贤矣哉![4](P66)

显然,虽然名为“银丝供”,但却并非如客人们所想的那样是肉食作的菜肴,而只是欣赏弹奏古琴。张约斋系南宋四大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之后,故此称其为“中兴勋家”,从文中所记来看,其清雅的风采大概只有魏晋名士们的风度才能比拟了吧。“银丝供”之名不见于前人,那么很大的可能就是张约斋自己的发明了,以其来命名弹琴,虽然出人意料,可是细细想来,又确实入情入理,分外形象。相比之下,客人们的境界显然就有些俗气逼人了。

(三)重视医食养生

“食医合一”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宋代统治者重视医药,曾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官方主持的医籍整理工作,故此有宋一代,医药书籍在士人中流传颇广,通晓医药、注重食疗养生的士人不在少数,这种风气在《山家清供》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山家清供》中有一些以药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物,林洪对其药用效果也都一一简要说明 :有些是自己简要总结。如“百合面”系以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制作而成的汤饼,食之“最宜血气”;[4](P40)“栝楼粉”系栝楼根制作而成的粉食(中药名天花粉),“食之补益”;[4](P41)“神仙富贵饼”,是以白术、石菖蒲、山药等药材为原料制成,极有补益效果;“麦门冬煎”顾名思义,当然是麦门冬的根茎加工而成,“温服,滋益多矣”。[4](P129)有些干脆直接引用《本草》的内容,如《青精饭》中,“《本草》 :‘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4](P3)“萝菔面”中,“《本草》云 :‘地黄与萝菔同食,能白人发’”[4](P127)……可以看出,林洪有着很丰富的药学知识,对于《本草》的内容非常熟悉。

对于可以药食两用或者主要以食用为主的美食,《山家清供》中也不忘介绍其药用价值或饮食宜忌。如“太守羹”一菜,是以白苋、紫茄制成的羹汤,林洪介绍完制作方法后特意提醒 :“然茄、苋性皆凝冷,必加芼姜为佳耳。”[4](P14)意思是说,茄、苋都是凉性的菜蔬,吃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些姜,否则会有损身体。又如“当团参”这道菜,主要原料为白扁豆,林洪特意从药性的角度来分析说 :“北人名鹊豆。温、无毒,和中下气。”[4](P180)再如“鸳鸯炙雉”中提到“雉,不可同胡桃、木耳箪食,下血”。[4](P139)因此,从养生角度来看。《山家清供》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食疗饮食之书。

可见,林洪不但是美食家,而且是养生家,他对于食物不仅追求其色香味,而且对其食疗养生功用颇为重视,将其视为饮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四)充满文人雅趣

作为一部反映文人饮食风貌的著作,《山家清供》在谈论饮食时充满了各种文人雅趣,扫雪烹茶、拥炉烧酒等雅事比比皆是。但最突出的一个特色是借饮食谈诗论词,大量地征引诗词中的相关名句,并加以评析。全部一百余则食物中,涉及诗词典故的就不下七十种。因此,从文学角度来看,《山家清供》也是一本别具一格的论诗之作。如“青精饭”中,介绍完青精饭的功效及制作方法之后,林洪提到 :每读杜诗,既曰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又曰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当时才名如杜、李,可谓切于爱君忧国矣。天乃不使之壮年以行其志,而使之俱有青精、瑶草之思,惜哉![4](P3)

因为青精皆为古代养生修道之人者常食之物,而杜甫《赠李白》一诗中有“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之句,表达了对于归隐修道的向往之情。而在林洪看来,李白、杜甫二人本来都是爱君忧国、大有抱负之人,但却郁郁不得志,从而在壮年居然就产生了归隐修道之心,这是多么可叹的事!借饮食来品诗,探讨诗句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正是《山家清供》的一大特色。又如“金饭”一则中,林洪引石涧元《菊叶诗》 :“何年霜后黄花叶,色蠹犹存旧卷诗。曾是往来篱下读,一枝开弄被风吹。”并评论道 :“观此诗,不唯知其爱菊,其为人清介可知矣。”[4](P108)

《山家清供》中另一充满文人雅趣之处则是对菜肴的命名。《山家清供》所收录的食物中,相当一部分名字都是林洪新取,十分别致有趣 :有些是与人物有关,如考亭蔊、太守羹、东坡豆腐、元修菜;有些则取自原材料,如木鱼子、罂乳鱼、麦门冬煎、柳叶韭;有些则是以意境命名,如傍林鲜、煿金煮玉、玉井饭、雪霞羹等;还有一些则来自烹饪方法,如蜜渍梅花、酒煮菜、樱桃煎等。这些名字既典雅,又有趣,不但增加了食物的风味,也体现出了作者相当高的审美情趣。如“雪霞羹”,系采摘新鲜的芙蓉花,去掉花心和花蒂,热水焯一下,和豆腐一起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所以名叫“雪霞羹”。

此外,《山家清供》还记载了不少以花、果为原料的美食,既雅致,又美味,可谓别有风味。如“汤绽梅”,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梅花茶,通过蜡封、蜜浸的方式将旧年尚未开放的梅花花蕾保存,待到来年夏天时,用热水一泡,梅花就会绽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煞是“澄香可爱”,夏日却可赏玩冬梅,不失为一种雅趣。又如“莲房鱼包”,把整朵的莲花采下,将花下的莲蓬(“莲房”)挖去内瓤,然后把新鲜鳜鱼切成块,拌上酒、酱和其他调料,填放到莲花当中,之后上火蒸熟,最后再浇上鲜美的汤汁。再如“蟹酿橙”,将橙子掏空,填满蟹肉,然后上蒸笼蒸熟,蘸着调料进食。蟹肉、橙香彼此融合,其风味之美可想而知。有趣的是,林洪还举了危巽斋的妙语“黄中通理,美在其中,畅于四肢,美之至也”[4](P89)来形容橙蟹,形象有趣,读之不禁令人莞尔。

从上述四方面的介绍不难看出,《山家清供》所反映的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士大夫群体食文化特征,即“物质上的享乐倾向与精神层面上的文雅色彩。”[7](P84)在古代社会阶层中,士人的经济地位、生活水平当然与贵族无法比拟,但也不至于食不果腹,他们基本衣食不愁,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研究艺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反映在饮食领域,便是士人们普遍“注重饮馔的精致卫生,喜欢素食,讲究滋味,注重鲜味和进餐时的环境氛围,但不主张奢侈靡费。”[8](P252)凡此种种,我们均可以在《山家清供》中有着清晰的感知。

《山家清供》的主题是饮食,如果按照传统的“君子远庖厨”的标准,似乎算不得高雅之事,更与古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标准相去甚远,但在《山家清供》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宋代的士人对于饮食文化有着格外的兴致,他们绝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将饮食视为一种精妙的艺术而乐在其中,这种热情与投入显然是此前时代的士人所缺乏的。

大体看来,这种现象既与士风的转变有关,也与饮食文化的自身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先来看士风的转变。众所周知,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宋代士人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宋代皇帝尊士,前越汉、唐,后逾明、清”,[9](P199)但是在宋代士人的身上,却再也没有唐代士大夫那样的飞扬的外向精神,他们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不再是出将入相、金戈铁马等轰轰烈烈的外部功业,正如李泽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 :“宋代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人的心灵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10](P154)与前代相比,士人们“更关注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谐调,因此,他们的精力往往专注于生活的末节,以此寄托其用舍行藏的政治态度和旷放超脱的人生理想,饮食生活由以前的不屑一顾转变为热门话题,从而大谈特谈了。”[8](P253)所以在宋代士人的笔下,饮食变为了一个颇为热门的主题。从苏轼、黄庭坚到陆游,都留下了不少谈论饮食的诗文,直言不讳地大谈“美食”。在宋代所留下的众多笔记中,也有着大量的关于饮食方面的文献资料,如《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才会有《山家清供》这样集中反应士人饮食文化特色的作品产生。

其次,从饮食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饮食的雅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士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士大夫的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精华之所在。”[8](P252)但是,饮食的雅化、精致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诸如社会经济的发展、食物种类的增多、不同地区饮食的交流等,只有饮食文化发展到适当程度,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才有可能吸引大批士人的关注。而这些物质条件,到了宋代,可以说已经完全成熟。有宋一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产生,世俗文化的发展,均为饮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11](P139)此外,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人口的迁徙,也极大的促进了各地饮食文化的融合,为当地的饮食业及饮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造就了饮食文化的繁荣。如《山家清供》中所提到的菜肴中,除了江浙一带的美食较多之外,还包括各个地方的美食,如四川、江西、福建、湖北、河南等。正是在食材的丰盈、食物多样性、烹饪手段不断演进等因素的刺激下,宋代的饮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饮食文化也相应地不断充实,很自然地吸引了文人雅士的关注。

总之,《山家清供》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虽然记录了宋代诸种美食的制作流程,确实是了解宋代饮食技术的重要参考文献。但林洪撰写此书的目的绝不止于此,通过饮食这样的“小道”,来凸显士人群体的生活情趣与艺术追求,或许才是《山家清供》作者笔下的应有之意。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儒家的雅趣,又可以看到佛家的茹素,还可以看到道家的归隐田林,甚至还有医家的食疗。可以说,《山家清供》中所反映的虽然只是宋代士人的饮食生活,然而,管中窥豹,从中亦能体会到当时多种传统文化的交融与积淀。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四)[M].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9.

[3]汤兴中.和靖先生裔孙林洪小考[J].泉州师专学报,1998,(2).

[4](宋)林洪.山家清供[M].章原编著.北京 :中华书局,2013.

[5]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祥.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清)李渔.闲情偶寄[M].沈勇译注.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7]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 :三联书店,2011.

[10]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1]季鸿崑,李维冰,马健鹰.中国饮食文化史(长江中下游卷)[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陈 兰)

A Glimpse of the Culinary Culture of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Song Dynasty throughShanJiaQingGong

ZHANG Yuan

(ResearchandDisseminationCenteroftheTCMCulture,ShanghaiUniversityofTCM, 201203,Shanghai)

More than providing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 of culinary technology of the Song Dynasty,ShanJiaQingGong- a book by Lin Hong, a late Song writer - serves as a window through which the culinary culture of the Song scholars can be glimpsed at. According to the book, the Song scholars preferred true flavor, spiritual pleasure, medical value and life-preservation practices. In addition, their food habits were rich in intellectual interest. These trait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a lot of reasons, among which were a change of habits of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inary culture itself.

culinary culture;ShanJiaQingGong; Lin Hong; poem comment; food therapy

上海市科技史学科科研项目,项目编号:P313030414。

2016 - 07 - 12

章原(1973—),男,文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史、医疗文化史。

TS971

A

1671 - 7406(2016)08 - 0007 - 05

猜你喜欢
士人饮食
石峡书院与元代江南士人身份认同
夏季饮食三宜三不宜
春节饮食有“三要”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把癌从饮食中赶走
何为清淡饮食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元代福建多族士人圈研究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