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肥 2306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缘由及具体思路
王佳佳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肥230601)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源泉。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要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进行现代转换需要明确转换的前提、重点和关键。转换的前提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反对两种极端思想主张;转换的重点是坚持创新性原则,勇于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转换的关键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公民日常生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多次论述,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贡献及其当代的价值。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正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过巨大贡献,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涵养。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换。
一、转换的缘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2]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此外,习近平也指出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并把它与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基础,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4-5]。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 ”24个字。仔细分析这24个字不难看出,其中有12个字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或者说与之密切相关,即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方面,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价值观。”[6]传统儒家学说极其重视“和谐”的理念,并且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儒家强调“和谐”的一大重点是强调统治者要注意调和与老百姓的关系。尤其是统治者要注意为政以德,关注民生。《论语·学而》中提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待”,认为统治者不能扰乱农民正常生产生活。在《论语·为政》中也有提到统治者要以德化民,以礼约民。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主张重视道德和礼教的感化作用,反对用严刑峻法来对待百姓。《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在和谐的价值理念中,儒家传统价值观也强调尊重个体差异性,要相互包容,并且认为这是万物的内在规律。《孟子·滕文公上》中说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的不懈追求。以墨子为代表的先秦墨家学说极力主张“兼相爱”的价值理念。希望从家庭到社会再到整个国家都要相互爱护,相互帮助,不分彼此,一同天下之利害、好恶与得失。“墨家盼望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的公平合理社会。这其中含有对王公大人骄奢淫逸的不满,控诉了争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了劳动者要求自食其力、过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子‘兼爱’带有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始平等思想的痕迹。”[7]尽管墨家对公平正义追求带有平均主义的局限性,但是毕竟体现了先秦哲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依旧值得肯定。儒学价值观也极力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明君、贤臣、良民三位一体的理想世界。古代广大百姓也一直追求着美好的“明君梦”“清官梦”。
儒家传统价值观也蕴涵丰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理念。以儒家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注重人伦关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价值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经典名言依然激励当代中国人不断地为个人理想、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而不懈奋斗。
一定时代的文化都是一定时代发展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古代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理念,在今天仍需要仔细探讨。以“民本”思想为例,儒家传统文化强调“民本”的思想。孟子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其思想主张来看,确实是比较关注广大老百姓的利益。而在古代,中国长期是一个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在这种政治结构下,尤其在非战乱年代,统治者为了增强政权的稳定性,增强民众的依赖感,就往往通过减少暴力、施行仁政、轻徭薄赋等措施来改善与普通大众的关系。后来,“民本”思想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而成为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尤其是儒家学说。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人民对封建政权的依赖感逐渐变成依附感。当前,我们党和政府强调要坚持的“以人为本”,跟传统文化中所说的“民本”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现在强调的“以人为本”是切切实实地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必须深入挖掘古代“民本”思想的深厚内涵,完成其现代转换。
又如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忠”。“忠”在古代更多地是强调维护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人们往往会将“忠”理解为无条件的“忠”,表现为“愚忠”。“在上位者对在下位者的关怀和帮助是慈爱和恩宠,在下位者对在上位者的顺从与关怀是敬爱与报恩。……这种丧失了主体意识的依附感,使人们处于奴性、被动、封闭、保守的状态,极大地压抑和扭曲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严重窒息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力和创造能力,带来长远而严重的负面影响。”[8]总之,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忠”带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不利于人们发挥个性。
因此,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来源,但是从长远来看,优秀传统文化要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契合,“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9],就必须要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完成现代转换。“要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摒弃糟粕、发扬精华、革故鼎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协调与适应当代社会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时代精神。”[10]
二、现代转换的具体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需要明确具体的思路,笔者认为现代转换首先需要明确基本的前提,做到理性看待。与此同时,还要把握现代转换的重点和关键。
(一)转换的前提:坚持客观性原则,反对两种极端思想主张
当前,对传统文化有两种极端化的思想主张——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复古主义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看不到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不合时宜、落后的部分,看不到其局限性,主张要全力复兴传统文化,甚至认为根本解决中国当前出现的众多问题的出路在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种思想从本质上看是强调用传统文化来代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显然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思想主张与之截然相反,持有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对传统文化采取彻底批判的态度。有学者曾在论述历史虚无主义表现时说过这么一段话:“历史虚无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一些人不但歪曲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而且对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也恣意抹杀。”[11]显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也必须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
无论是“复古主义”还是“历史虚无主义”,都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究竟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这是解决其现代转换问题的前提。我们应当用客观的态度,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既要肯定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重要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仍然存在不少落后、不合时宜的成分,需要进行扬弃。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古代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宗法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君主专制统治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会存在一些与时代脱节的方面。在现代社会,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跟古代社会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要想使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发挥其价值,就必须让其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转换的重点:坚持创新性原则,勇于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想保持其文化的活力,就必须要坚持创新和发展。要想使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首先我们必须要树立一种信念——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具备实现创新性发展的条件。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和谐共生”“仁爱”“公义”等主张与西方所强调的“文明”“公共利益”“权利与义务”等是有相通之处的。众所周知,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凭借其影响力深深影响周边国家。当前,整个东亚文化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内涵极为丰富,在当今世界的各种文明中,它仍然是一支重要的文明种类。因此,笔者认为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具备实现创新性转化的现实条件。
文化的创新主要包含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传统文化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内容方面想实现创新已不太实际,现在想要实现创新的重点在于形式上的创新,要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发展。如何将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精神理念运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极为重要。笔者认为重在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敢于对传统文化增添一些新的表现手法,融入一些新的思路、新的理念,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让传统文化出现崭新的面貌。传统文化形式创新的实现,光有想法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也是一种产业,文化的创新自然也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去。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较为机械、单一。以影视文化为例,中国人常常热衷于传统的“宫斗剧”“历史剧”,要么比较如实地反映历史史实,像《康熙王朝》,要么反映人性的复杂,如《甄嬛传》。尽管社会对这些剧的评价正面居多,但是剧本同类的太多,创新性往往就显得不足。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鉴他国的经验。例如美国根据我国古代的《木兰辞》,拍摄成动漫《花木兰》,曾经一度掀起“木兰热”,美国的自由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到该剧当中;再如《功夫熊猫》,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坚毅”品格。通过有趣的造型、强烈的视觉冲击、经典的台词,人们会在潜移默化当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应当积极吸取国外的经验,注意多种传播载体的运用,“把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等各种文化载体表现出来,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将其融入现代文化产业,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12]。
(三)转换的关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公民日常生活
法国著名哲学家列斐伏尔是最早比较明确对日常生活概念进行阐释和思考的学者。他认为日常生活领域具有基础性地位,曾说道:“日常生活与一切活动关系密切,它涵盖了有差异和冲突的一切活动;它是这些活动会聚的场所,是其关联和共同基础。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才存在着塑造人类 ——亦即人的整个关系……也正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影响现实总体性的关系才得以表现和得以实现。”[13]赫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以多种形式使自身对象化。”[14]换言之,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及其发展,都源自日常生活,并且人通过实践所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创造的一切都离不开日常生活。卢卡奇也充分肯定日常生活领域的重要作用。他曾指出:“如果把日常生活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由这条河流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15]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核心的地位。儒家思想十分复杂,义理很深。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长期是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除了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主张外,也是社会伦理、家族伦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的推广也是靠融入日常生活的。尤其是儒家主张的“内圣外王”,更是日常伦理的直接体现。尽管当前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在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以及思想文化方面有着很大差异,但日常生活领域对于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和其基础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因此,传统文化要想进行现代转换,就必须要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传统文化要融入日常生活,首先要弘扬传统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极为强调“孝道”。《孝经》有言“夫孝,德之本也”。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实现其他三大目标的基础环节。对于如何修身,宋代思想家司马光曾直言“治身莫大于孝”。换言之,尽孝是修身的关键。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孝文化为中心的。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就曾指出:“(孝)处处是一种尚情无我的精神,而此精神必然以孝悌为核心而辐射以出。”[16]如今,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关爱长辈、孝顺长辈显得越发重要。早在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就曾发布专门的研究预测报告(即《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该报告把21世纪的老龄发展进程分为三大阶段:前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伴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就日渐凸显。在当今时代,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薄弱一些。对他人的关爱、对亲情的维护和重视程度往往也低于之前的世代群体。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解决日趋严重的老年人赡养问题,必须大力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让传统孝道文化通过电视媒体、网络等载体广泛传播,通过一些感恩的电影、歌曲、连续剧和纪录片的播放,让大众逐渐去认识到孝道文化的重要性,自觉地去身体力行。例如前几年很红的春晚歌曲《常回家看看》,就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感动了许多人。
再者,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说社会开始弥漫攀比之风、拜金之风。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假日往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攀比的现象。例如婚礼、寿礼往往讲求排场,注重面子而常常脱离实际,各种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一些地方,婚礼、寿礼往往成为一种敛财的手段。再如,当前的成人礼,主要是集体统一穿校服,完成相应的程序,比较单调,很多学生在多年后回顾之前的成人礼时往往并没有太深的印象。这样的习俗和生活礼仪,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笔者认为应当用传统文化来推动生活礼仪规范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用传统文化来推动民风、习俗的改变,淡化对于物质、世俗的过度追求,展现各种习俗应有的风貌。例如婚礼,可以保留传统婚俗中的一些经典程序,让男方和女方都体会到婚姻的重要性,婚姻需要好好经营。例如寿礼,应当体现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团圆”、其乐融融的场景,尽量少一些排场和客套。对于成人礼,可以好好琢磨古代“冠笄之礼”,在提升成人礼的“神圣感”上下工夫,让学生真正感受成人礼在他们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2014-09-24)[2015-05-20].http://news.xinhuam net.com/politics/2014-09/23/c_1112612018.htm.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11-15.
[3]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4):6-8.
[4]肖琴.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再探讨[J].湖湘论坛,2014(5):107-113.
[5]黄建跃.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0):106-111.
[6]辛鸣.清醒面对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考验[N].内蒙古日报(汉),2014-07-02.
[7]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5.
[8]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15.
[9]佚名.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5.
[10]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N]. 人民日报,2013-07-22.
[11]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0-128.
[12]曹伟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守护和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108-111.
[13]LEFEBVRE H.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M].London:Verso,1991:97.
[14]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5]卢卡奇.审美特性[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
[16]梁漱溟.中华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
(责任编辑张佑法)
Reason and Specific Ideas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Jia-jia
(Teaching Department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ideological sour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u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certain limi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must be clear about the premise, the focus and the key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premi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 and oppose the two kinds of extreme ideas. The focus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to persist in 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and to create manifes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key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o integrate it in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Key words: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conversion; core value of socialism
文章编号:1674-8425(2016)04-0110-05
中图分类号:D64;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4.017
作者简介:王佳佳(1990—),女,河南鹤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生成机制及运行研究”(15BKS084);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2014SZKMSGZS0017)
收稿日期:2015-08-01
引用格式:王佳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缘由及具体思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4):110-114.
Citation format:WANG Jia-jia.Reason and Specific Ideas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4):110-114.